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122989/6518284
老虐案件持續增加 製表╱沈能元
近年老老照顧已成為家庭照顧的主要型態,但長期照顧壓力下,也可能驅使「老虐事件」出現。衛福部分析歷年通報案件及近年老人嚴重受暴案例,有二大主因「失智失能衍生家庭照顧超出負荷」、「施暴者有精神疾病、藥酒癮或長期失業等情形」。據統計,二○一七年到去年,我國重大家暴案總計有一八六件,其中廿一件為長照家暴事件。
六十六歲的郭先生未婚,他長期照顧九十歲嚴重失智的媽媽,每天帶媽媽至失智關懷據點,五年從不間斷。近期,郭媽媽因失眠情緒焦躁,郭先生為了照顧媽媽消瘦至少五公斤。他曾疲憊地向據點人員說「好想帶著媽媽同歸於盡」。
郭先生說,十年前媽媽被診斷失智時,已經是中度失智,媽媽情緒不穩,有次為了替媽媽到藥局買藥,避免媽媽亂跑,外出後把門反鎖,沒想到媽媽趁他外出時,拿工具把門鎖砸爛。媽媽個性急躁,平時替媽媽準備三餐,只要讓她等太久,就會開始大吼大叫。他說,長時間與媽媽相處,真的無法透氣,有段時間內心充滿著負面想法。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說,八十多歲長者的子女年紀大多是六十多歲,「初老」照顧「中老」或「老老」,而長者生活習慣與子女不同,觀念固執,若又因失智症出現幻想或精神症狀,雙方就易引起虐待事件。施虐者有時可能是配偶,如給對方吃不喜歡的食物等,用這類方式宣洩照顧的不滿。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子女長期照顧長者致身心疲累,建議利用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此外,民眾面對施虐者常高度指責,日本將照顧者支持立法,只要照顧者訴說照顧壓力,國家可提供援助,不要等到身心俱疲後成為施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