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543434

     

     

    南投縣特別提高一般及偏鄉地區的交通接送費用補助標準,為長者外出交通接送提高服務方便性。圖/南投衛生局提供

    南投縣特別提高一般及偏鄉地區的交通接送費用補助標準,為長者外出交通接送提高服務方便性。圖/南投衛生局提供

     

    截至今年6月底,南投縣65歲以上人口9萬5280人,人口老化比率達19.8%,逼近超高齡社會,南投衛生局表示,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長照服務需求愈來愈高,為長者外出交通接送服務方便性,特別提高一般及偏鄉地區的交通接送費用補助標準,涵蓋全縣13鄉鎮市長者,提供往返居家至醫療院所就醫、定期式復健或透析治療的交通接送。

     

    長照交通接送費用補助一般地區(南投市、埔里鎮、竹山鎮、草屯鎮、集集鎮、名間鄉、水里鄉),每月補助2000元,低收入戶免部分負擔、中低收入戶部分負擔每趟20元、每趟一般戶部分負擔62元;遠地區(鹿谷鄉、中寮鄉、魚池鄉、國姓鄉、信義鄉、仁愛鄉)每月補助2400元,低收入戶免部分負擔。

     

    南投衛生局指出,縣內一位王奶奶剛完成手術出院,術後行動不便以輪椅代步,又需要定期回診,現在連上下車都困難,王奶奶子女們都為了該如何回診而煩惱,透過申請長照服務,符合失能等級,媒合使用交通接送服務,長照交通車到府接送至醫療院所就醫,車輛內配備有輪椅升降設備及輪椅固定帶,讓王奶奶可以平穩上下車,解決了子女們的擔憂。

     

    局長陳南松說,南投縣全縣人口數48萬1166人,65歲以上人口9萬5280人,人口老化比率達19.8%,全縣內地廣人稀且多為山路,低底盤公車無法行駛,因而今年起擴大交通接送服務對象,只要是長照失能等級二級以上失能者,提供特約單位服務共31家,長照交通接送服務範圍涵蓋本縣及鄰近縣市,包含前往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大幅降低長照個案家屬請假陪同就醫等負擔。

     

     

    南投縣特別提高一般及偏鄉地區的交通接送費用補助標準,為長者外出交通接送提高服務方便性。圖/南投衛生局提供

    南投縣特別提高一般及偏鄉地區的交通接送費用補助標準,為長者外出交通接送提高服務方便性。圖/南投衛生局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631/6543157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積極佈建長照資源,為長照個案量身訂做服務,讓個案獲得妥善服務,減輕家庭照顧負荷。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積極佈建長照資源,為長照個案量身訂做服務,讓個案獲得妥善服務,減輕家庭照顧負荷。

     

    「媽媽現在回家,總不斷講著在日照發生的事情。」87歲的程廖玉(化名)今年年初跌倒骨折,術後生活難以自理,但對於陌生人照顧,她從一開始排斥到接受,現在每天期待到日照中心;而她的女兒也是主要照顧者程書琳(化名),在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的長照服務支持下,能兼顧照顧媽媽與工作,平時仍可享有自身的生活。

     

    87歲的程廖玉到日照中心後,不僅體能變好,心情也變好,照顧者可以安心上班,好放心!

    87歲的程廖玉到日照中心後,不僅體能變好,心情也變好,照顧者可以安心上班,好放心!

    程廖玉的案例不是唯一,是許多長照家庭的縮影及借鏡,也是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長照服務下的經典案例:善用市府提供照護資源,讓長者長期照護與照顧者的工作能兼顧,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程書琳說,媽媽今年是第二次跌倒,兩年前,第一次跌倒傷及脊椎,經過手術修補,行動雖不如以往,但仍可自理日常,不過媽媽那一年高齡85歲,生活因病改變,充斥著滿滿的不適應,她因此搬去跟媽媽同住,媽媽的日常開始大量地依賴她,有時還會耍賴要她別去上班。

    於是,程書琳嘗試尋求長照居家服務的幫助,包含送餐、巡視、陪伴等服務,只是每一次照顧服務員來到家中,媽媽都會強烈排斥,直說「他們都是陌生人,她很不喜歡」,後續嘗試想把媽媽送到日照中心,媽媽一聽到要到外頭接受別人的照顧,就誤以為兒女要拋棄她,雖然有與媽媽解釋,但媽媽仍希望親人可以就近照顧,而暫時打消將媽媽送至日照中心的念頭。

