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6929/6660661

     

     

    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團隊研發可應用在輪椅等醫療輔具上的驅動機構,省力提升實用性。圖/校方提供

    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團隊研發可應用在輪椅等醫療輔具上的驅動機構,省力提升實用性。圖/校方提供

     

    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工業設計、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創意生活設計、電子等系師生研究團隊,以醫療輔具、預防失智自行車、奈米纖維膜、絕美留聲機、光觸媒、低功耗記憶體元件等作品參加烏克蘭國際發明展,今獲4金3銀的好消息,為校喜添榮耀。

     

    其中2金作品因應台灣高齡化,長期照顧及醫療資源需求倍增所研發。機械工程系教授吳益彰率學生林聰益、郭子維、吳宗祐、游恩瑞、馮進溢等人共同研發技術層次高的「醫療輔具之模組式內變速驅動機構」;工設系專任教師蔡登傳則與學生蕭伃廷研發「預防失智自行車」。

     

    吳益彰表示,該醫療輔具機構具搖桿式驅動機構及齒輪等多段變速機構,另有設計「空檔」利於看護人員移動輪椅,使用上相當省力、便利且實用,可應用在手動輪椅、電動輪椅、醫療行動輔具。

     

    而傳統自行車功能多著重交通運輸,或應用至肌力與心肺功能訓練方面,較少提及失智預防與復健,蔡登傳說,預防失智自行車兼具健康及運輸,除能運用在休閒娛樂上,使用者也可自由選擇調整正向踩踏前進,或逆向踩踏前進,能延緩失智發生,及提供失智者復健功能。

     

    另創設系助理教授尤宏章與丁境誼、張芸嘉、鄭佳旻等人研發「絕美留聲機」,以形、聲、色傳達保育觀念,將特有種叫聲以留聲機形式保存,內部木樁使用可替換式裝置,對應各物種生長環境的林相,收聽過程可同時獲取保育知識。

     

    化材系吳知易、郭仲文、賴國智、葉雅君、姚力愷、古紹瑄「以1,3-雙(咔唑-9-基)苯和2,2'-聯噻吩共聚物製備電致變色元件之長效轉換穩定性佳與高光學對比智慧窗」,粘譽薰、方采茵、陳志峰、劉明昇「開發新型可見光可激發之TiO2/ZrO2/Graphene Oxide光觸媒」,電子系許智傑、陳柏宏、吳文欽、蔡宗霖「以室溫反應式濺鍍方法製備高效能、低功耗氧化鉬電阻式記憶體」等3件作品,以其有良好穩定性、可重複使用性、節能省電、低功耗及高性能特點獲銀獎肯定。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研究團隊研發「預防失智自行車」,除能延緩失智發生,還提供失智者復健功能。圖/校方提供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研究團隊研發「預防失智自行車」,除能延緩失智發生,還提供失智者復健功能。圖/校方提供

     

     

    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研究團隊研發「絕美留聲機」保存特有種聲音,收聽過程可同時獲取保育知識。圖/校方提供

    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研究團隊研發「絕美留聲機」保存特有種聲音,收聽過程可同時獲取保育知識。圖/校方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659016

     

    最近在台中的長輩圈裡,很流行一句話,「我明天沒有空,要去據點做運動」,究竟是甚麼樣的活動,讓以往對參與健康促進興致缺缺的男性長輩們,變得引頸期盼每周課程的到來,原來,是市府辦理的強化肌力課程,邀請專業的健身教練教導據點志工,再由志工教導長輩正確的使用力量以及保護自己預防不良動作導致受傷的方法,沒想到反應異常熱烈,還刮起一陣社區運動新風潮。

     

     

    台中刮起一陣社區運動新風潮,不少長輩總嚷嚷著要去據點做運動。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台中刮起一陣社區運動新風潮,不少長輩總嚷嚷著要去據點做運動。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社會局指出,年紀大了,身體各方面機能的退化,會增加長輩受傷的風險,所以才想說安排10個據點至健身房及國民運動中心上課,沒想到卻意外在長輩間爆紅,社會局表示,經由長輩的回饋,並考量多元發展及區域特性,今年在據點共計辦理綜合肌力45班、啦啦舞7班、高齡瑜珈12班、樂樂棒球18班以及地板滾球15班系列課程,共有97處據點共同參與,至少2,000位長輩參加據點運動相關課程。

