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健康新訊
健康新訊
首頁 > 健康新訊
字級設定:
  • 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29日出席馬偕醫院「你的心,分秒必爭:心臟科醫師教你的事」新書發表會,並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談及自己未來去向。
  •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長期在海外工作的族群,若患有尿路結石,一旦在國外突發劇痛,恐造成…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行政院昨日公布「AI行動內閣2.0」陣容,共有16位閣員調整異動,其中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下台,由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邱泰源在卸任前,依舊展現對台灣醫療事務的高度關懷與投入。他今(29)日特地出席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蔡瑞鵬與醫師顏志軒的《你的心,分秒必爭》新書發表會,與醫療團隊一同向社會大眾推廣心血管健康知識。 《你的...
  • 七夕時節,愛意綿綿,健康更需用心守護,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於慶祝浪漫時刻之餘,也要注重自身與伴侶的健康安全,正確的性行為知識與防護措施,是保護彼此的最佳方式,讓愛情更加長久且安心。為使民眾更安心掌握自身健康狀況,衛生局與多元性別健康社區服務中心—GisneyLand桃園部屋合作推動1對1免費愛滋及梅毒匿名篩檢諮詢服務,鼓勵有需要的民眾定期接受篩檢,匿名篩檢不需提供個人資料,能夠保障受檢者隱私。除此之外,桃園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敏盛綜合醫院、桃園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天成醫療社團法人天晟醫院及天成醫院亦提供匿名愛滋篩檢服務,有需求之民眾可至各醫療院所官網查詢或撥打GisneyLand桃園部屋專線(0909-741-069)諮詢。衛生局說明,除了定期篩檢外,愛滋預防性投藥(PrEP)亦為目前廣泛應用於高風險行為者預防策略,PrEP是一種預防愛滋感染的藥物,只要在有感染風險的情況下持續服用,能大幅降低感染機率,例如有多重性伴侶、未持續使用安全套者以及性工作者等。衛生局提醒,PrEP並非萬能,仍需搭配安全套使用以防其他性病感染,使用PrEP前須
  •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不少患者因民俗禁忌對住院開刀心生顧慮。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分享,日前就有一名攝護腺癌患者,因擔心鬼月動刀不吉利,差點延誤治療。他指出,鬼月本身不會增加手術風險,同時也提醒醫療人員應尊重患者信念,共同討論治療的最佳時機,創造良好的醫病關係。
  • 日前知名母嬰用品「媽媽餵」(Mamaway)拍片於網路影片中,將嬰兒配方奶比喻為
  • 40歲的魏先生體格健壯,從事搬運工作多年,體能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然而,近兩年他感覺肺活量明顯下降,時常出現間歇性暈眩,甚至有好幾次在搬運重物時,突然吸不到氣,...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準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9月1日即將正式上任,此次新人事,連國內龍頭醫院院長都說讚。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今(29)日對媒體說,石崇良一直是我們期待中的人選之一,認為他經歷完整,了解醫界生態及遭遇到的問題,做人特點非常主動及有魄力「會分析問題跟提出解決方式」、「不會說做不到就byebye」,甚至盛讚他是模範官員。 余忠仁上...