     

     

    程書琳與哥哥、姐姐接力照料兩年,今年初,媽媽再次跌倒,這次跌倒比上次嚴重,跌斷五根肋骨,術後完全無法自理日常,特別是媽媽說會頭暈,擔心她自己在家會跌倒。

    程書琳說,其實她在媽媽住院時,就開始提及住家附近開了一家新的店面,說術後要帶她去嚐鮮,但新開的店面其實是一間日照中心。

     

     

    程書琳說,媽媽那時一看到日照中心外觀以為是間百貨公司,一踏進去看見老師帶著大家在上課,她也充滿好奇,後續才願意踏出這一步,接受日照服務。

    過去兩年,照顧媽媽的過程中,媽媽常常會說「晚上都睡不著」,其實是她白天獨自待在家中太無聊,只能看電視、睡覺,作息不正常,也讓媽媽總是在晚上睡不著,這樣的狀況也影響到淺眠的她,連帶白天上班的精神受到影響。

     

     

    今年開始接受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的日照服務後,程媽媽的作息正常,且每天都在聊日照課程的內容。程書琳說,特別是日照中心的手作課程,完成作品後,讓媽媽很有成就感,她現在就像個孩子一樣,會分享她的作品怎麼製作的,完成後同學都說她很厲害等等。

    特別是日照的運動課程,平時雖然都知道運動很重要,當子女陪著她運動時,她只要稍微有一點疲憊,就會選擇放棄,運動效果不佳。但是到了日照中心有同儕壓力,她就算有點累,也會礙於面子做完全程,體力愈來愈好。

     

     

    程書琳說,媽媽進入日照中心後,算是突破自身的舒適圈,過往閒來無事就會在社區內與熟悉的親友八卦、說三道四,負面情緒遠勝於正面思考,加入日照中心後,她必須適應新的環境,也開始認識新朋友,接受到不一樣的思維思路,與過往相比開朗許多,這也是使用日照後,她認為對媽媽而言最棒的收穫;她感謝臺中市長照服務的支援,讓她可以照顧媽媽與兼顧工作,也鼓勵照顧者多多使用市府長照資源,減輕照顧負荷。

    長照2.0從107年開始提供長照四包錢的服務,包含「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其中「照顧及專業服務」就包含日間照顧,白天將長輩送到日照中心接受專業團隊照顧,參與團體生活,晚上接回家中享受天倫之樂,讓照顧者可以取得生活與照顧之間的平衡。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8/6538122

     

     

    解決高齡人口逐年增加的長照需求,台東縣政府整合醫療照護資源、建構完善長照體制,將廢校閒置校舍空間活化為地區長照中心,盼以綿密守護網,打造健康高齡友善城市。

     

    台東縣政府今天發布訊息表示,人口快速老化,扶老比年年攀升,台灣平均每6名年輕人就需照顧1名老人,對於地廣人稀、老化指數高達165%的台東縣,更是備感壓力,突破縣內偏鄉原鄉長照資源不足的困境,也是台東縣當前重要的挑戰。

     

    縣長饒慶鈴指出,縣內16個鄉鎮市中有15個屬原住民族地區,而原住民地區公有建築用地本就稀少,且開發利用依法需經部落族人諮商同意,為了加速行政作業,將裁併廢校的閒置校舍空間,活化再利用變身成為地區長照中心。

     

    其中,全縣老化指數最高的長濱鄉(398%),衛生局自2016年起歷經跨局處協調與多次部落溝通說明,終於成功將閒置校舍忠勇國小翻轉為全新型長照綜合式服務中心,為全國第一座將整個校園整體規劃並提供適合長者使用的服務場域。

     

    內部設置日照中心、臨托、失智據點、社區復健、老人送餐及社區共用的教育學習中心等多面向的照護服務。之後再次將運轉成功經驗複製在東河鄉隆昌國小,除傳承原有的服務,更與鄉公所合作將操場規劃為老幼共用槌球場,供社區民眾使用,與地方、部落共創雙贏。

     

    此外,爭取中央前瞻計畫經費,與成功鎮、池上鄉、太麻里鄉、延平鄉公所合作建置4所多元照顧服務中心,除提供多項長照服務,更結合失智團體家屋提供失智症長者照顧需求,提高其自主能力與生活品質。