     

     

    市府在97處據點辦理強化肌力的課程,收到長輩熱烈的回饋。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市府在97處據點辦理強化肌力的課程,收到長輩熱烈的回饋。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從每一堂課程看見的笑容,就能知道他們有多樂在其中,參加樂樂棒球的阿公們笑著說,年輕時候想打棒球的夢想都滿足了,阿嬤說,打棒球很安全、很好玩,將球打擊出去的時候成就感滿滿;經過啦啦舞、瑜珈課洗禮的長輩,更是活力滿滿,青春再現,不僅柔軟度更好了,晚上也更好睡了。

     

    為了讓報名課程的長輩們也有競賽舞台,社會局在9月及10月規劃趣味接力、樂樂棒球以及地板滾球比賽,社會局表示,近年積極於各里佈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就是為了豐富老後生活及預防長輩失智,據點由107年的356處,成長至目前的450處,預計於111年底達成470處,成長率32%,為提升服務的便利性,採用由社區志工服務社區長輩的模式,形成「在地人關懷在地人」優勢,破除長輩心防,並導入多元主題的健康促進活動,期望讓不同狀態的長者在身體、心靈、社會參與、認知等層面皆有所提升,當個幸福的銀髮樂活族。

     

    為了照顧不同興趣的長輩,社會局也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發展多元專案活動,在15處據點開辦木工悠活班,讓300位長輩一起動手做童玩,除了完成的成品兼具育樂與實用性外,在課堂中親手作的過程更能建立長者的自信心,發揮創意在童玩作品上畫出與在地社區的連結,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為打破世代藩籬,不少長輩加入體驗電競手遊的行列。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為打破世代藩籬,不少長輩加入體驗電競手遊的行列。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另外,為打破社會大眾對老的刻板印象,促進世代間交流互動,也首度在2處據點辦理電競課程,帶領30位長輩移師網咖實戰,讓長輩體驗跑跑卡丁車,規劃6週課程內容,學習競速甩尾和遊戲道具,也讓年輕人看見長輩勇於挑戰的精神。

     

    無法來到據點的長輩,社會局透過培訓志工,藉由60位志工至30位長輩家中關懷時,提供夢想人生桌遊、藝術創作、居家趣味運動(枕頭戰)、居家作業本、手遊操作等豐富的課程,促進居家關懷豐富度及長輩身心健康,不出門,也能有精彩的老後人生。

     

     

    社會局培訓志工,到府提供豐富課程,促進長輩身心健康。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社會局培訓志工,到府提供豐富課程,促進長輩身心健康。 圖/臺中市政府 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667844

     

     

    各種床數不同的住房,空間寬敞明亮,視野遼闊。記者蔡維斌/攝影

    各種床數不同的住房,空間寬敞明亮,視野遼闊。記者蔡維斌/攝影

     

    長照服務法上路,雲林縣第1家命名為「住宿長照服務機構」的長照中心,今天在麥寮長庚醫院正式開幕,提供30床設備完善的房間,可就近提供醫療服務,落地窗透視六輕工業城,風車海景、魚塭風光一覽無遺,雲林縣長張麗善譽為五星級的長照機構。

     

    麥寮長庚醫院住宿長照服務機構今天由院長黃東榮、張麗善、衛生局長曾春美及地方各界共同主持開幕,黃東榮指出,目前長照員人力短缺,為讓該機構順利推動,由醫院護理師進駐,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沿海民眾不必再遠赴他鄉,就近方便照護。

     

    黃東榮說,該機構設在醫院6樓,環境優雅更結合醫院的醫療資源,依照護需求可即時提供門診治療服務、緊急醫療、復健治療及血液透析治療,達到急性治療與慢性長期照護的無縫接軌服務。

     

