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8118/6815304

     

     

    銀髮一日PAPAGO出發前「微笑」合影

    銀髮一日PAPAGO出發前「微笑」合影

     

    誰說長輩不能結伴出遊?年輕族群能進行的團康闖關活動、綜藝節目拍攝的活動模式,老寶貝也能創造一樣的感動!

     

     

     

     

     

     

    新北市林口區公所辦理多項銀髮關懷方案並照顧弱勢,除運用「幸福轉運讚」志工隊協助銀髮與弱勢家庭、辦理「幸福到你家」到社區辦理健康促進活動,更委託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主辦「銀髮一日PAPAGO- 終結孤單活動」,活動主旨在終結孤單,透過世代互動設計讓長者學會輕鬆運用智慧型手機與敬老卡能有信心自己出遊活動。

     

     

     

     

    第一場活動已於111年9月28日開辦,當天有15條活動路線、近百位長者參與,年紀最高是87歲!第二場活動則於昨天熱鬧登場,擴大辦理25條路線,兩場由林口區往外延伸共計40條出遊路線,由新北市藍品畯區長、新北市蔡淑君議員、醒吾高中吳文梅校長與主辦單位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許雅婷企劃長揭開序幕,除第一場活動運用代間共學模式,讓老中青一起歡喜出遊外,更增加年輕學子表演和帶領長者運用社群免費軟體創建融合互動、線上限時搶答方式,訓練反應力與增加趣味性,讓銀髮老大人在學習中獲得自我實現感受與感動。

     

    本次活動持續由財團法人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林口仁愛綜合長照機構主辦,醒吾高中、力躍運動與林口區各個志工團隊與社區發展協會等NGO團體協力辦理活動,開場暖身由力躍運動謝喬勛老師帶領健走姿勢教學,接著揭曉第二場25條出遊路線,開啟老中青共25小隊,分隊學習查詢Google地圖、齊力到達出遊景點進行互動闖關與共餐、運用手機錯位拍照技巧及掃描QR CODE互動活動,一日遊最後再度回到林口區公所大禮堂起點,運用社群軟體搶答互動與觀賞以起點發散出去25條一日遊旅程縮時影片欣賞,開創世代共融、青銀共學的互作模式。

     

     

    銀髮一日PAPAGO開創世代共融、青銀共學

    銀髮一日PAPAGO開創世代共融、青銀共學

     

    財團法人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許雅婷企劃長表示,除了創造老寶貝的記憶點、增加年青人的溝通與互動力,希望透過本活動拋磚引玉,在科技進步起飛世代,看見青年學子與銀髮長者的特點,與本會長期運作「世代共融、青銀共學」營運模式相吻合,使長者在活動結束後可以持續運用社群軟體資訊,自己走出家門參訪景點、習得出遊注意事項並能於社群中互動提問,更可以在社群持續加入一日遊景點照片分享,取得存在感更可以學習新知識,達成世代共融、青銀共學之遠離孤獨、終結孤單永續方式傳遞愛並能永續下去。

     

     

     

     

     

     

    媒體聯絡人

     

    財團法人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新北市私立林口仁愛綜合長照機構 許雅婷 企劃長/主任

    E-mail:jenai201410@gmail.com

    連絡電話:02-2606-8117、0978-212602

     

    指導單位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林口區公所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

     

    贊助單位

     

    蔡淑君議員、陳明義議員、愛三心關懷協會、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衛生材料生產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中衛口罩)、林口獅子會、國際獅子會300-B1區安桂獅子會

     

    協辦單位

     

    財團法人新北市大樹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新北市私立林口仁愛綜合長照機構、力躍運動健康管理、新北市私立醒吾高級中學、新北市無子西瓜基金會、新北市新住民美好關懷協會、新北市林口志工服務發展協會、新北市林口區湖南社區發展協會、新北市林口區東南社區發展協會、信義房屋、善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林口區東林里辦公處、台北新都社區管理委員會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920/6801520

    2022-12-06 23:00:39 物理治療師 / 謝佩臻

     

     

    長照單位服務內容圖表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雙薪家庭,以致於長輩獨居在家的安全、照顧方式就成為不得不面對與解決的日常難題。有的長輩行動力無虞,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然而如果家中長輩需要別人協助或照顧,應該該怎麼辦?或許可以考慮使用政府的長照服務與資源。

     

    什麼才是最適合長輩的照顧方法?

