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02842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老年人口占17.9%,為預防及延緩長者老化,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透過「寶貝機」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了解肌力及衰弱狀況,並在南區衛生所成立示範點,有5星級健身房、營養廚房,讓老人家運動、健康及減緩老化,市府將視各衛生所空間及環境擴大規畫設置。

     

    副市長趙卿惠、衛生局長許以霖等人體驗南區衛生所銀髮健身俱樂部的運動器材,並參觀社區營養示範據點示範廚房;將軍區年豐藥局藥師分享健康照護服務經驗,讓民眾了解整合及預防延緩失能服務。

     

    趙卿惠說,健康檢測對長者很重要,過去量測血壓屬單項檢測,「寶貝機」還可評估肌力及衰弱狀況,鼓勵長者平常多運動讓肌肉耐力增強,結合健康檢測及健康促進,提升生活品質。

     

    衛生局指出,針對檢測異常項目,健康照護據點協助轉介至38處長者健康促進站、9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或2處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有指導員及營養師進行運動訓練及營養飲食衛教,達到早期檢測、介入及延緩失能。

     

    為鼓勵市民關心自身健康,即起至12月31日舉辦健康檢測好寶貝活動,可透過線上預約,至43處健康照護據點體驗寶貝機檢測,了解肌力及衰弱狀況,詳情可上網https://p.tainan.gov.tw/u/e6si查詢。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5/6792565

     

    Q.一對退休夫妻在花蓮南端的玉里旅遊期間,先生突然出現疑似中風症狀,頭暈、半側手腳完全無力,說話也說不清楚,花蓮地域狹長廣闊,大醫院多在北部市區,離玉里很遠,這時該怎麼辦?

     

    小隊長叮嚀

     

    花蓮縣消防局花蓮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黃翊豪。圖/黃翊豪提供

    花蓮縣消防局花蓮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黃翊豪。圖/黃翊豪提供

     

    黃翊豪說,因花蓮地形狹長,南北距離高達200公里,因此花蓮縣消防局在心肌梗塞通報已啟動「南病北送」的接駁救護機制,讓南端瑞穗、玉里的患者送至鳳林地區後,再由壽豐分隊將病人送往花蓮慈濟醫院,解決長距離救護後送對中南區消防同仁的壓力,這一套流程未來也會應用到急性腦中風的通報上。

     

    黃翊豪呼籲民眾警覺中風症狀,記得「FAST」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記下最後正常時間,不論位在何處,盡速撥打119是求救的重要第一步。而在救護車到達前,可以先讓病人躺臥並鬆開衣物等待,記得詳細告知平日用藥情況、是否有慢性病,以利救護人員順利銜接後續。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亦是我國十大死因的第四位,其失能衍生的長照費用,一年恐超過百萬,是壓垮家庭經濟的重擔。根據統計,花蓮一年約有1000位急性腦中風病患,包括缺血型和出血型腦中風,但大部分未能在第一時間正確辨識,錯過了黃金急救期,留下不可逆的永久傷害。

     

    花慈推行改良的院前急性中風嚴重程度量表,串聯消防救護員守護花蓮。

    因此,花蓮慈濟醫院腦中風中心特別設計改良的院前急性中風嚴重程度量表(Modified Prehospital Acute Stroke Severity scale:PASS),提供急性中風另一項評估工具,盼此量表能協助救護員評估判斷,及時送至能夠處置的醫院。11月花慈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邀請,響應腦中風教育課程,至花蓮縣消防局「救護員教育訓練」分享腦中風急救指南及實務經驗,透過課程分享與消防局建立互助合作機制、互相串聯,共同守護花蓮鄉親。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圖╱羅彥宇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 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 圖╱羅彥宇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說,當腦血管發生阻塞或出血破裂時,腦細胞也會慢慢壞死,導致神經功能缺損。急性腦中風救治分秒必爭,若為出血型中風需以手術治療,而缺血型中風在症狀發生3~4.5小時內送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癒率較高、預後也較佳,有助於提升重拾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羅彥宇分析,靜脈血栓溶解劑的全國施打率為5.25%,花蓮低於平均值,主要是全縣南北狹長,交通時間和民眾對中風觀念仍有待加強。

     