    副護理長李靜怡說,房間以蒜頭、美生菜、文蛤等在地農漁產的圖卡設計來命名房號,接地氣又具溫馨感;內部完善的娛樂設施,也設有佛堂及祈禱室兼顧心靈照護,對家中有失能長者、洗腎患者等長、短期療養的人提供專業護理、營養與生活的全方位健康服務。

     

    張麗善說,據統計國人平均需7到9年的長照服務,雲林長照需求約5658床,目前11家機構提供4037床,5家籌設中的機構將再增1017床,一旦完成只剩約500床缺口,感謝長庚在人力困窘下仍能提供如此完善又方便的長照服務,滿足沿海長照需求。

     

    該機構3人房月收3萬3000元;雙人房月收3萬5000元,有需求者可電洽(05)6915151轉2959李小姐。

     

     

    長庚長照機構設備完善,寬大的娛樂空間,提供安全又多元的康樂環境。記者蔡維斌/攝影

    長庚長照機構設備完善,寬大的娛樂空間,提供安全又多元的康樂環境。記者蔡維斌/攝影

     

     

    麥寮長庚設立雲林第一家命名為「住宿長照服務機構」的長照中心,今天正式開幕。記者蔡維斌/攝影

    麥寮長庚設立雲林第一家命名為「住宿長照服務機構」的長照中心,今天正式開幕。記者蔡維斌/攝影

     

     

    麥寮長庚設立雲林第一家命名為「住宿長照服務機構」的長照中心,今天正式開幕。記者蔡維斌/攝影

    麥寮長庚設立雲林第一家命名為「住宿長照服務機構」的長照中心,今天正式開幕。記者蔡維斌/攝影

     

     

    麥寮長庚醫院長黃東榮說明長照機構的設立過程和服務內容。記者蔡維斌/攝影

    麥寮長庚醫院長黃東榮說明長照機構的設立過程和服務內容。記者蔡維斌/攝影

     

     

    長庚長照機構的住房窗外視野遼闊,風車水岸、魚塭風光一覽無遺,讓人心曠神怡,雲林縣長張麗善讚譽有加。記者蔡維斌/攝影

    長庚長照機構的住房窗外視野遼闊,風車水岸、魚塭風光一覽無遺,讓人心曠神怡,雲林縣長張麗善讚譽有加。記者蔡維斌/攝影

     

     

    搶先入住麥寮長庚長照機構的民眾說明居住心情,強調這是休養照護的好所在。記者蔡維斌/攝影

    搶先入住麥寮長庚長照機構的民眾說明居住心情,強調這是休養照護的好所在。記者蔡維斌/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7/6658454

     

     

    金門縣政府3日舉行金沙鎮衛生所日間照顧中心開辦典禮,副縣長李增財(中)表示,年底可望達成「一國中學區布建一日間照顧中心」目標。 中央社

    金門縣政府3日舉行金沙鎮衛生所日間照顧中心開辦典禮,副縣長李增財(中)表示,年底可望達成「一國中學區布建一日間照顧中心」目標。 中央社

     

    金門縣政府今天舉行金沙鎮衛生所日間照顧中心開辦典禮,縣府表示,金門長照服務單位數增加、投入人數增多,接受服務人數也成長,「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目標可望年底達標。

     

    副縣長李增財在開辦典禮致詞表示,金沙日照中心的開辦,使金門縣推動的「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目標邁進一大步,尤其日照中心與衛生所位於同棟建築,進一步促進醫療整合。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以全國814個國中學區為基礎,落實「一國中學區布建一日間照顧中心」目標。金門縣衛生局說明,全縣現有5個國中學區;日照部分,有金城鎮珠山、金湖鎮金門醫院和蘭湖、烈嶼鄉西方,加上今天開辦的金沙衛生所日照中心,以及預定年底開辦的安岐多元照顧中心,年底即可達成「一國中學區布建一日間照顧中心」目標。

     

    金沙日照中心由智善長照公司附設私立蜻蜓社區長照機構承接,智善董事長吳友欽表示,已取得縣府核發設立許可,未來可提供至多20名失能失智者生活照顧、健康促動、家屬指導及諮詢、備餐等服務;智善與縣府將在近日簽約後,展開運作。