    大家常常聽到長照服務四大包,而四大包服務代表著專業及照顧、交通接送、輔具無障礙服務及喘息,而以上服務內容依據「服務場域」,可以區分為「居家型」、「社區型」。簡單來說,我們可以選擇由居服員、專業人員提供到府服務或讓長輩親自去當地社區據點或照顧中心等社區型單位,參加免費或小額的活動。

     

    而在長照服務中,提供長照服務的社區型單位又分為巷弄長照、家庭托顧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依照單位的名稱,可提供的服務內容及補助額度也有所不同。

     

    (1)巷弄長照站

    因應在地老化,讓社區中的相關據點能就近照顧衰弱長輩、失能及失智症者,雖然服務範圍較小,但卻有強烈的在地凝結力

    與常見的「社區關懷據點」相似,透過單位提供社區長輩的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生活諮詢等,促使長輩可以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外,為達到延緩失能的目的,巷弄長照站更增加了多元課程,使巷弄長照站不僅僅是連繫在地情感的地方,更是維持長輩機能的場所,而相較於日間照顧中心上午至下午較長時間的服務,巷弄長照站會依照單位人力申請2-10個時段,每時段約3小時的服務時間,而單位可收托的人數則依照空間大小決定。

     

    (2)家庭托顧中心

    顧名思義就是讓原本居住的環境也變成可以提供照顧支援的場所,讓原本已在家中照顧長輩或是有照顧經驗的家屬,在不需出門的情況下,可以同時照顧多為長輩,也為家中增加一筆額外的收入,考慮居家環境空間有限,相較於大型的日間照顧機構可同時照顧多位長輩,家庭托顧中心則以4位以下長輩為主,因次就算是一個人即可處理及完成單位設立。對於受託的家屬來說,因為單位即在社區當中,不需要舟車勞頓帶長輩到附近的單位,可能走個幾步路就可以將長輩接送回家,又比巷弄長照站更近了一些!

     

    (3)日間照顧中心

    反觀家托中心,日間照顧中心可容納長輩的數量更多,中心甚至需依照規定備有相關專業人員、規劃多元課程內容。如同我們所說的托老所,讓兒女可於上班前送父母至日照中心,下班時再接送回家,符合現在雙薪家庭的需求,讓兒女可以同時安心上班、照顧家中長輩。

    日間照顧的服務計算方式,及每一個等級可使用之額度換算天數如下表,透過補助額度及天數,並對照單位提供之收費,可大約計算出每個月須再負擔多少費用,在人力尚可的情況下,也可以與單位討論參加的天數,調整出適合每位長輩的生活模式喔!

     

     

    長照服務額度對照表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長照服務額度對照表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日間照顧機構費用計算公式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日間照顧機構費用計算公式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4)小規模多機能服務

    長輩每一階段所需要的服務不盡相同,為避免長輩因服務改變而需重新適應照服員,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以日間照顧中心為基礎,結合日間照顧、居家服務、臨時住宿(夜間住宿),可因應服務內容的調整,由相同的照顧服務員協助,不須擔心互相熟悉適應問題,也能應變臨時需的服務。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甚至還提供臨時住宿的服務,以減輕家屬在日間、夜間及例假日的負擔與壓力。

     

     

    長照服務單位服務比較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長照服務單位服務比較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長照服務單位服務比較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長照服務單位服務比較 圖/謝佩臻物理治療師提供

     

     

    適合現況的照顧就是最好的方式

     

    社區型單位類型這麼多,要如何為長輩挑選最適合的環境,可以依照以下幾點評估最適合長輩的照顧方法: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919/6807356

    2022-12-02 18:14:02 瑞智基金會 / 出版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一個人無論再怎麼有愛,當他的焦點總是向外,而忘記自己也是個「人」的時候,「愛」總有一日會被消耗殆盡。因為我們會累、會想休息、會變得脆弱,也更需要別人的支持與幫助,無論是照顧者或是失智者。

     

    所以,當我們在面對失智者失序的情感與行為時,我們要學會了解他們這些行為之下,真實的「需求」或「情感」,並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失序的情感與行為底下,是隱藏的脆弱