  • 今(29)日是農曆七月七日情人節,浪漫氛圍濃厚,但不少熟齡伴侶卻面臨「力不從心」的困擾。營養師薛曉晶提到,激情不再,可能是副交感神經沒有正常運作,若想提升床上表現,可以多攝取「鮭魚、香蕉、綠茶、菠菜、藜麥」,少吃炸物與紅肉。
  •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2025年3月,在亞東醫院心臟醫療團隊專業評估下,現年近七旬的曾先生成為全台首例自費使 […]
  • 疾病管制署今(29)日出席臺大醫院記者會表示,近期球黴菌症境外移入病例有增加趨勢,但強調臺灣未有本土病例,且該疾病不會人傳人,台灣目前無流行傳播風險。
  •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一名74歲蕭姓男子,因本身有免疫不全症狀,導致肥厚性心肌性病變,且有慢性心
  •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夏天喝了一整天冰涼飲料,晚上卻發現整個腫脹?冬天睡一覺起來,照鏡子竟發現臉泡得要命。許多人以為「水腫」只是單純喝水多或鹽分攝取過量所致,但事實上,水腫會隨著季節而出現不同的機制,若沒有找到對應方法,往往會越處理越糟。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近期網傳影片稱嬰兒配方奶粉「一瓶奶有一半以上全部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表示寶寶喝下這麼多糖,「腸道益生菌會變少,還容易過動。」對此,婦產科蘇怡寧醫師於fb粉絲團說明,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和母乳所含的糖分都是「乳糖」,含糖量差不多,且嬰兒配方奶粉受法規嚴格規範,影片中的說法並不會發生。 醫:嬰兒奶粉糖分為「乳糖」 含量約7%接近母乳 蘇怡寧醫師指出,一般嬰兒配方奶粉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是乳糖,與母乳的糖分來源相同,含量約為7%左右,是嬰兒重要的能量來源。如果寶寶有乳糖不耐症,才會另外使用特殊配方,但不論哪一種情況,台灣食品法規目前對嬰兒配方奶粉管理相當嚴格,成分受到明確規範。 「我們鼓勵哺餵母乳,畢竟這是老天爺送給寶寶最天然的禮物,但對於某些不適合哺餵母乳的情況,配方奶就是另外一種選擇。」蘇醫師也表示,情緒勒索並不恰當,散布錯誤訊息更是不可取。 有網友留言表示,例如每100g有53g糖的標示,是否容易讓人理解成奶粉有一半是糖,蘇怡寧醫師回應指出,標示上的重量叫「乾重」,所以才說泡奶粉一定要照標準比例,泡出來含糖比例就會是與母奶差不多
  • 不少人認為鬼月不宜動手術,死亡風險比較高。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提到,每到農曆七月,就會出現擔心禁忌、不敢開刀的患者,但科學研究顯示,心臟手術與癌症手術在鬼月與非鬼月的死亡率,結果並沒有顯著差異,反而是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才最可怕。
  • 開車前飲酒會降低判斷力與反應速度,人人都知道「酒駕」的危險。但你知道嗎?部分藥物同樣會影響駕駛安全,導致疲勞、暈眩、專注力下降、視線模糊,甚至嗜睡,發生事故的風險不亞於酒駕,卻往往被民眾忽略。
  • 為協助民眾深入了解高血壓與共病的最新預防與治療方式,東生華製藥將於2025年10月4日(六)下午2點至5點(1點半開始入場),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0樓)舉辦健康公益講座,邀請臨床三位權威醫師現場解析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三大心血管風險,提供民眾專業知識與照護對策。
  • 炎炎夏日,一杯清涼的仙草茶不僅能消暑解渴,更蘊含豐富的養生價值。中醫師王大元指出,仙草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從降低血脂到預防痛風都有助益,但冷底體質者需特別注意食用方式。
  •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母嬰品牌媽媽餵(Mamaway)日前上傳一段短片掀起「媽媽親餵奶VS配方奶」之爭,業者主張親餵並宣稱市面不少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堪比兩瓶全糖可樂」。這番類比遭到一眾醫師、營養師打臉,連食藥署也出面駁斥有關說法。面對外界抨擊,媽媽餵趁深夜悄悄撤下爭議片,就連先前的兩篇道歉聲明也全下架。但就有律師揪出媽媽餵的這一舉動,猛虧:「我只能RESPECT」。
  • 幾乎人人每天都會打哈欠好幾次,一般予人「想睡覺」或「無聊」的表徵,但醫師黃軒表示,醫學界對哈欠的研究越來越多後,發現它是一種腦部自動調節機制。當大腦的氧氣交換失衡或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異常時,哈欠就像重置鍵,能幫腦部暫時恢復平衡。因此,哈欠不只是「睏意」的信號,更像是健康的警示燈。
  • 黃軒在臉書上指出,哈欠的本質是一種腦部自動調節反應。當大腦需要降溫、氧氣交換失衡,或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乙醯膽鹼發生異常時,打哈欠就像「重置鍵」,能讓腦部暫時恢復平衡。因此,哈欠不僅僅是「困倦」或「無聊」的表現,有時更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至於...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罷免失敗後,行政院啟動內閣改組,AI行動內閣2.0的新人事昨正式亮相,防疫功臣都升官,包括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衛生福利部部長、疾管署長莊人祥升任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而出缺的疾管署長一職,傳出防疫表現出色的「國民女婿」、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呼聲最高,羅一鈞今(29)日也正式回應,目前還沒有收到徵詢,強調一切尊重新任長官的...