     

    衛生局長李錫鑫指出,3年多來,金門縣積極布建長照服務單位,服務長照需求者成果顯著,投入長照專業人員由149人成長至384人,增加1.6倍;使用長照服務人數更從2018年615人增長至今年6月底1167人,增加約近1倍。

     

    縣府表示,從以上服務單位數增加、投入人數增多,服務人數成長字來看,金門縣已逐步實踐「完善長照及照護體系」的目標;此外,社會處也推動身障者日間照顧服務,更完整布建地區照顧資源網絡。

     

    金沙鎮衛生所日照中心位於金沙鎮后浦頭120號4樓,1樓是衛生所,鄰近金沙車站、金沙國小、縣警局金湖分局金沙分駐所等,交通便利;未來至多可服務20名在日常生活需要協助的失能或失智者,可減輕照顧者照顧壓力和負擔,同時也讓照顧者擁有喘息空間。

     

    衛生局表示,凡家中有65歲以上(原住民為55歲以上)、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及50歲以上失智症者有服務需求者,都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時間撥打1966長照專線諮詢並申請。

     

     

    金門縣金沙鎮衛生所日間照顧中心即將運作,副縣長李增財(前右2)等人3日參觀內部設施,並試用中心提供的手持輔聽器和擴聽器,希望設備可協助長者進行溝通。 中央社

    金門縣金沙鎮衛生所日間照顧中心即將運作,副縣長李增財(前右2)等人3日參觀內部設施,並試用中心提供的手持輔聽器和擴聽器,希望設備可協助長者進行溝通。 中央社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659603

     

    有位朋友為了推動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進入校園忙一陣子,近來和我聊這個過程,提到被質疑的頭號問題:「長輩是否有傳染病?」家長們說擔心長輩的疾病會傳染給孩子們。再者,校方代表問:「長輩會不會出現可能傷害小孩的問題行為?」第三個問題是:「長輩在校園中活動,和孩子們幾乎上下課時間一致,長輩容易跌倒,孩子偏又走路快、愛蹦蹦跳跳的,會不會有衝撞問題?」

     

    這些所謂的問題,我認真分析後,都是想像中的擔心啊。

     

    在我看門診的經驗裡,發現越來越多老老照顧的夫妻檔,很多都在八、九十歲上下,不與孩子們同住,都說「不想製造孩子們的困擾」。兒女們會說:「尊重老人家的想法。不然,生活習慣不一樣,住在一起怕有衝突。」我不免惋惜這樣的回答背後隱藏的是兩代間「不一樣」和「可能發生衝突」想法,但這些其實都是假設性的想像。

     

    大家會有這樣的擔憂,我想大概與對於「老的型態」不熟悉有關,不知道老是怎麼一回事。正如校方和家長代表對於日照中心進入校園存在憂慮,都起源於「不熟悉」。

     

    這樣的不熟悉可能源自於現代生活忙碌,兒女輩少花時間與父母相處,也可能和高齡化社會的演變有關,畢竟我們從沒經歷過平均餘命這麼長的社會,過去沒見過那麼多、那麼高齡的年長者,對如何相處不知所措。

     

    但那有什麼關係呢?我有位患者家屬是中高齡女性,長年照顧失智母親。一開始母女間衝突不斷,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她不再嘮叨照顧困難,也不再盯著外籍看護要步步做到位。這位大姐改變到可以自在的拿手機跟在母親身後、邊走邊打寶可夢,對看護改採可以過就好的隨興態度。後來她把這個家從大間的透天厝改搬到兩房一廳的小公寓。

     

    她說:「我以前很怨恨姊妹都不幫忙,現在換個角度想,等他們老了就知道沒經歷過照顧有多可惜。例如,我看著媽媽老化的過程,跟著調整我的身心狀態,最近連住宅和衣物都開始斷捨離,替我的老後開始做準備。陳醫師,我轉念得超級成功吧。」

     