    並不是每個人在情緒崩潰時,都會有和我一樣的行為。有些失智者在情緒崩潰時,他們的行為反映出他們兒時的模樣。他們會困惑不解或暴躁易怒,也許是喊叫或丟東西,或推翻桌上的東西,或身體前後不停地晃動,這些都是來描述幼兒會做的行為。

     

    然而,無論什麼樣的行為,都反映出小孩子的脆弱,是在呼求別人來理解,來給予溫柔對待與幫助,就如我所描述的。然而一般來說,大家通常會同情小孩子,卻不會同情失智者。

     

    當我回復到兒時的行為模式時(這是失智者在身心不勝負荷時會做的事),我想起耶穌曾說到小孩子和天國,祂說:「我告訴你們⋯⋯。凡再次單純像這小孩子的人,他在天國裡的排行是大的。更重要的是,當你為我的緣故接待這樣的小孩子,就等於是在接待我。」(馬太福音18:2-5,信息本)

     

    對我和像我一樣經歷情緒崩潰的失智者,可以做某些事來安撫我們。如果我不認識你,或我忘記我認識你,請你自我介紹,並附帶一些說明。例如:你可以說「我是希拉,我在教會幫忙準備茶和咖啡」,或是任何適當的描述。請不要問我問題。一般而言,與失智者交談時,用問問題作開場白一點幫助也沒有。

     

    如果可以的話,請給我一個單純或安靜的環境,如果你無法做到,請帶我離開,就像教會的朋友在棕櫚主日那天所做的一樣。要使環境安靜,可能包括減少噪音(把音樂調小聲或關掉),或調整照明(開燈或關燈,視需要而定),換句話說,就是要除去或減少感官的觸發點。

     

    如果我感到困惑,請安撫我,但不要用過多的言語,我會不知所措——請讓我知道,我應該怎麼做。你可能只需要手指向門,向我伸出膀臂,面帶微笑,比手畫腳地擺出倒茶的姿勢。然後在一個比較安靜、比較沒有壓力的地方,你或許可以播放合適的音樂,跟我聊聊我的興趣、嗜好,以及我年輕時對我意義重大的話題。

     

    當醫師得了失智症 分享照顧重點改善失智生活

    《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分享失智者各種行為、心理思維,提供了很好的照顧對應方式。圖╱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分享失智者各種行為、心理思維,提供了很好的照顧對應方式。圖╱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失智症是世界性的流行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正持續增加,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失智!這個好發於65歲以上的非正常老化疾病,除了記憶力減退,其他認知功能也會慢慢衰退。

     

    隨著失智者日益增加,「年輕型失智症」的問題也受到關注。曾在非洲從事醫療宣教、擔任過家庭醫生25年的珍妮芙‧彼尤特(DR. Jennifer Bute. FRCGP),於2009年被診斷得了年輕型失智症,因為自己的病識感,從此積極把時間投注在鼓勵他人與挑戰大眾失智症的看法。

     

    如果在還年輕的時候被診斷失智,你會怎麼做?珍妮芙‧彼尤特雖然罹病,但是憑藉著扎實的醫學基礎,讓她成為一位積極面對、闡述不輟的失智者,寫出與失智症共存的見證。迄今,將多年來的自我照顧心得彙整成冊,並將罹病看作是榮耀的機會,用專業及自身經驗幫助同樣患難的病人、家屬及照顧者。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與蘇天財文教基金會共同出版珍妮芙‧彼尤特的新書《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分享失智者即使已經認知失調或失能,他們仍有滿足或表達感受愛、給予愛、同理心的能力。只要經過正確的引導,就能疏導情緒,包括照顧者也要重視減壓、學習豐富自己的生活並得到喘息的空間。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徐文俊說,高齡化社會要面臨眾多老化與退化的身心疾病,大家對失智症聞之色變,但是多數民眾遇到問題時,才開始學習了解,面對照顧時,因為不了解而造成混亂、壓力,以及無法溝通、治療與協助患者減緩失智等狀況。《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的作者告訴讀者: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不能選擇要遭遇什麼,但是可以選擇如何應對挑戰!