  • 40多歲的小西,這幾年晚上總是被尿意吵醒,一夜跑廁所高達7次。老婆看了忍不住調侃,他不是「一夜7次郎」,而是「一夜7次尿」的「驚死郎」。在家人督促下,他到泌尿科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的是「重度膀胱過動症」。
  • [NOWnews今日新聞]知名母嬰品牌「媽媽餵Mamaway」在一段影片中提到,配方奶含糖量高,若一瓶奶粉一半以上都是糖,等於兩大瓶可樂,還說就像。相關言論也引發爭議。衛福部食藥署則回應,一般足月產母...
  •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近期分享一則攝護腺癌患者因鬼月取消手術,後因擔心病情惡化而改變心意的案例,呂謹亨指出,科學研究顯示農曆七月並不會增加手術風險,反而延誤治療時機才是最大隱憂。
  • 七夕過節傳情意,健康守護更要緊。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提醒,享受浪漫之餘,別忽略自我與伴侶的健康安全,正確的性行為與防護措施,是保護彼此的最佳方式,讓愛情更加長久且安心。 為使民眾更安心掌握自身健康狀況,衛生局與多元性別健康社區服務中心—GisneyLand桃園部屋合作推動1對1免費愛滋及梅毒匿名篩
  • 今(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除了情侶約會慶祝、單身狗求姻緣外,七夕其實也是開運的好時機。命理專家楊登嵙表示,「七夕今宵看碧月,牛郎織女渡河橋」,更有其他民情風俗值得遵循,他分享以下七夕9大民俗妙招供民眾參考。(記者:簡浩正)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辰瑞報導】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劉秉彥醫師指出,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會引發粥狀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那麼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膽固醇是身體必須的原料 累積過多會引發動脈硬化 膽固醇不是壞人。劉秉彥醫師指出,膽固醇是肝臟代謝的產物、是身體必須的物質,能用來進行細胞和組織修復以及維持大腦運作。 但是如果膽固醇累積太多,加上年紀增長、飲食和生活習慣不佳導致血管內皮受損,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會滲入和累積在血管內皮下,使血流受阻、血管硬化,這就是「粥狀動脈硬化」,增加高血壓和各種心臟疾病的風險。 低密度膽固醇生成和累積主要是因為飲食。劉秉彥醫師表示,攝取過多蛋黃、肥肉、動物內臟、海鮮等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物,都會增加膽固醇。另一個是家族遺傳「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這是因為基因變異導致身體無法移除過多的膽固醇。 低密度膽固醇數值依照風險因子而不同 醫師籲30歲就應開始注意 高血脂初期不像高血壓或高血糖有症狀或不舒服,高血脂也不大容易居家量測,加上心肌梗塞、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建議
  •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孩子到底可以長多高?正常的長高速度是多少?台南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莊孟臻醫師表示,身高受遺傳、營養、運動、作息及壓力等因素影響,其中遺傳決定約7成。男孩的遺傳身高約為父母平均身高加6公分,女孩則是父母平均身高減6公分,可在6到8歲開始監測孩子的生長發育,可較準確預測成年身高,並
  •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半月板是膝關節的重要「避震器」,能分散壓力並維持穩定,避免軟骨磨損。一旦受傷,患者可能出現行走不適,嚴重甚至導致骨刺生成。針對半月板損傷已無法縫補的患者,建議進行移植,有助恢復關節功能。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暨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彥志醫師表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