     

    台東縣衛生局說明,為強化在地終老目的,在全縣各村里、部落建置文健站計103站、社區關懷點85站、13個聚福食堂、醫事C站17站、失智症照顧服務據點20站,整體布建率達76%,並提供預防延緩課程師資模組共425組,上課的內容繽紛有趣,增添長輩上課的意願。

     

    為提供從家庭照顧者支持、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的多元連續性照顧服務,於2019、2020年再次爭取中央「獎助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公共化資源計畫」,於長濱鄉樟原村、大武鄉大武村、關山鎮建置225床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總經費達新台幣4億2945萬元,將照護量能均化,照護資源不再完全集中於市區,普及於各鄉鎮。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540561

     

     

    皮影戲的皮偶製作到演出,都由失智據點的長者一手包辦。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皮影戲的皮偶製作到演出,都由失智據點的長者一手包辦。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光田醫院龍井失智服務據點長者們昨天的成果發表,從皮影戲製作到演出都是長者一手包辦,長者在據點可透過課程與活動來延緩失能或退化的問題,表演時也和觀賞的小朋友互動,增加樂趣。

     

    服務據點長者生動有趣的皮影戲表演,讓小朋友看得目不轉,一群平均年齡75歲的長者們,為幼兒園孩子演出皮影戲「禁止黑暗的國王」,這是光田醫院龍井失智服務據點長者們的「成果發表」。

     

    光田醫院龍井失智服務據點督導紀珮君表示,到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長者,多以輕度的失智長者為主,長者在據點可透過課程與活動來延緩他們失能或退化的問題,皮影戲就是很棒的藝術課程,從開始的皮偶製作、演出等等,都由長輩一手包辦。

     

    紀珮君說,長者們的手部動作僵硬,後來透過不斷的練習,漸漸能熟練地操作皮偶,長者很有成就感,透過這樣的戲劇演出,和社區的小朋友互動,也能讓他們增加自信心。

     

    紀珮君表示,練習時有些長者後來太入戲,還會自己為皮偶「加戲」、「加台詞」,整個「戲魂上身」,她認為透過皮影戲的課程,也打開了長者的想像力,長者們也因為皮影戲的練習,交流變多,大家會開始聊天,有時甚至吐槽彼此,讓課程的氣氛非常歡樂,紀珮君更肯定皮影戲這樣的活動,能減緩長者退化速度。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也是失智共照中心主任的林毓慧醫師指出,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這些藝術治療的活動,能讓長者減低負面情緒,有效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例如皮影戲課程能促進長者的肢體功能,尤其是手部的協調能力,趣味的故事也能活化腦部功能,激發長者的想像力,像著色、繪畫等藝術課程,也都能讓長者提升認知力,甚至激發他們的創作力。

     

    林毓慧建議,面對輕度的失智長者,與其讓他們待在家中逐漸失能,不如走出家門參與活動與課程,製造更多與人互動的機會,除了重拾對生活的樂趣與自信,也能減緩長者退化的速度,對照顧者,較能獲得暫時的喘息,甚至減輕長期照護的負擔。

     

    光田醫院龍井失智服務據點長者們昨天的成果發表,增加社區間老少的互動。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光田醫院龍井失智服務據點長者們昨天的成果發表,增加社區間老少的互動。圖/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7/6545261

     

    ● 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退化,無法分辨身體飢餓

    ● 用餐環境宜安靜避免分心,吃完飯漱口刷牙

    ● 飲食定時定量,少油、少重口味

     

     

    失智症患者因為記憶力衰退會忘記是否吃過飯。圖╱123RF

    失智症患者因為記憶力衰退會忘記是否吃過飯。圖╱123RF

     

    輕度失智的張奶奶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但有時候忘了先生已經過世,餐點會多準備一份,結果午睡醒來後直接吃掉。過了一段時間,子女發現媽媽變胖,而且三高數值變為紅字,該怎麼解決過度攝食的問題呢?