     

    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昭蓉有長年照顧失智父親的經驗,她對照分享了作者珍妮芙‧彼尤特醫師所說的,失智者仍然有思考、感知,照顧者只要掌握要領,一定可以在照顧上找到正確的方法,減少因錯誤對待引起的混亂、壓力,甚至能持續建立溫馨與美好的家人關係。

     

    《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能快速獲得關鍵的照顧知識,作者透過深入且實際案例的說明,找到相對應用的方法。新書於12月03日上市,詳情請見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與蘇天財文教基金會官網,以及網路平台、實體書店通路。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徐文俊(右)與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昭蓉(左)共同推廣新書《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圖╱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徐文俊(右)與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昭蓉(左)共同推廣新書《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圖╱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22436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右二起)、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政治大學地政系前教授張金鶚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參與高齡友善座談會。記者侯永全/攝影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右二起)、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政治大學地政系前教授張金鶚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參與高齡友善座談會。記者侯永全/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台灣人壽今日舉辦「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全台51萬名高齡獨居者,若加上年輕獨居者,全台約有300萬名獨居者,而獨居並非壞事,有些作家、作曲者需獨自安靜才能創作,但若獨居加上「孤寂感」,感覺與社會脫離、無法融入人群,彷彿被社會拋棄,恐有加成作用。

     

    許志成表示,以個人層面來看,有工作的獨居者會用「忙碌」克服孤寂感,忘記自己有孤寂的情緒,但退休後無法再以忙碌掩飾自己的孤寂感,若獨居加上孤寂感恐有加成作用,而孤寂感是一種自覺,包括對生活沒那麼滿意、害怕人群,若稍有偏差恐走上抽菸、酗酒甚至違法用藥來逃避孤寂。有些人則較正面,會參與志工、幫助他人,追求被重視感、被需要感,讓他感覺自己有存在意義,也能減輕孤寂感。

     

    許志成說,若以家庭層面來看,若親友、長者長期在家產生孤寂感,家人陪伴十分重要,若無法每天花時間陪家人,至少應每天撥電話關心,尤其獨居長者更需要被關懷,與人對話時會感覺被重視。若以社會層面來看,社會應具有如教會、廟會等團體活動,讓長者有機會參與,與社會互動。

     

    英國、日本等設置「孤寂大臣」內閣解決國人孤寂問題,許志成表示,孤寂感太高影響身心健康,讓多巴胺、血清素等壓力賀爾蒙調節力變差,恐影響血壓變高、心跳不穩定、睡眠差、血糖控制不佳、胰島素阻抗等,長期壓力指標過高演變慢性發炎、慢性病;且愈孤寂恐愈憂鬱,導致自殺率增高。他建議台灣應效仿英、日,以國家政策提供足夠資源,讓各部會建置「讓一個人走出社會互動」,並定期檢視資源分配。

     

    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聯合報多年來關注社會議題,包括行人正義、失智家庭等,更觀察到高齡長者對於老後安排,特別著重「風格」及「自由」,在準備退休規劃風格多元,每個老人的想像都不同,不過前半人生為家庭、為國家付出,多數長者退休後同樣地都想自由過生活,也希望財務自由。

     

    洪淑惠指出,近2年聯合報觀察,近年長者會談論「死亡」,包括安樂死、如何安葬等;聯合報曾蒐集4萬人次退休長輩大調查,發現健康指標高的長者,其財務、朋友、學習力等指標也同樣優;聯合報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合作全台人瑞調查,發現人瑞不怕死亡,但人瑞想出門,最怕麻煩家人;現代退休者不再是到鄉下種田,反而想要在地、都會安老,因此到宅照護、醫療服務、數位能力等技能隨之相伴。

     

    對於高齡安居的幸福友善城市期許,洪淑惠認為,看著失智母親臥床近10年,因而讓他時常構思老後安排,她希望朝財務自由、存夠健康肌力目標。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表示,與太太膝下無子,老後規劃希望讓自己獨立、自由,不希望依靠別人,也建議不要互相依靠。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表示,老後除了維持身體靈活,他也認為「錢在哪,心就在哪」,不要隨意讓後代享受自己的金錢,而長者多半都有不動產,也是最大資源,雖高房價對長者不利,可透過好的資訊整合,善用以房養老、信託、簡便財務工具、保單規劃,長者應維持財務獨立、財務自由。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建議,長者維持獨立生活、活動力,並找出一件「真心快樂,願意參與的一件事」,練習將有興趣的事小題大作,慢慢進入「一沙一世界」的境界,並學習與自己相處。有建議長者建立自己的求助系統,不見得是左右鄰居,還包括遠距通知得到的人際關係。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期許,最好的長照服務,就是大家都不要用到長照,希望透過健康促進、社會參與,讓我們健康的老。