    若發病超過4.5小時,或是阻塞的位置在大血管,還可以施行動脈血栓移除術打通塞住的血管,大幅改善患者的預後。羅彥宇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全年皆有神經內科醫師值班,可24小時治療急性中風,而且是東部率先引入動脈血栓移除術的醫學中心,再加上全天候的神經重症加護病房照顧,提升急救成功率。

     

    花蓮縣消防局「鳳凰計劃」建立送醫流程SOP,跟急重症賽跑。

     

     

    花蓮縣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冠英  圖/劉冠英提供

    花蓮縣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冠英 圖/劉冠英提供

     

    花蓮縣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冠英回饋,急性中風雖為三大急重症,救護分秒必爭,目前消防端已與醫院端建立通訊交流群組,但因中風的疾病特性,救護員透過辛辛那提(FAST)評估疑似中風患者送至醫院後,無法像心肌梗塞或重大創傷等,有實際數據(OHCA急救成功率等)能夠了解病患送醫後的治療狀況。

     

    期以透過課程交流,有機會和花蓮地區的醫院近一步合作,建立交流系統或數據回饋機制,讓救護員有機會了解,透過緊急醫療服務(EMS)送至醫院的疑似中風病患是否確診為急性中風,有助於消防端建立獎勵機制,或檢視中風辨識敏銳度,設身為傷病患思考,讓救護熱情能永續傳承。

     

    羅彥宇說,除了民眾警覺腦中風的徵兆、緊急送醫,還要「送對醫院」,最好的方式是通知119救護系統,送往最近且具備合格緊急醫療能力的醫院。醫院收到通知,立即啟動SOP流程,安排電腦斷層掃描、腦中風治療小組成員待命,評估符合缺血型腦中風症狀則給予治療,治療後整合個案照護、衛教、追蹤。

     

    花蓮縣消防局也於今年進行「鳳凰計劃」,在急重症救護上建立送醫流程SOP,大量訓練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能在現場利用專業儀器,給予病患第一時間的急救處置,在救護心肌梗塞等重症上有明顯突破,雖然急性中風現行無法在救護車上施予治療,但建立起救護SOP、強化辨識敏感度,對急性中風這樣跟時間賽跑的急重症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增益偏遠地區的腦中風病患。

     

    改良的院前急性中風嚴重程度量表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805648

     

    台中市衛生局推動長照10年計畫2.0,提供喘息及交通接送服務,降低家庭照顧者負擔。但台中審計處指出,台中市去年喘息覆蓋率僅兩成,部分民間團體機構提供喘息服務人數逐年減少;衛生局表示,是受疫情影響,業務急遽縮減,全國都如此,疫情逐漸消退,業務預期可成長回來。

     

    台中市長照2.0去年編列57億元,台中審計處指出,台中市去年喘息覆蓋率僅兩成,部分民間團體機構提供喘息服務人數逐年減少;家庭照顧據點未能涵蓋,包括北屯、西屯、大里、太平、豐原與南屯等;去年整年長期照顧接送車輛,交通違規比率高達4成,衛生局已修正路長期照顧整合型服務計畫交通接送契約。

     

    衛生局長期照護科長王碧蘭說,事實上,台中市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目前有9處,是全國各縣市據點數最多的,今年康健雜誌以無預警方式評比,台中的長照力是全國第一;部分民間團體機構提供喘息服務人數逐年減少,王碧蘭說,因疫情影響,業務急遽縮減,全國都如此。疫情逐漸消退,業務預期可成長回來。

     

    王碧蘭說,台中市目前9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依山海屯各布建3處,因人口老化是趨勢,未來還會依政府財政逐步擴大設置,並力求資源能均衡分配,目前正朝精進服務品質上著手,讓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能受到良好服務。例如台中率先建置App2.0,預約交通車,不必再逐一打電話詢問,透過App一指預約,車子到達、抵達了沒,均可顯示。

     

    照顧機構業者指出,近兩年因疫情關係,不少民眾不讓長者到機構,以降低染疫率。部分機構等嘸人,造成服務人數驟降,甚至未啟動服務。另照顧管理專員、個案管理員離職率逐年惡化,審計處統計,2019年離職率13%到15%,到去年逾17%。

     