     

    不食、貪食 要耐心引導

     

    許多家屬常疑惑,為何失智症患者才剛吃飽又要吃,不給飯又會引發爭吵,照顧患者正常進食真的好難。WaCare專家、營養師陳玉蘭表示,失智症患者因為記憶力衰退會忘記是否吃過飯,或是認知功能退化而無法分辨身體的飢餓感,不想吃、一直吃,甚至誤認食物亂吃。照顧的重點就在不厭其煩地提醒,最好的方式是記錄下來,安撫長輩確實已經吃過,用責備的口氣只會得到反效果。

     

    重複進食會導致肥胖及慢性疾病,失智症患者常因健忘而貪吃,家屬阻止過程爭吵不斷,最後只好放任隨意吃。陳玉蘭建議,引導長輩養成記錄飲食的習慣,可增加印象感,若身體健康出問題時,還能提供給醫療團隊評估飲食情況。除了手繪表單,不妨多加利用時下流行的飲食記錄App,還可精算卡路里攝取量,善用科技照顧失智症患者是很好的輔助。

     

    失智症患者的情緒說來就來,當下爭執或禁食小心引發暴力行為。陳玉蘭提醒,用緩兵之計先轉移注意力,並誘導到其他感興趣的事物,若還是惦記著吃東西這件事,改給予水果、麥片、低卡小點心等食物代替。

     

    鼓勵動一動 戒嘴饞欲望

     

    另外,可以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外出散步或做運動,增加長輩的活動意願之外,也避免吃完就躺著,容易影響消化吸收。

     

    陳玉蘭分享,曾有一位高齡阿公,家屬驚覺吃肥皂的怪異舉動,這種情況是異食症嗎?她說,詳細了解後,發現是個案錯把肥皂當成餅乾,失智症晚期可能根本忘了食物是什麼。異食症則常好發於心理及精神疾病患者,需有連續一個月以上吃怪東西的明確診斷;部分失智症長者會有異食現象,但不會用異食症來評斷,家屬應簡化餐桌物品、在包裝外層寫上大字警示語,降低誤食機會。

     

     

    營養師陳玉蘭表示,長輩貪食是因為認知功能退化無法分辨飢餓感。圖/WaCare遠距健康

    營養師陳玉蘭表示,長輩貪食是因為認知功能退化無法分辨飢餓感。圖/WaCare遠距健康

     

    避免過食3原則

     

    1.轉移注意力,引導到其他感興趣的事物。

    2.調整為少量多餐,增加水果、低卡零食。

    3.家中不要放太多的食物,記錄進食明細。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6929/6524482

     

     

    攜手產官學,台南柳營敏惠醫專開辦照顧服務員專班。圖 /敏惠醫專提供

    攜手產官學,台南柳營敏惠醫專開辦照顧服務員專班。圖 /敏惠醫專提供

     

    台南柳營敏惠醫專攜手南市府勞工局、台南市社區照顧協會,合作辦理照顧服務員職前訓練專班,課程共118小時,學員結訓後可報考照顧服務員技術士技能檢定。

     

    台灣社會將快速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照顧需求日益殷切,上述產官學攜手昨在敏惠醫專開班,希望為長期照顧專業人才培育挹注活水。

     

    這次高齡照顧服務員職前訓練,透過學校師資團隊,建立學員具有學理知識和專業技術基礎,讓學員了解產業服務實況,將學校學理培育,銜接照顧現場的職能訓練,包含核心課程70小時與實習課程48小時,共計118小時,結訓後可報考照顧服務員技術士技能檢定。

     

    包括勞工局長王鑫基、南市社區照顧協會理事長蕭林州、敏惠醫專校長葉至誠等人都表示,照顧專業是利己利人工作,在未來超高齡社會,讓有志從業者有穩定收入,更可以透過專業照顧服務產出,更可以幫助其他家庭照顧成員有喘息的空間。葉至誠說,學校開辦深具社會需求專業培育,同時為長照人才培育建立可行具體模式。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518879

     

     

    王大姐(左)雖然已已經69歲,但她憑藉同理心與專業,照顧需要協助的長者,表現一點也不輸給年輕長照專業人員。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王大姐(左)雖然已已經69歲,但她憑藉同理心與專業,照顧需要協助的長者,表現一點也不輸給年輕長照專業人員。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新北市銀髮人才服務據點積極協助55歲以上有就業意願或退休的銀髮人才,提供推介就業、就業諮詢、職業心理測驗、職場適應班、職場關懷等服務,支持銀髮人才持續在職場發展,打造職涯第二人生,協助順利投入職場。

     