     

    許志成表示,年紀越大面臨生老病死,若無靈性寄託,多少仍會有些牽絆,因此靈性寄託對長者仍非常重要。近年流行「社會處方」,包括參加音樂會、觀賞博物館,但若年輕時沒有培養藝術興趣,去音樂會可能會打瞌睡,建議一個人老後要精彩,應從年輕、初老就開始做好準備,包括定期參加藝文、社區活動,或與朋友旅行、環遊世界,與友同樂享受精彩人生。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25740

     

     

    台壽協理謝佩珊(左起)、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出席「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記者侯永全/攝影

    台壽協理謝佩珊(左起)、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出席「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記者侯永全/攝影

     

    二○二六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透過網路調查一○六五份有效問卷,民眾在高齡友善社會中,最在意「高齡友善醫療」及「安全居住環境」,但台灣逾六百萬宅無裝設電梯,住二樓即宛若偏鄉,形成「老人下不來,醫療照顧資源上不去」的窘境。專家呼籲,政府應補助老宅裝設電梯,制定長照政策應以「通用設計」,讓所有族群適用。

     

    4成8不滿意 提出8大痛點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人壽七日舉行「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包括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等,跨世代討論找出解方。

     

    調查民眾對整體高齡友善程度,不滿意比率達四成八、覺得滿意低於三成。分析 「高齡不友善」有八項痛點,如爬樓梯導致膝蓋不適,影響出門意願占九成一、住戶對都更或裝電梯意見不一占九成一、長者補助占二成九、就醫交通接送占二成三、照顧服務占二成二、長照服務不足需自行負擔看護費占九成二、門檻高申請照護不易占九成一、經濟條件未達低收難申請補助負擔大占九成五。全民最大共識是希望政府「補助及整合老舊公寓安裝電梯」,使長者方便出門。

     

    林萬億表示,全國五十五歲以上住高樓層且無電梯住宅逾七成三,政府推動電梯裝設補助方案,但大多縣市無法因應龐大需求,推動艱困。行政院啟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挹注一千兩百億元,十五個部會加入,盼與各界一起解決。

     

    吳希文表示,中央預計明年投入長照預算六四九億元,評估高齡人口增加,盼推動一對多照顧,持續推行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住宿機構朝公共化、平價等推展,也期許導入專業人員,預防延緩個案失能。

     

    長照不分類別 應有宜居觀點

    陳亮恭認為,政府應進入社區了解長者、家庭需求,目前廣推高齡友善評鑑醫院、縣市,但設計出的制度與實際使用需求有很大落差。社區長者樣態多元,政府應導入「宜居」觀點,以長照來看,不應再以友善長者、婦幼等類別畫分,而是以「通用設計」概念,才能讓更多族群適用。

     

    新冠疫情時,視訊診療廣泛運用,陳亮恭表示,現在正與衛福部、健保署討論,如何將居家診療、視訊診療服務常態化,思考未來行動自如的長者,若慢性病控制穩定,透過視訊診療即可看診、領藥,免去舟車勞頓,增加醫療照護可近性。

     

    孤寂影響身心 恐引發慢性病

    許志成表示,全台約五十一萬名高齡獨居者,再加上年輕族群約三百萬名獨居者,獨居並非壞事,但孤寂感將影響身心健康,引發慢性病,增加憂鬱。英國、日本已設置「孤寂大臣」,以國家高度解決國人孤寂問題,呼籲台灣提供足夠資源,使民眾「走出社會互動」。

     

    洪淑惠表示,近年觀察長者對老後安排,特別著重風格及自由,每個人對退休想像不同,但不約而同都想自由過生活,包括財務自由,且現在的長者也不忌諱談論死亡,也愈加喜愛都會養老,因此到宅照護、醫療服務及數位能力等須隨之相伴。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08379

     

     

