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 【新聞】聰明照顧失能妻 他也能出門運動當志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 【新聞】聰明照顧失能妻 他也能出門運動當志工
字級設定:
【新聞】聰明照顧失能妻 他也能出門運動當志工
2018-07-13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43095
 

65歲林立成照顧62歲的失能失智太太10年,自訂「一個月照顧計畫表」,在2名提供...

65歲林立成照顧62歲的失能失智太太10年,自訂「一個月照顧計畫表」,在2名提供居家服務的照服員合作下,達到照顧太太目的,也有餘力外出健行、洗三溫暖紓壓,沒被照顧硬仗打倒。 記者鄧桂芬/攝影

 

長照是一條漫漫長路,照顧者不只要照顧好家人,也別忘了善用資源,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65歲的林立成即是聰明照顧者之一,他運用居家服務及機構喘息服務照顧失智失能太太,並安排「照顧月計畫」,只要居家照服員在家期間,他就出門健行、洗三溫暖或當志工,重整身心狀態面對長照硬仗。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郭慈安說,一段照顧歷程平均9.9年,被照顧者的失能程度輕到重期間,會不斷在「混亂期」、「適應期」、「穩定期」和「下一次病情變化期」之間循環。

 

郭慈安說強調,訂定中長期照顧計畫,混搭不同服務並和專業人員合作,才有機會照顧好自己及被照顧者。特別是長照愈到後期愈燒錢,千萬別輕易放棄工作,只要有資源就用,省下荷包才能應付家人重度失能階段。

 

來自嘉義市的林立成,照顧因車禍導致重度失能失智的太太10年了。他說,一開始面對太太的狀況,十分衝擊,但再難過也只能境隨心轉。還好他曾任公司管理階級,習慣事前計畫,於是上網找長照資源,自製照顧計畫表抗戰。

 

林立成說,他平日和2名居家照服員搭配,一名照服員上午來幫太太備餐、餵食、刷牙、陪同外出散步,另一名照服員下午來協助沐浴、洗頭或陪同就醫復健。他則利用照服員在家的時間,外出運動、到社區大學上課或當志工。

 

此外,林立成也申請機構喘息服務,周六晚上將太太送去機構照顧,他周日就能安排活動了。他也會善用手機App的雲端監控軟體,掌握太太受照顧的狀況。他說,太太需要他,所以他也要把身體照顧好,不能先倒。

 

另一名55歲照顧者張瑋庭,也是因安排好照顧計畫,有了時間重返職場。她說,她照顧中重度的80歲失智媽媽,3年前某天,媽媽起床對她說一句:「這裡是哪裡啊?」病情變重,她只好辭去原本的社區清潔工作,專心照顧。

 

張瑋庭說,還沒使用長照資源之前,因媽媽精神情緒不穩,常口出惡言,最後變成母女倆互嗆,「事後我都難過得想哭。」

 

張瑋庭去年8月打求救電話給家總,得知居家服務、日照服務等長照資訊。她現在每天早上等居家服務結束,由交通車接送媽媽往返日照中心,她即可利用空檔到家附近的社區華廈做清潔工。因有照顧安排,她找回了久違的笑容。

 

55歲張瑋庭因照顧80歲中重度失智母親而離職,去年八月使用日照服務後,能好好安排...

55歲張瑋庭因照顧80歲中重度失智母親而離職,去年八月使用日照服務後,能好好安排照顧計畫,也因此有了時間能重返職場工作。 記者鄧桂芬/攝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