    69歲銀髮族王大姐用熱情招呼開啟每一天的服務,她俐落的身影協助長者沐浴、打理餐點,忙碌之餘還保有年輕人的活力與熱情。王大姐認真協助每位長者,用行動打破一般人「銀髮怎能顧銀髮族?」的刻板印象,證明資深長者只要具有同理心,經過專業技巧培訓和鼓勵,同樣有機會重返職場。

     

    王大姐在50歲時決定報考照顧服務員證照,在衛福部台北醫院呼吸照護病房服務近18年,「若不是為了照顧先生,我不會退休而會繼續做下去。」

     

    王大姐丈夫逝世後,經濟壓力大,無子女依靠,也不想成為娘家負擔,獨自咬牙苦撐,靠短期照護工作的微薄收入過日子。曾透過朋友介紹從事過自助餐、保母等短期工作,礙於缺乏求職管道,難以回到熟悉的長照產業。

     

    王大姐指出,她某天在無意間看見新北市銀髮人才服務據點的就業資訊,當時她身上僅剩不到100元,抱著要找到穩定工作的想法來到銀髮據點,業務輔導員為她提供職涯深度諮詢,分享長照工作相關資源,建議未來可繼續從事照顧服務員,或是長照教育訓練工作。

     

    新北市勞工局表示,透過銀髮據點的深度諮詢服務後,業務輔導員與願意給資深照服員機會的「私立辰品居家長照機構」聯繫,該公司理解銀髮族就業不易,且長照產業限制少,銀髮人才具有同理心、責任感、穩定度高等特質,服務時能更細心照護,經面試後,王大姐正式錄取居家照護員一職,目前已穩定就業半年。

     

    「不要讓年齡侷限自己成長學習的可能!」王大姐說,感謝業務輔導員替她找到這份工作,她也想鼓勵銀髮族再就業時,別先入為主認為自己做不到,只要心態保持年輕,自然會提升自信及學習動力,為人生創造精采的第二春。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122989/6518284

     

     

    老虐案件持續增加 製表╱沈能元

    老虐案件持續增加 製表╱沈能元

     

    近年老老照顧已成為家庭照顧的主要型態,但長期照顧壓力下,也可能驅使「老虐事件」出現。衛福部分析歷年通報案件及近年老人嚴重受暴案例,有二大主因「失智失能衍生家庭照顧超出負荷」、「施暴者有精神疾病、藥酒癮或長期失業等情形」。據統計,二○一七年到去年,我國重大家暴案總計有一八六件,其中廿一件為長照家暴事件。

     

    六十六歲的郭先生未婚,他長期照顧九十歲嚴重失智的媽媽,每天帶媽媽至失智關懷據點,五年從不間斷。近期,郭媽媽因失眠情緒焦躁,郭先生為了照顧媽媽消瘦至少五公斤。他曾疲憊地向據點人員說「好想帶著媽媽同歸於盡」。

     

    郭先生說,十年前媽媽被診斷失智時,已經是中度失智,媽媽情緒不穩,有次為了替媽媽到藥局買藥,避免媽媽亂跑,外出後把門反鎖,沒想到媽媽趁他外出時,拿工具把門鎖砸爛。媽媽個性急躁,平時替媽媽準備三餐,只要讓她等太久,就會開始大吼大叫。他說,長時間與媽媽相處,真的無法透氣,有段時間內心充滿著負面想法。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說,八十多歲長者的子女年紀大多是六十多歲,「初老」照顧「中老」或「老老」,而長者生活習慣與子女不同,觀念固執,若又因失智症出現幻想或精神症狀,雙方就易引起虐待事件。施虐者有時可能是配偶,如給對方吃不喜歡的食物等,用這類方式宣洩照顧的不滿。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子女長期照顧長者致身心疲累,建議利用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此外,民眾面對施虐者常高度指責,日本將照顧者支持立法,只要照顧者訴說照顧壓力,國家可提供援助,不要等到身心俱疲後成為施虐者。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521233

     

     

    劉先生要照顧87歲老父親,也是3位孩子的爸爸,他感謝桃園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助他申請居家服務、專業服務以及喘息服務的使用。圖/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劉先生要照顧87歲老父親,也是3位孩子的爸爸,他感謝桃園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助他申請居家服務、專業服務以及喘息服務的使用。圖/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喘息服務,劉先生要照顧87歲老父親,也是3位孩子的爸爸,他感謝桃園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助他申請居家服務、專業服務以及喘息服務的使用。

     