    機構人員指出,不少學校開設長照人力培養課程,但學以致用的不多,長照人力老化,業者坦言不少人寧可當外送員,薪水高且自由。衛生局表示,將積辦理人才招募,加強人員訓練及培訓,鼓勵更多人投入長照。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01192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老年人口數為33萬1220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為17.9%,為預防及延緩長者老化,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並在南區衛生所成立示範點,有五星級健身房還有營養廚房,讓老人家運動、健康及減緩老化。

     

    副市長趙卿惠說,市長黃偉哲很重視,未來會視各衛生所的空間及環境在全市擴大辦理。

    衛生局今天在南區衛生所辦理「健康e點通、台南好健康」台南市健康照護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趙卿惠代表黃偉哲出席,偕同衛生局長許以霖,體驗南區衛生所銀髮健身俱樂部的運動器材,並與體驗器材的民眾互動,並參觀社區營養示範據點的示範廚房。

     

    將軍區年豐藥局李年豐藥師分享的健康照護服務的經驗,讓民眾更加了解整合及預防延緩失能服務。

    趙卿惠表示,健康檢測對於長者很重要,過去量測血壓比較單向的檢測,「寶貝機」對於長者來說很重要,平常運動讓肌肉耐力增強,生活品質也會跟著提升,衛生局未來將結合社區,不僅是過去打針、打疫苗才會來衛生所,以後也可以結合健康檢測及健康促進,謝謝衛生局向中央爭取預算及計畫,也感謝多位議員的支持,讓南市府推動計畫更有成效。

     

    趙卿惠說,黃偉哲市長很關心社區長者的照顧服務,由於高齡化的社會腳步越來越接近,台南市有19區超過全國的平均值,超高齡的社會是接下來要去面對的,希望愈早做準備,愈早幫老人家的檢測還有肌耐力,提高健康的條件,過去大部分都在社會局,現在衛生局也加入超高齡計畫的健康照顧,期盼提供更完備社區照顧服務。

     

    衛生局指出,針對檢測異常項目,健康照護據點可協助民眾轉介至38處長者健康促進站、9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或2處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等,目前也有指導員及營養師進行運動訓練及營養飲食衛教,達到早期偵測、早期介入及延緩失能。

     

    衛生局表示,為鼓勵市民關心自身健康,11月28日至12月31日舉辦「健康檢測好寶貝」活動,市民可透過線上預約,至43處健康照護據點體驗寶貝機檢測,除讓民眾更加認識健康寶貝機,更可透過檢測了解自己的肌力及衰弱狀況,完成活動者可獲得精美好禮,詳細活動資訊請洽活動官網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還有營養課程。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還有營養課程。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37區衛生所及6家社區藥局建置43處健康照護據點,民眾透過「寶貝機」進行健康檢測及衰弱評估,可更加了解自身肌力及衰弱狀況。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南區衛生所設置健身房,提供長者訓練肌力。記者吳淑玲/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6804108

     

    肌少症已是銀髮族、甚至40歲以上中壯年朋友的全民公敵,如何減緩肌肉流失,成為老年醫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專家指出,透過適當的訓練和飲食,還是能克服肌少症。首度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的聯新運醫,現場將展示AIFIT智能訓練機,結合人工智慧與運動醫學,希望幫助樂齡族恢復生肌。

     

    聯新運醫總經理林頌凱指出,人們隨著年齡漸長,肌肉品質會下降,一般人過了40歲之後,肌肉品質每10年會下降8%,大腿肌肉力量會下降10-15%;過了70歲之後,退化的速度會更加劇。當肌肉減少到了一定程度、低於標準,就是肌少症。

     

    聯新運醫根據日本統計指出,長輩們「被長照」的前5大原因,除了中風和失智之外,第3至第5位的老年衰弱症、骨折、骨關節疾病,都與肌肉量和肌力的退化有關。

     

    林頌凱指出,肌少症不但威脅到長者生命,也和長照有相當關係,而長照已經影響到很多家庭,造成家人身心和金錢方面很大的壓力。

     

    他提醒長者:「當你開始感覺力不從心,很多動作無法隨心所欲做到時,就是肌少症的警訊。

    肌少症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初期不容易被發現。但發覺走路、上樓梯速度變慢、上公車覺得吃力、小跑步卻趕不上紅燈、轉瓶蓋轉不開的時候,就是肌少症的徵兆。但肌少症可以預防,並非不可逆。

     