    這位家屬的話值得拿出來點醒時下中壯年一輩,這個年齡層的人或許因父母還可自己照顧,或許因有手足扛起父母的照顧工作,於是可專心照顧自己的子女(也就是孫輩)。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變老的過程勢必要遭遇到種種退化,例如最常見的行動不方便,頭一次遭遇時,兒女輩、甚至孫子女輩,感覺驚慌失措是難免的,可是只要好好與長輩互動,很快就能從「不熟悉」,轉為「自然學會面對老化和相處的正確方式」了。

     

    這個過程不正是日照中心進入校園的好處之一嗎?更不要說空間的善用或者時下提倡的老幼共學等相關理念了。我想強調是高齡化人口將快速和大量的增加,不論哪個年齡層都需要學會與年長者相處的方式,而且每個人都有老化的一天,照顧高齡者絕對不只是靠政府政策就可行,也不是讓某些職業類別或特定家庭照顧者來承擔就可以,要真正實現大家都能安心老去的社會,就必須社會每一分子都能領悟,學習與高齡者相處是自己該盡的責任。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647445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由耕莘醫院與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共同辦理,策展人葉炳強醫師說,在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中,維持大腦活躍是延緩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這次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

     

    「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於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展出,策展人葉炳強醫師,同時也是輔仁大學醫學院長說,他從看診過程中,發現失智症病人除了面對自身知能的退化,也對於許多事物的參與變得不積極,因此鼓勵病友發掘互繪畫等興趣。

     

    葉炳強醫師指出,在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中,維持大腦的活躍是延緩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許多長輩或病友身體功能與活動力都不錯,但在面對漸漸退化的知能與記憶力,處理複雜困難事務會力不從心、產生挫折,甚至難以接受自己是需要被照顧的,在人際相處上易產生衝突。

     

    葉炳強醫師說,他認為可以採取非藥物治療的方式,把長輩或病友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中,例如繪畫,透過創作的過程可以嘗試新的主題,抒發自己的心情,也能夠從作品中找到自我認同。

     

    這次策展也邀請創作者現身導覽,分享策展原由與創作的心路歷程,透過直接對談的方式,傳達診療室「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歡迎民眾到場觀展、支持鼓勵病友。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新店耕莘醫院一樓藝文走廊舉辦『「智」再光輝-繪畫創作展』,邀請4位患有失智症的創作者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想傳達「藝術治療」的獨特意義。圖/耕莘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644371

     

     

    三芝區托老中心開幕,一站式服務據點,為三芝注入更完備的長照資源,對長輩的服務很貼心。 圖/紅樹林有線電視提供

    三芝區托老中心開幕,一站式服務據點,為三芝注入更完備的長照資源,對長輩的服務很貼心。 圖/紅樹林有線電視提供

     

    三芝區托老中心開幕,是新北市的第66家,結合日照、居家服務、夜間臨時住宿與社區沐浴、社區餐食等服務的一站式服務據點,為三芝注入更完備的長照資源,對長輩的服務很貼心。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偏鄉地區照顧資源較為不足,三芝日照的成立有助於緩解偏鄉照顧者的負荷,除了綜合型服務,滿足長輩不同需要,更將原本衛生所附設的三芝物理治療站升級為三芝衛生所附設物理治療所,提供物理及職能評估與治療、無障礙環境建議、衛教宣導及資源轉介等服務,讓長輩可以就近取得便利的復健醫療服務。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平均餘命80.8歲,然健康平均餘命72.3歲,有長達8年處於失能或失智狀態,通常由家人肩負照顧責任。不僅個人沒有生活品質、尊嚴,對家庭及國家財政也是極大壓力,市府透過一站式日照中心的成立,要讓老人家能在自己最熟悉的社區養老,獲得即時的服務,以達成在地老化的願景,讓新北成為幸福城市。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646401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今也進行蝶古巴特製做創意環保袋活動。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今也進行蝶古巴特製做創意環保袋活動。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義市最北邊的社照據點。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荖藤里的民雄榮光堂,打造「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已17人參加,黃敏惠等人今天揭幕;市府表示,此為嘉市第39個社照據點,第40個為上周開幕的寶智大樓,明年預計再增5處。