    劉先生表示,3年多來,居服人員協助父親居家服務,專業人員教導父親如何肢體活動,現在父親也能執行簡單家務,漸漸重拾信心與自我認同。

     

    劉先生指出,喘息服務也提供身為主要照顧者的自己有喘息、空閒的時刻,同時做好自己身為父親的角色,直呼長照服務是自己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根據桃園市照顧管理中心的統計,接受長照服務的家庭中,有4成主要照顧者是男性,父親節前夕,桃園市衛生局呼籲,在男兒當自強的社會期待下,也能適當運用長照資源。

     

    例如: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以及喘息服務,幫助主要照顧者兼顧人子與人父雙重角色,也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

     

    桃園市衛生局表示,依衛生福利部推估,今年桃園市長期照護需求人口數為6萬6079人,目前已有超過6成的需求人口接受長照服務。每位需要長照服務的個案,背後都可能是已背負身心壓力主要照顧者。

     

    桃園市衛生局提醒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民眾,可以善加使用長照服務資源,減輕照顧負擔,而對已有聘請外籍看護者,也開放申請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及喘息服務。

     

    符合資格的民眾,經由照顧管理專員到府評估後,符合失能等級,可依等級計算補助額度,民眾僅需依福利身分別部分負擔或全額補助。

     

    父親節到來,桃園市衛生局提醒男性照顧者,照顧家中長輩及孩子的同時,善用政府長照資源,別忘了照顧自己,桃園市長照服務為您溫暖支托減輕您的照顧負荷。民眾如果有關於長期照護資源相關問題,只需於上班時間撥打1966,即有專人接聽提供諮詢。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520497

     

     

    護理師與照服員同心協力執行到宅沐浴服務。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護理師與照服員同心協力執行到宅沐浴服務。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洗澡看似件簡單,對長年臥床者卻是一大挑戰。新竹市府媒合3家居家長期機構,提供長照民眾原床泡澡(全身式沐浴)服務,讓失能身障者和失能長者免移位,就能重拾沐浴體驗,依民眾身份福利別不同,每次只需部分負擔約16至52元。市府指出,有長照服務需求者,只要撥長照專線1966就能申請到宅沐浴、原床沐浴。

     

    代理市長陳章賢表示,對家有失能身障長期臥床需要照顧的民眾而言,身體清潔是照顧過程中一大挑戰,移動失能者到浴室洗澡,不但耗時費力,也可能伴隨跌倒意外風險。

     

    為幫助失能身障者與失能長者有更舒適的沐浴服務,竹市提供到宅沐浴、原床泡澡服務,由護理師、社工、照服員等所組成的專業團隊,到宅協助教導原床泡澡與照護技巧,讓失能者獲得更好的照顧服務。

     

    衛生局指出,原床泡澡服務自20198年6月上路至今,長照2.0服務提供補助竹市使用原床泡澡服務的民眾已有1635人次,幫助長期臥床的民眾在沐浴後能舒緩情緒、幫助好眠,帶來身心靈的滿足。

     

    衛生局說明,市府與老五老基金會、清安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松齡長照關懷協會合作,其中原床沐浴利用沐浴床或防水塑膠墊等簡易工具搭建「澡盆」,再以水桶、水管、加壓馬達注入溫水,使失能民眾不須離床即可達到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提升免疫力、安穩身心的效果。

     

    彭姓老婦家人表示,彭婦二度中風後近一年沒有好好洗過澡,也很久沒有笑容,在接受長照提供的原床泡澡服務後,看見居家服務員溫柔地搓洗、進行全身式泡澡的完善沐浴,彭婦的眼神裡透露出久違的喜悅。感謝市府推出溫暖的服務,讓長期臥床的長者也能實現洗澡願望,重拾行動不便以來久違的身心愉悅。

     

    衛生局表示,有長照服務需求的民眾可利用網路線上申請長照服務(http://www.hcchb.gov.tw/service_form.php),亦可至新竹市衛生局或電詢長照專線1966諮詢,將有專人服務。

     

     

    護理師與照服員同心協力執行到宅沐浴服務。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護理師與照服員同心協力執行到宅沐浴服務。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府媒合3家居家長期機構,提供長照民眾原床泡澡(全身式沐浴)服務,到宅沐浴車裝備打包準備出發。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府媒合3家居家長期機構,提供長照民眾原床泡澡(全身式沐浴)服務,到宅沐浴車裝備打包準備出發。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