    林頌凱表示,民眾在家可以透過量小腿圍、測握力等方式自我評估,若有需要,也可以到聯新運醫中心等專業機構使用儀器進行檢測。聯新運醫近期與采動科技推出具人工智慧的AIFIT智能訓練機,提供客製化、科學化的檢測及訓練。

     

    這部最新的訓練機,可以依多個角度,精準測量肌肉的肌力;並在1分鐘內完整檢測出個人專屬的肌力曲線,以AI自動產出課程,透過動態重力變化,提供有效的肌肉訓練模式。使用者從手機上可以看到自己的運動紀錄,這會讓枯燥的運動變成有趣和有效,遠離肌少症。

     

    聯新國際診所運動醫學科醫師吳易澄強調,肌少症從檢測、診斷、飲食、運動都可以借助專業醫師的協助,民眾可以求助醫療機構「肌少症特別門診」。

     

     

     

    台灣醫療科技展

     

    時間:12/1-12/4

    地點:南港展覽館一館

    展區:聯新運醫股份有限公司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區: 1F J128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6808791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昨天登場,許多醫療院所發展智慧醫療並展示成果,花蓮慈濟醫院基於照顧鄰里精神,整合數位資源打造無圍牆醫院,照顧花東居民;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發表AI智慧眼鏡與床墊等臨床應用,說明智慧醫院不只是願景,已經上線提供更全方位的醫療服務。  

     

    第六屆台灣醫療科技展昨起至12月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展示醫療串聯資通訊、生醫等力量,跨界推動健康產業,希望打造全球數位醫療轉型生態圈。

    總統蔡英文昨天出席致詞表示,為擴展台灣醫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前台美簽署科技協議,其中一項便是生醫領域加強合作,並且結合資通訊技術推動精準醫療

     

    花蓮慈濟打造無圍牆醫院

    花蓮慈濟醫院打造「無圍牆醫院」專案,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右)與副院長吳彬安說明與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打造「無圍牆醫院」專案,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右)與副院長吳彬安說明與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打造「無圍牆醫院專案」,院長林欣榮表示,花東地區幅員廣大,希望藉由資訊科技力量,改善偏鄉就醫可近性。花蓮慈濟副院長陳星助舉例,花蓮縣秀林鄉是全台面積最大鄉鎮,透過AI與醫療資料串接,整合當地居民C肝、糖尿病與中風等數據,可精準掌握呈現在地狀況,進一步提供當地居民所需要的治療。

     

    花蓮慈濟醫院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表示,過去醫療巡迴車到偏鄉服務時,往往因為不清楚各區居民健康概況,醫療資源可能準備不足。現在安排巡迴醫療時,先透過AI整合資料,能更清楚各區居民需要,尤其是篩檢時,避免護理師在村落中來來回回好多趟,卻只是為了找同一戶的不同居民,省下非常多時間。

     

     

    花蓮慈濟醫院巡迴醫療團隊到秀林鄉富世村,進行癌症整合篩檢。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巡迴醫療團隊到秀林鄉富世村,進行癌症整合篩檢。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北市關渡實踐智慧願景

    關渡醫院長期致力銀髮照護醫療領域,並積極推動數位轉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AI與醫療科技結合,透過雲端資料連結生活資料紀錄,甚至能精準預測民眾在五年內心肌梗塞的機會,或透過活動狀態變化評估失智、失能的風險程度,據此提供更精準的全方位健康服務。

     

    關渡醫院也展示智慧床墊的臨床運用,床墊內設計有30個壓力感測點,只要病患一起身,提示燈就會亮起,向護理人員或陪伴家屬、照護員提醒,即時前去協助長者,避免長者容易在下床時跌倒的風險。AI也能蒐集使用者睡眠狀況數據,例如翻身次數等,經演算法預測未來健康狀況。

     

    台大VR滑板訓練平衡

    台大醫院則於現場展示「虛擬實境滑板運動訓練系統」,可選擇各種生活情境,透過虛擬實境護目鏡和跑步機或滑板來給予使用者感覺回饋,可加強平衡訓練,不只能幫助病人,也能幫助健康的人預防疾病和失能。

     

    長庚發展眼振篩檢眩暈

    長庚醫院今年規畫特色醫療、智慧醫院、創新研發及公益榮耀四大主題區,展出質子治療細胞治療等成果,並利用AI技術開發出感測眼振的專利模型,未來有望作為急性眩暈的一線篩檢。

