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38319

    社區,可能是許多社會議題的出口,以家庭暴力防治為例,彰化有個種滿上萬棵油桐樹的小社區,社區志工成立「泡茶守護隊」,當發現常有家暴糾紛的人家又有異狀,如男主人又喝醉了,志工便紛紛從家裡帶來茶葉、花生米,共同前往該家戶和男主人泡茶,傾聽他暢談不滿,盼藉此大幅減少家暴的發生。

    衛福部今日舉辦社區發展成果發表會,同時出版「社區影像書」,收錄全國22縣市社區發展軌跡,彰化縣是其中發展蓬勃的縣市之一。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王蘭心接受本報訪問時分享,她認為,社區有可能是未來許多社會議題的出口,舉凡推展長照、建立社會安全網,勢必要有在地社區的力量,才得以順利運作。

    以家庭暴力防治為例,彰化福田社區就盤點社區中哪幾家常有糾紛或暴力事件,當發現其中哪戶人家今日又不太對勁,社區男志工就會組成「泡茶守護隊」,呼朋引伴帶茶葉、零嘴前往該戶人家,傾聽男主人述說委屈,用自然的、健康的方式讓他消氣;而社區女志工就組成「姊妹貼心隊」,給予該家戶女性支持。

    王蘭心認為,類似這樣的方式,比電視廣告、海報傳單宣導減少家暴都有用,如果每個社區都有這樣的活力,台灣的家暴案件數就能大幅降低。除此之外,由於人與人之間聊天、呷好道相報的傳播方式相當直接有效率,因此在活力十足的社區,各項政策的推行也會順利許多。

    為帶起各地社區的活力,r近年來,中央乃至許多縣市開始編列預算推動「母雞帶小雞」策略,讓評鑑優良的社區帶動活力還不夠的社區。王蘭心舉例,彰化縣政府補助優良社區跟鄰近的3個、5個或7個社區相連結,某個活動讓這個社區辦、某個活動讓那個社區辦,藉此訓練志工、訓練幹部、培養社區寫計畫與核銷等能力,讓活力較弱的社區能量慢慢堆疊起來。

    王蘭心也提到,早期台灣社區中的派系問題嚴重,當村長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政治立場不同,許多事情就無法順利在社區推展,這樣的問題,公部門很難介入,只能讓社區看看其他社區,藉由觀摩他人的成功經驗,來反省派系鬥爭的結果是否只會讓社區的發展停滯。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王蘭心認為,社區有可能是未來許多社會議題的出口,舉凡推展長...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王蘭心認為,社區有可能是未來許多社會議題的出口,舉凡推展長照、建立社會安全網,勢必要有在地社區的力量,才得以順利運作。圖非當事社區。聯合報系資料照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28030

     

    瑪利亞基金會照顧身障者,除教保員擔任復健與教育工作,志工隊也是重要功臣,銀髮族志工更是重要支柱,約占1/4的高比例,扮演陪伴與支持角色,他們不只開啟人生第二春,也強化長照2.0精神。

    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主要照顧腦性麻痺多重障礙、智能障礙與唐氏症對象,目前日托中心照顧對象超過250人,提供障礙者醫療復健、教育、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工作,也提供到宅的社區療育,深入全國超過2000所學校進行生命教育。

    瑪利亞基金會專案主任林網市受訪表示,基金會提供照顧對象日托服務,未成年部分透過早期療育與課程,幫助照顧對象身心智發展,成年後就會到技能養成中心工作,從上課學習轉變為工作學習,分有表演班、園藝、食品加工、清潔與廚務。

    林網市指出,技能工作除有教保員教導外,也需要大量志工協助照顧對象配合工作,例如烹調必須使用刀具器械,或是產品的數量與品質查核,以及清潔工作的輔導調度等,都需要志工協助。

    瑪利亞基金會目前有263名志工,分布在醫療輔具、啟智學園、早期療育中心、生活服務中心、技能養成中心、手作麵包坊與社區服務,其中銀髮族約占25%,比例相當高,最多的則是家庭主婦約50%。

    林網市說,銀髮族志工大多分布在技能養成中心,她發現志工常扮演陪伴與支持的角色,輔導照顧對象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或孫子,更有耐心去關懷,且志工常利用自身人脈,不只帶進更多志工,也為資金籌募帶來力量。

    她說,更重要的是政府推動長照工作後,強化照顧失能與失智長輩,長照2.0著重預防工作,要預防就要讓他們多動、擴充人際關係與增加歸屬感。

    她指出,不少銀髮族加入志工隊,從原先可能鬱悶、獨居生活,擔任志工後每天笑容滿面,銀髮族志工們也開始橫向聯繫、拓展人際關係,在延緩老化與預防失智都有很大的幫助。

    已逾70歲的志工隊隊長邱麗雲說,她加入志工隊將近20年,不只將丈夫、朋友都拉來當志工,大家幾乎都把機構當作第二個家,「感覺我們也跟著照顧對象一起成長」。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226274

     

    桃園市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鼓勵長者走入人群,目標人人都是志工。 圖/大園區竹圍...