    衛福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整建長照中心,工程台南市政府代辦,獲中央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衛福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整建長照中心,工程台南市政府代辦,獲中央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衛福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投入3億元整建為長照中心,工程委由台南市政府代辦,歷經2年1個月施工今年9月完成,今獲得中央「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類佳作肯定。

     

    新營醫院北門分院10年大火閒置多年,衛福部決定轉型為長照中心,工程委由台南市政府工務局代辦,外觀妝點亮麗色彩,以白色為底色,點綴紅、藍、黃色,屋頂外緣也做成藍色條紋的波浪造型,大樓入口處也是有海洋風的藍白色,一改以前單一棕黃色外觀。

     

    其中1樓規畫居家醫療資源中心,2樓設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長期資源整合中心及失智症團體家屋,3、4樓採「簇群式配置」家庭式設計,供住宿型等長照2.0服務。

     

    台南市政府說,衛福部2018年核定整建經費3億元,工程導入嚴謹風險評估與綠建築規劃設計概念,以最少廢棄物製造,讓破舊建築物創新安全性與機能性復生,整建成提供165人的日照與長照機構,成為閒置空間再利用優良案例;市府在副秘書長邱忠川帶領工務局長蘇金安督導,今獲得中央「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類佳作殊榮。

     

    工務局說,這項工程如重建,經費將高達6.5億,施工期至少3年,且以建築物全生命周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計算,整建工程比重建可減少4萬87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為地球保留了8萬8千600棵大樹。

     

     

    衛福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整建長照中心,工程台南市政府代辦,獲中央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市長黃偉哲日前前往巡視。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衛福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整建長照中心,工程台南市政府代辦,獲中央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市長黃偉哲日前前往巡視。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02842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老年人口占17.9%,為預防及延緩長者老化,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透過「寶貝機」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了解肌力及衰弱狀況,並在南區衛生所成立示範點,有5星級健身房、營養廚房,讓老人家運動、健康及減緩老化,市府將視各衛生所空間及環境擴大規畫設置。

     

    副市長趙卿惠、衛生局長許以霖等人體驗南區衛生所銀髮健身俱樂部的運動器材,並參觀社區營養示範據點示範廚房;將軍區年豐藥局藥師分享健康照護服務經驗,讓民眾了解整合及預防延緩失能服務。

     

    趙卿惠說,健康檢測對長者很重要,過去量測血壓屬單項檢測,「寶貝機」還可評估肌力及衰弱狀況,鼓勵長者平常多運動讓肌肉耐力增強,結合健康檢測及健康促進,提升生活品質。

     

    衛生局指出,針對檢測異常項目,健康照護據點協助轉介至38處長者健康促進站、9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或2處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有指導員及營養師進行運動訓練及營養飲食衛教,達到早期檢測、介入及延緩失能。

     

    為鼓勵市民關心自身健康,即起至12月31日舉辦健康檢測好寶貝活動,可透過線上預約,至43處健康照護據點體驗寶貝機檢測,了解肌力及衰弱狀況,詳情可上網https://p.tainan.gov.tw/u/e6si查詢。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5/6792565

     

    Q.一對退休夫妻在花蓮南端的玉里旅遊期間,先生突然出現疑似中風症狀,頭暈、半側手腳完全無力,說話也說不清楚,花蓮地域狹長廣闊,大醫院多在北部市區,離玉里很遠,這時該怎麼辦?

     

    小隊長叮嚀

     

    花蓮縣消防局花蓮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黃翊豪。圖/黃翊豪提供

    花蓮縣消防局花蓮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黃翊豪。圖/黃翊豪提供

     

    黃翊豪說,因花蓮地形狹長,南北距離高達200公里,因此花蓮縣消防局在心肌梗塞通報已啟動「南病北送」的接駁救護機制,讓南端瑞穗、玉里的患者送至鳳林地區後,再由壽豐分隊將病人送往花蓮慈濟醫院,解決長距離救護後送對中南區消防同仁的壓力,這一套流程未來也會應用到急性腦中風的通報上。

     