     

    馬偕推腦出血預測工具

    馬偕醫院展示自發性腦出血的預測工具,利用AI分析病人急診腦部電腦斷層影像,預測預後,找出最有利的治療及照護模式;馬偕副院長陳治平則透過微米孔矽晶片技術與人造抗體結合,以數位訊號辨識細菌,提升診斷。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03724

     

     

    為恭醫院復健師林家正協助病患復健。圖/為恭紀念醫院提供

    為恭醫院復健師林家正協助病患復健。圖/為恭紀念醫院提供

     

    38歲陳姓男子上班忙碌常熬夜,三餐不正常,平時也沒運動習慣,月前早上起床時發現自己半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家人趕緊送醫,診斷確定腦中風,幸好發現早,住院後經6周高強度復健,搭配重複經顱磁刺激、高壓氧及中醫針灸治療,現已恢復獨立執行基本日常生活的能力,漸朝著回到職場的目標前進。

     

    苗栗縣為恭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宋松遠表示,中風非特定族群的疾病,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剛發生時如能盡早處置,越能獲得較好預後。中風急性期,大腦損傷不穩定,家人應隨時注意病人症狀,留心病情是否惡化。急性後期應積極配合復健治療,先辦理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對治療黃金期的病人給予積極整合性照護,利用早期治療介入,恢復功能並減輕失能程度,減少後續再住院醫療支出。

     

    復健師林家正說,除積極復健,近年搭配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高壓氧及針灸也是治療腦中風的新利器。rTMS利用外加磁場來活化大腦,改善神經可塑性,目前研究已證實部分中風病人合併rTMS和物理復健治療後,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肢體攣縮。

     

    他指出,高壓氧能有效提高腦組織的氧分壓,進而改善組織缺氧狀況,可預防腦部缺血區域造成永久性傷害,促進新陳代謝及組織修復能力。此外,有實證發現針灸頭部穴位,可使中風區塊的血管擴張增加循環,加速病人復原能力,更有研究指出中風出院後,長期接受針灸治療,比未接受針灸的病人降低50%復發風險。

     

    院方指出,為恭紀念醫院為中國醫藥大學策略聯盟醫院,有完整腦中風團隊,除給予中風病人積極治療,也給予家屬和民眾相關知識及學習照護能力。中風後的影響層面不僅是個人,也影響整個家庭,尋找適當醫療資源陪伴病人面對疾病,積極治療不放棄,可讓病患的人生由黑白變彩色。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7/6805180

     

    Q:失智日夜顛倒,以致有失眠問題,照顧者也因此無法休息,失智者可以服用安眠藥調整作息嗎?

    A:首先要找出日夜顛倒的原因,包括飲食不均衡、進食富含咖啡因的食物、睡眠時間不固定、少活動導致體力過剩、少與社會互動導致動腦機會減少、精力過剩等。

    可搭配一些小技巧幫助睡眠,如:睡前2小時不要喝太多水、睡前先去小便以減少夜間上廁所的次數、傍晚後減少環境活動及刺激如保持安靜、減少訪客。

    若還是無效,可能需要藥物治療,看診時可主動提供失智者使用的保健品、藥品清單,方便醫師了解病史、避免重複用藥。

     

    另外有些藥品易導致跌倒,例如:

    · 抗高血壓的藥物,可能會有姿勢性低血壓的副作用而致暈眩;

    · 感冒藥抗組織胺劑,可能影響情緒、注意力、警覺、活動力等,導致嗜睡、認知障礙;

    · 鎮靜安眠藥,會有嗜睡、暈眩、精神混亂、認知受損、延緩反應時間等作用。

    使用後多注意失智者是否有頭暈、視力模糊、口乾、步伐不穩、肌肉無力等現象,若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請醫師更改用藥。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

    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

    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797876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圖/楊玉欣提供

    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 圖/楊玉欣提供

     

    我19歲被診斷出肌肉萎縮型罕見疾病後,就提前體驗了病痛、失能、可預視的苦難與死去,以及對生命價值的反思與生死的叩問。記得當時姊姊和我都確診時,她和我說想去死,連死法都想好了。我和她約定,如果五年後我們都沒有找到值得活著的理由,就一起離開。最後,我們一起找到理由,向前走了過來。

     