    桃園市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鼓勵長者走入人群,目標人人都是志工。 圖/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中壢天晟醫院長照中心有一群高齡志工,副院長莊毓民認為,退休志工與失能、失智年長者年紀相差不大,更具有同理心與耐心,「服務失智老人,也是服務自己」,相互學習成長,也能減緩老化。

    中壢天晟醫院設有老人日間照顧中心,中心志工群多達上百人,參與失智延緩課程與失能生活功能訓練宣導等服務,近年參與志工不斷參加,年逾花甲的盧瑞環志工資歷18年,被醫護人員暱稱為「盧阿姨」,她的妹妹們也耳濡目染,全家投入志工服務。

    莊毓民說,志工服務過程,不僅能建立受助長輩的尊嚴與自信,退休志工更能找到舞台發揮所長並拓展社交人脈,也可藉此學習、強化原有的職業專長,他認為,年老時身心靈能有正向發展,較不易退化。

    莊毓民說,曾有志工感慨地說,當志工除了回饋社會等動機,也希望日後自己失智時,也能遇到有相同熱忱的志工及醫護人員,這層情感連結及同儕互助精神,就是政府推動長照政策的重要後盾,不僅助人,也是自助的一環。

    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近年也力推高齡志工,目標「人人都是志工,沒人是被服務者」,理事長徐德耀說,從成立老人關懷據點開始,社區鼓勵長者走入人群、登台表演,培訓長者成為「表演志工」,到學校、市府等場合跳舞演出。

    徐德耀說,志工年齡不少超過70歲以上,甚至有6、7人高齡90歲,他回憶,起初不少長者因膽怯而拒絕,但一步步陪伴帶領都能勇於展現自我,「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能服務大眾」,對長者不僅生存有了尊嚴,生命也更有意義。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231810
     

    台南市立醫院今天在歸仁區成立「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成為歸仁區第一個長照A級單位。未來將由市府照管中心轉介個案,再依個案需求提供照顧服務計畫,深入地方社區。

    台南市立醫院院長蔡良敏在開幕茶會中表示,台南市立醫院配合長照政策,包含設立4處失智社區照護據點,1處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2處A級整合服務中心,盼成為提供長照服務面向最齊全、據點數最多的醫療院所。

    蔡良敏表示,未來將透過整合服務中心深入歸仁區各社區服務。讓有長期照顧需求者,可獲得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機構式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長輩們得到更多元化的照護,實現在地老化願景。

    台南市社會局長劉淑惠表示,長照A、B、C運作模式,A級單位主要功能為個案管理,由照管中心轉介個案,再依個案需求提供照顧服務計畫,追蹤照護品質;B級單位為現行已依相關法規提供長照服務的單位;C級單位則在社區內提供延續性照顧服務,並具預防延緩失能服務。

    劉淑惠說,台南市立醫院於歸仁區成立的「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是歸仁區第一個長照A級單位,希望能建置符合在地需求的照顧支持網絡。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7/3237178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日照中心昨天揭牌,將以精神科及失智症專業照顧團隊,服務30名失智...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日照中心昨天揭牌,將以精神科及失智症專業照顧團隊,服務30名失智及失能長者,提供整合及連續的長照服務。 記者蔡容喬/攝影

    失智症患者有7成以上合併焦慮、憂鬱、妄想等精神相關症狀,須提供整合照顧!」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昨舉行日照中心揭牌典禮,將以精神科專業照顧團隊,提供一條龍式的失智症照顧服務,最多可容納30名有需求者。

     

    凱旋醫院社工師王君美說,該院除提供生活照顧、復健及文康活動等服務,照顧費採「日收」方式,減輕家屬負擔,若老人有就診需求無人陪伴,還可啟動居家服務,由專人陪同看診,4月中旬試辦以來,已收容16位失智及失能長輩。相關資訊可洽07-7513171轉2451。