    黃翊豪呼籲民眾警覺中風症狀,記得「FAST」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記下最後正常時間,不論位在何處,盡速撥打119是求救的重要第一步。而在救護車到達前,可以先讓病人躺臥並鬆開衣物等待,記得詳細告知平日用藥情況、是否有慢性病,以利救護人員順利銜接後續。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亦是我國十大死因的第四位,其失能衍生的長照費用,一年恐超過百萬,是壓垮家庭經濟的重擔。根據統計,花蓮一年約有1000位急性腦中風病患,包括缺血型和出血型腦中風,但大部分未能在第一時間正確辨識,錯過了黃金急救期,留下不可逆的永久傷害。

     

    花慈推行改良的院前急性中風嚴重程度量表,串聯消防救護員守護花蓮。

    因此,花蓮慈濟醫院腦中風中心特別設計改良的院前急性中風嚴重程度量表(Modified Prehospital Acute Stroke Severity scale:PASS),提供急性中風另一項評估工具,盼此量表能協助救護員評估判斷,及時送至能夠處置的醫院。11月花慈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邀請,響應腦中風教育課程,至花蓮縣消防局「救護員教育訓練」分享腦中風急救指南及實務經驗,透過課程分享與消防局建立互助合作機制、互相串聯,共同守護花蓮鄉親。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圖╱羅彥宇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 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 圖╱羅彥宇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說,當腦血管發生阻塞或出血破裂時,腦細胞也會慢慢壞死,導致神經功能缺損。急性腦中風救治分秒必爭,若為出血型中風需以手術治療,而缺血型中風在症狀發生3~4.5小時內送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癒率較高、預後也較佳,有助於提升重拾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羅彥宇分析,靜脈血栓溶解劑的全國施打率為5.25%,花蓮低於平均值,主要是全縣南北狹長,交通時間和民眾對中風觀念仍有待加強。

     

    若發病超過4.5小時,或是阻塞的位置在大血管,還可以施行動脈血栓移除術打通塞住的血管,大幅改善患者的預後。羅彥宇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全年皆有神經內科醫師值班,可24小時治療急性中風,而且是東部率先引入動脈血栓移除術的醫學中心,再加上全天候的神經重症加護病房照顧,提升急救成功率。

     

    花蓮縣消防局「鳳凰計劃」建立送醫流程SOP,跟急重症賽跑。

     

     

    花蓮縣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冠英  圖/劉冠英提供

    花蓮縣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冠英 圖/劉冠英提供

     

    花蓮縣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冠英回饋,急性中風雖為三大急重症,救護分秒必爭,目前消防端已與醫院端建立通訊交流群組,但因中風的疾病特性,救護員透過辛辛那提(FAST)評估疑似中風患者送至醫院後,無法像心肌梗塞或重大創傷等,有實際數據(OHCA急救成功率等)能夠了解病患送醫後的治療狀況。

     

    期以透過課程交流,有機會和花蓮地區的醫院近一步合作,建立交流系統或數據回饋機制,讓救護員有機會了解,透過緊急醫療服務(EMS)送至醫院的疑似中風病患是否確診為急性中風,有助於消防端建立獎勵機制,或檢視中風辨識敏銳度,設身為傷病患思考,讓救護熱情能永續傳承。

     

    羅彥宇說,除了民眾警覺腦中風的徵兆、緊急送醫,還要「送對醫院」,最好的方式是通知119救護系統,送往最近且具備合格緊急醫療能力的醫院。醫院收到通知,立即啟動SOP流程,安排電腦斷層掃描、腦中風治療小組成員待命,評估符合缺血型腦中風症狀則給予治療,治療後整合個案照護、衛教、追蹤。

     

    花蓮縣消防局也於今年進行「鳳凰計劃」,在急重症救護上建立送醫流程SOP,大量訓練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能在現場利用專業儀器,給予病患第一時間的急救處置,在救護心肌梗塞等重症上有明顯突破,雖然急性中風現行無法在救護車上施予治療,但建立起救護SOP、強化辨識敏感度,對急性中風這樣跟時間賽跑的急重症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增益偏遠地區的腦中風病患。

     

    改良的院前急性中風嚴重程度量表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805648

     

    台中市衛生局推動長照10年計畫2.0,提供喘息及交通接送服務,降低家庭照顧者負擔。但台中審計處指出,台中市去年喘息覆蓋率僅兩成,部分民間團體機構提供喘息服務人數逐年減少;衛生局表示,是受疫情影響,業務急遽縮減,全國都如此,疫情逐漸消退,業務預期可成長回來。