    求生,是本能也是上帝的預設,是生命永續的基因密碼。我也常想著為何我能在苦痛中感到幸福?我覺得那是一種適當的心理調適機制,讓內心找到平衡、找到價值,繼續在苦痛中前行。什麼時候人會求死?老去的下一步便是死去,這是生物性的必然,但台灣醫療舉世聞名,以現今技術,要延長任何一人死去的終點,比想像中容易太多了。

     

    臨終前 平均臥床逾8年

    進步的醫療技術、長壽為孝的觀念等,造就台灣人平均臨終前臥床逾八年的悲慘困境,這代表近三千個日子處於不自由、不能自主移動的生活狀態,導致肌肉萎縮、疼痛、褥瘡、反覆插管潰爛、感染,甚至失去意識等,這是生命與社會的極大困境,困住了上百萬個家庭,甚至是幾代人的苦難。

     

    社會觀念看似開放,但在生命議題上仍被各式權威知識或單一價值主宰。我們聽到許多寧可讓家人「生不如死」,仍不願放手的故事;合法合倫理合乎當事人自主意願的醫療決定簽署,一再被冠上「放棄」的字眼,忽略了醫療團隊想依當事人意願,減少其生前痛苦的善行。「活著就好」的單一價值觀,讓多元看法難以伸張。

     

    記得每每我走入重症病人的家庭,若他們還能表達,總在家人不在時,偷偷和我說著他們的憂慮與渴望,關於生命與病痛,更多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話,何時可以告別?是什麼樣子的告別?這是個「奢侈」的話題。

     

    健康時 很難體會失能苦

    病人的弱勢不僅是疾病與失能,更多的是連病人本身都理不清楚的那些「有口難言」。這個有口難言,健康時刻很難體會,一旦進入病痛與失能,也難以說出口了。

     

    這正是我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期盼以剛性法律賦予所有人自然善終的權利,設計一個讓當事人能與家人溝通的機制,我們都是潛在的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都可能陷入「有口難言」的處境。

     

    病人自主並非鼓吹死亡,生死與自主不是非黑即白、更非簡單的一刀兩斷,而是期盼所有人給予他人更大的尊重、容許更多元的思考,幫助他們渡過苦難時刻;但也能在心中有道「底線」,了解如何在適當時刻,在合法、合乎倫理與生命價值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兌現自身盼望,大聲喊「停」,讓善終的實現建立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

     

    你是否想過,當看盡了風霜日月,體驗足夠的人生旅程,何時該離開呢?你與家人討論過,當自己逐漸老去、病痛,或即將死去時,有什麼盼望嗎?請嘗試了解「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搜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https://parc.tw/)」,我們愈早思考生命與生死,就能愈早改變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命運。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786167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疼惜長輩,台南市後壁區公所今天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長者,來回轄內關懷照顧據點或失智照服據點接送服務,只要3天前向公所申請就可免費搭乘,希望長者能多多走出家門。

     

    今早試辦首日,在後壁區長黃炳元陪同下,由後壁里里長陳志成引導幸福專車,台南市義勇民力協會理事長賴崑樂擔任首班司機,接送後壁里長輩前往失智照服據點。

     

    黃炳元說,後壁區高齡長者眾多,後壁幸福專車能提升區內關懷照顧據點或失智照服據點服務量能,提供有需求長者交通接送服務,更有助於長輩落實「在地老化、活躍老化」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透過社區資源連結的力量,能夠走進社區,也能推動失智症的預防、延緩、照護及友善環境營造。

     

    他表示,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非常注重社會福利政策,公所受贈幸福專車後,一直在思考除了在地物資發送、到府訪視、急難關懷服務外,其他更多元用途,提出幸福專車接送服務試辦計畫,解決長者到據點參與活動與上課時交通不便問題,感謝南市義勇民力協會理事長賴崑樂協調協會人員來擔任司機。

     

    後壁公所說,該幸福專車是日前由財團法人台北市臺灣省城隍廟為方便後壁弱勢者照護,以及社福物資發送而捐贈專車,讓公所能利用幸福專車在最短時間內,到達需要幫助的民眾身邊,廟方將城隍爺照顧全民的慈悲精神發揚光大,同時也是公私協力共同照顧社會弱勢典範。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疼惜長輩,台南後壁公所今起試辦幸福專車免費接送。圖 /後壁公所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