    80歲重度失智的蔡阿嬤常情緒不穩,到日照中心後成為「班長」,還會幫忙掃地、拖地。88歲陳奶奶的女兒黃小姐說,母親失智6年來不肯與人說話,上月央求她白天到日照中心散心,2周後竟會跟人打招呼,很感謝醫護人員對母親的照顧。

    代院長周立修說,該院2年前成立社區失智症照顧據點,今年成立第一家市立醫院自辦日照中心,整合前端失智症預防及後端醫療照顧,可提供失智長輩整合型長照服務。

    高市代理市長許立明表示,高雄老年人口達40萬人,老年比率14.51%,全市布建29處日照中心,服務年滿65歲以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55至64歲原住民及50歲以上失智者,經長照中心評估後,可依需要等級及身分申請補助。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20186

     

    彰化基督教醫院響應推動分級醫療政策,昨舉行「醫療航艦齊力精準啟航」儀式。 記者林...

    彰化基督教醫院響應推動分級醫療政策,昨舉行「醫療航艦齊力精準啟航」儀式。 記者林宛諭/攝影

     

    彰化基督教醫院昨起響應「分級醫療」,總院及彰基兒童醫院每日提供2600個轉診優先號,透過轉診還可減免部分負擔250元。南投昨成立失智共同照顧中心,整合縣內失智症照顧資源,地點在衛福部草屯療養院。

     

    目前彰基合作醫療院所有醫療群241家、長照機構74家、轉代檢院所95家、策略聯盟醫院5家,透過轉診制度患者可不必大排長龍,且免去重複檢查之苦。

     

    中央健康保險署、彰化縣長魏明谷大力支持,昨一起主持「醫療航艦齊力精準啟航」儀式。健保署長李伯璋說,醫院和診所能雙向轉診,透過資訊雲端分享,電腦斷層、X光、胃鏡大腸鏡等轉診後不需重複做,看病更便利;彰基院長陳穆寬表示,透過轉診服務,較困難的藥物甚至可由醫學中心宅配到病人家中。

     

    以往大醫院難掛號,但未來在診所看診,再轉診到彰基,每日可有2600個轉診優先號,並有轉診個案溝通、後送機制、出院準備服務等。

     

    草屯療養院指出,國內疑似和失智患者約27萬人,南投縣約有6000至8000人,失智症成為現今社會最嚴苛的挑戰。

     

    中央去年起在全台籌設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南投今年6月遴選完成,昨在草屯療養院揭牌啟用;草療院長簡以嘉說,院方從事失智症醫療和照服20年,在醫療品質競賽曾獲冠軍,去年更通過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南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將以個案管理方式,協助轉介長期照顧資源,做好協調與銜接,並整合南投失智症醫療院所、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日照中心與其他長照服務等單位;諮詢專線049-2300388。

     

  • <p><span style="font-size:14px">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來源網址:<a href="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218191">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218191​</a></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a href="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26/1/4917284.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rel="prettyPhoto[pp_gal]"><img alt="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今天啟動長照ABC「老嫩大細共下來,串起照顧服務網」,希望建構..."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26/1/4917284.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title="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今天啟動長照ABC「老嫩大細共下來,串起照顧服務網」,希望建構..." /></a></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今天啟動長照ABC「老嫩大細共下來,串起照顧服務網」,希望建構「一條龍」的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記者范榮達/攝影</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苗栗縣長<a h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5%BE%90%E8%80%80%E6%98%8C" rel="103525"><strong>徐耀昌</strong></a>昨天啟動<a h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9%95%B7%E7%85%A7" rel="103470"><strong>長照</strong></a>ABC「老嫩大細共下來,串起照顧服務網」,希望建構「一條龍」的社區整體照顧模式,提供「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的長照服務。</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苗栗縣老人8萬多人,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服務約4300人,僅占5%,長照中心呼籲若發現65歲以上失能老人、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失能身心障礙者、55歲以上失智患者,及吃飯、移位走動、沐浴、如廁等日常生活需要協助的<a h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7%8D%A8%E5%B1%85%E8%80%81%E4%BA%BA" rel="105415"><strong>獨居老人</strong></a>或衰弱老人,都可以撥打專線「1966」洽詢。</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a href="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26/1/4916897.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rel="prettyPhoto[pp_gal]"><img alt="苗栗縣政府昨天啟動長照ABC「老嫩大細共下來,串起照顧服務網」,頭屋鄉獅潭社區「..."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26/1/4916897.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title="苗栗縣政府昨天啟動長照ABC「老嫩大細共下來,串起照顧服務網」,頭屋鄉獅潭社區「..." /></a></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苗栗縣政府昨天啟動長照ABC「老嫩大細共下來,串起照顧服務網」,頭屋鄉獅潭社區「千歲團」表演舞蹈熱場。 記者范榮達/攝影</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衛生局長張蕊仙表示,長照團隊包括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擬定失能者照顧服務計畫,落實個案照顧管理與資源連結;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是既有長照服務特約單位,提供適切的長照服務;C級巷弄長照站,提供失能長者共餐、促進健康、延緩失能等服務,ABC三級建構「一條龍」的社區整體照顧模式。</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張蕊仙說,全縣22個A級、70個B級、45個C級單位,6區都有A、B、C級,但18鄉鎮市,仍有卓蘭鎮、南庄鄉及頭屋鄉沒有A級單位,也是長照中心努力的目標。</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徐耀昌指出,苗栗縣今年將投入7億元推動長照業務,優化初級預防保健、活力老化、減緩失能,讓長者活得更有尊嚴、更快樂,同時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希望未來18鄉鎮市都能建構「一條龍」的社區整體照顧,照顧長者的方式多元化。</span></p>
     