     

    台中市長照2.0去年編列57億元,台中審計處指出,台中市去年喘息覆蓋率僅兩成,部分民間團體機構提供喘息服務人數逐年減少;家庭照顧據點未能涵蓋,包括北屯、西屯、大里、太平、豐原與南屯等;去年整年長期照顧接送車輛,交通違規比率高達4成,衛生局已修正路長期照顧整合型服務計畫交通接送契約。

     

    衛生局長期照護科長王碧蘭說,事實上,台中市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目前有9處,是全國各縣市據點數最多的,今年康健雜誌以無預警方式評比,台中的長照力是全國第一;部分民間團體機構提供喘息服務人數逐年減少,王碧蘭說,因疫情影響,業務急遽縮減,全國都如此。疫情逐漸消退,業務預期可成長回來。

     

    王碧蘭說,台中市目前9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依山海屯各布建3處,因人口老化是趨勢,未來還會依政府財政逐步擴大設置,並力求資源能均衡分配,目前正朝精進服務品質上著手,讓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能受到良好服務。例如台中率先建置App2.0,預約交通車,不必再逐一打電話詢問,透過App一指預約,車子到達、抵達了沒,均可顯示。

     

    照顧機構業者指出,近兩年因疫情關係,不少民眾不讓長者到機構,以降低染疫率。部分機構等嘸人,造成服務人數驟降,甚至未啟動服務。另照顧管理專員、個案管理員離職率逐年惡化,審計處統計,2019年離職率13%到15%,到去年逾17%。

     

    機構人員指出,不少學校開設長照人力培養課程,但學以致用的不多,長照人力老化,業者坦言不少人寧可當外送員,薪水高且自由。衛生局表示,將積辦理人才招募,加強人員訓練及培訓,鼓勵更多人投入長照。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01192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老年人口數為33萬1220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為17.9%,為預防及延緩長者老化,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並在南區衛生所成立示範點,有五星級健身房還有營養廚房,讓老人家運動、健康及減緩老化。

     

    副市長趙卿惠說,市長黃偉哲很重視,未來會視各衛生所的空間及環境在全市擴大辦理。

    衛生局今天在南區衛生所辦理「健康e點通、台南好健康」台南市健康照護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趙卿惠代表黃偉哲出席,偕同衛生局長許以霖,體驗南區衛生所銀髮健身俱樂部的運動器材,並與體驗器材的民眾互動,並參觀社區營養示範據點的示範廚房。

     

    將軍區年豐藥局李年豐藥師分享的健康照護服務的經驗,讓民眾更加了解整合及預防延緩失能服務。

    趙卿惠表示,健康檢測對於長者很重要,過去量測血壓比較單向的檢測,「寶貝機」對於長者來說很重要,平常運動讓肌肉耐力增強,生活品質也會跟著提升,衛生局未來將結合社區,不僅是過去打針、打疫苗才會來衛生所,以後也可以結合健康檢測及健康促進,謝謝衛生局向中央爭取預算及計畫,也感謝多位議員的支持,讓南市府推動計畫更有成效。

     

    趙卿惠說,黃偉哲市長很關心社區長者的照顧服務,由於高齡化的社會腳步越來越接近,台南市有19區超過全國的平均值,超高齡的社會是接下來要去面對的,希望愈早做準備,愈早幫老人家的檢測還有肌耐力,提高健康的條件,過去大部分都在社會局,現在衛生局也加入超高齡計畫的健康照顧,期盼提供更完備社區照顧服務。

     

    衛生局指出,針對檢測異常項目,健康照護據點可協助民眾轉介至38處長者健康促進站、9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或2處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等,目前也有指導員及營養師進行運動訓練及營養飲食衛教,達到早期偵測、早期介入及延緩失能。

     

    衛生局表示,為鼓勵市民關心自身健康,11月28日至12月31日舉辦「健康檢測好寶貝」活動,市民可透過線上預約,至43處健康照護據點體驗寶貝機檢測,除讓民眾更加認識健康寶貝機,更可透過檢測了解自己的肌力及衰弱狀況,完成活動者可獲得精美好禮,詳細活動資訊請洽活動官網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還有營養課程。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還有營養課程。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