    <p>&nbsp;</p>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631/3222278

     

    台南市佳里區漳洲社區有著由里長爭取成立的「記憶保養班」,民國104年,里長蘇順政主動找上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每周一次,老人家跟著醫護人員動動腦。

     

    漳洲社區早在民國91年就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如同台灣其他偏鄉社區,65歲以上長者占漳洲社區總人口約兩成。社區裡長輩多,很早開始推動長者訪視、共餐,幫長輩安排課程。但有些老人家還是憂鬱、甚至罹患失智症,家屬難以照顧,社區也不知道怎麼幫忙。

     

    有位原本活躍的志工阿嬤,一夕之間被診斷失智症,她情緒躁動,無法待在家,也不能參與社區活動,家屬便把她送到安養院。沒有想到,阿嬤在安養院住了兩個月竟驟然逝世。明明不久前還身體硬朗,自由趴趴走的阿嬤,一下子人就沒了,讓蘇順政很痛心,一直問自己,「為什麼社區沒有辦法幫助她?」

     

    於是蘇順政主動找上曹汶龍,在曹汶龍輔導下,成立記憶保養班。蘇順政對社區宣傳這是預防失智的課程,班上有健康老人,也有幾位確診失智的長輩,大家互動良好,一位85歲的婆婆總是悶悶不樂、眉頭深鎖,家人擔心她失智了,經過曹汶龍診斷,發現她疑是憂鬱症,上了記憶保養班的課程後,重新找回笑顏。

     

    去年十月,彰洲社區開始經營長照2.0的長照柑仔店,第一位「顧客」是年逾九旬的老鄰長丙寅阿公,他照顧中風妻子多年,直到最近也中風,女兒回來照顧兩老生活起居。

     

    丙寅阿剛到長照柑仔店時,經常「度菇」,也不太說話,志工常牽著他的手和他說話,帶他玩紙牌,現在笑容變多,食欲也超好。而女兒也趁丙寅阿公來長照柑仔店時,有了兩到三小時的喘息時間。

     

    蘇順政認為,做社區營造,同時得做「心靈營造」,凝聚大家的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懷應該被強調,社區老人才能在慈祥溫暖的氛圍中度過晚年。他在每月一次、以聊天形式進行的志工會議中傳達類似的正能量。也向社區長者倡導要走「菩薩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付出、發心關懷身旁的人,一個小舉動或許就能散播快樂,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漳洲社區不只服務老人,過去社區曾有些孩子破壞學校公物,甚至放火把蘇順政的落葉堆肥場燒了。蘇順政生氣之餘,想到兒童、青少年也是社區裡需要照顧的族群,他於是籌組社區籃球隊,載孩子四處比賽,獲得的獎金獎牌都給孩子,孩子們也因為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比較不會「黑白來」。

     

    現在,彰洲社區不但有木玫瑰、蝶豆花、黑豆、鹿茸與周邊產品等特色產業,從兒少課後關懷、寒暑期營隊、社區籃球隊、到預防長者失能失智的訪視、復健或活動課程,照顧到社區許多人。

     

    台南市佳里區漳州關懷據點由蘇順政里長熱心帶領,讓老人們活得更快活。記者劉學聖/攝...

    台南市佳里區漳州關懷據點由蘇順政里長熱心帶領,讓老人們活得更快活。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南市佳里區漳州關懷據點由蘇順政里長熱心帶領,讓老人們活得更快活。記者劉學聖/攝...

    台南市佳里區漳州關懷據點由蘇順政里長熱心帶領,讓老人們活得更快活。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南市佳里區漳州關懷據點也是由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曹汶龍主任輔導成立。記者劉學聖/攝...

    台南市佳里區漳州關懷據點也是由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曹汶龍主任輔導成立。記者劉學聖/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221910
     

     

    為協助受刑人無縫接軌職場,法務部矯正署從2017年起就推動受刑人自主監外作業,讓表現良好且1年內即將假釋或期滿出獄的受刑人,白天外出工作,晚上返監,矯正署指出,這項政策實施後,目前有202人完成自主監外作業順利假釋或期滿出監,有23人獲合作廠商留用,其中又以長照產業留用率最高。

     

    矯正署指出,國內長照產業缺工情況嚴重,這23名留用的更生人,以長照產業留用率最高,目前各矯正機關正積極開辦照顧服務員訓練班,培養受刑人學習長照技能;矯正署去年就協助178名收容人取得長照看護資格,今年目標是220個。

     

    曾經參加自主監外作業的徐小姐表示,在監獄時已經外出從事長照工作,今年4月26日假釋出獄後,就順利在合作廠商那邊上班,感覺很開心,覺得人生有新的開始,她學習最多的就是了解如何應對長者的病狀,也知道要如何照護老人,她媽媽看到女兒有如此改變,也感到很欣慰。

     

    矯正署指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矯正署已核准499人外出從事長照、農作、食品包裝、金屬加工與環境清潔等工作,創造台幣2千萬元收入,相較於受刑人假釋或期滿出獄後從監獄直接回到社會,自主監外作業更能減少對治安的衝擊。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220486

     

    照護員前往申請案主居處,協助打掃。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照護員前往申請案主居處,協助打掃。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家都認同長照服務兩大問題—人與錢,如果硬要排出第一優先要解決的問題,我會選擇「人」。衛福部統計去年各縣市長照預算使用率只有六成四,可見現階段是缺人的問題大於缺錢。但要怎麼找到人呢?

     

    相關調查都呈現薪資與工作形象不高,是人力不願意投入長照的主因,在努力提升薪資問題之際,也要提升工作形象,這不是拍拍片就可以解決的。

     

    在工作場域中,居服員要面對包山包海各種需求,過去以時計算的制度,服務使用者的認知常是既然時數已付費,當時間還有剩,就會要居服員順便做計畫外的事,例如廁所順便掃一掃、床單順便洗一洗,地板順便掃一掃等,這種被要求順便做的情況,是讓居服員覺得最不舒服的前三名。

     

    而不被尊重與看不到職涯前景,更是離職的主因。這些狀況與感受的發生,與時數制造成的使用習慣有很大關係,如果居家服務停留在時數全包的情況下,居服員認真努力提升專業,讓自己的技術更純熟,得到的卻是剩餘時間額外做雜事,愈認真愈吃虧,專業職涯怎麼發展?對失能者的照顧品質也難以提升,最後幫助到誰?這應該不是我們希望的人性服務!

     

    居服新制改採以服務項目為基礎的照顧計畫,當專業技術愈提升,對於服務提供者與被照顧者的效益都可以提升,這應該有機會鼓勵更多人投入居服行列;但不可諱言的,對於許多服務使用家庭與服務提供者,確實會造成不適應,要發展出人性與有溫度的服務,必須要三個層面同時努力,才能見成效:

     

    一、 工作倫理與尊重:當這些展現在對工作的認同時,才能讓被照顧者與家屬感受到熱忱,要讓服務變得有溫度,必須靠工作倫理的提升。

     

    二、 專業的服務技術:清楚界定各項服務項目之標準,依此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專業照顧技術,例如促進行走的服務技術、幫助飲食的工作方法,當個案的能力愈進步,照顧者負擔愈輕,整體的價值能展現。

     

    三、 有預付平衡機制的照顧管理制度:照顧管理除了管控額度,更要能真正展現以個案需求為中心的服務設計,對於臨時發生的服務需求,可以設計預付平衡機制,在一定的機制下,讓居服員能夠現場決定新增服務。

     

    人味是什麼?所有專業服務的過程,會有標準與步驟,在價值及內涵的架構下,透過熟練的技術與友善的態度輸送出來。長照服務當然不例外,要讓民眾感受到「溫暖」的服務,必須透過專業發展與訓練來達成,更重要的是真正認知照顧服務員是專業人員,對其專業的尊重與對待,這是「溫暖」的基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