     

    荖藤里幅員遼闊,社照據點設在牛稠溪的北邊,嘉基長照服務發展中心副主任曾麗吟說,目前最大容納20人,里內人口聚集處例如大寶鎮、宏仁女中附近等,未來擬加強交通接駁,吸引更多長輩加入。

     

    市長黃敏惠、嘉基醫院院長兼保康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姚維仁等人今揭幕,台電嘉義營業處也捐30包白米。

     

    黃敏惠說,「讓長輩走出巷口,就有可去的好所在!」感謝榮光堂教會用心規畫,更感謝姚院長帶領醫療團隊做最堅強後盾,讓社區充滿健康、愛與幸福;姚維仁說,希望未來更多教會開放成為服務民眾的照顧關懷據點。

     

    「不荖時光」由民雄榮光堂提供場地,周一至五上午8點半到下午3點半,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共餐服務、健康促進活動、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等照護,今天揭幕後,也進行蝶古巴特製做創意環保袋活動。

     

    龔姓阿嬤說,來到這裡以後,開始推掉牌局,參加健康促進課程,收穫很大;葉阿伯說,很喜歡專業健康講座,也喜歡到據點串門子、結交新朋友。

     

    市府社會處表示,已成立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共40個,今年已達標,明年預計再增5個。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今也進行蝶古巴特製做創意環保袋活動。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今也進行蝶古巴特製做創意環保袋活動。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荖藤里的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荖藤里的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荖藤里的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前排左二)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荖藤里的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前排左二)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前排左四)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前排左四)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右二)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右二)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前排右)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前排右)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市長黃敏惠(右二)等人今揭牌。記者林伯驊/攝影

    嘉市保康社福慈善基金會,於民雄榮光堂成立「不荖時光」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8/6646673

     

     

    許多失智長輩難以及時就醫檢查,門諾醫院巡迴醫療團隊便前往長者家中,了解病情狀況。圖/門諾醫院提供

    許多失智長輩難以及時就醫檢查,門諾醫院巡迴醫療團隊便前往長者家中,了解病情狀況。圖/門諾醫院提供

     

    台灣現在約有31萬名失智長輩,花蓮失智人口推估數為4400多人,估計約7成失智長者沒有就醫,有的人住在偏鄉,兒女又在外地工作,難以及時照顧長輩。因此,門諾醫院下鄉巡迴醫療服務,將各方資源整合,讓失智症患者與家屬得到最好的照護。

     

    花蓮門諾醫院今天舉辦國際失智症月活動,由神經內科醫師石振昌等人分享失智照護經驗。花蓮縣衛生局長照科長黃秀茹、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等人出席。

     

    石振昌醫師說,下鄉巡迴醫療石,醫院會配合個管師、護理師到長輩家裡關懷,為詳細了解患者情況,再加上交通時間,一個早上看診3、4名,一天約8名患者。

     

    其中開藥部分,石醫師說,要讓失智長輩按時吃藥是一個難題,有可能經常忘記服藥,現在可請長照的服務人員幫忙把藥品分列出來,協助長輩服藥;或是到日照據點,請人員讓長輩按時吃藥,醫師也會盡量把藥安排一天吃一次就好,將吃藥簡單化,這就是結合居家醫療、長照服務、失智共照、據點照護等,讓資源整合對失智長者來說非常重要。

     

    石醫師指出,失智一旦開始有症狀,病程可能很漫長,提醒民眾尋找個管師,了解家中附近有無長照資源,若失智長輩身體狀況許可,家人又沒有時間照護,強烈建議白天去日照中心或失智據點,或是瑞智學堂,一方面不用24小時照顧長輩,中心據點有專業人員知道如何應對長輩的情緒狀況。

     

    衛生局長照科長黃秀茹表示,除了7月縣內首設失智症團體家屋,提供24小時貼心照顧,在13鄉鎮有37個失智據點,其中門諾醫院輔導17個據點,很感佩門諾醫護團隊到偏鄉服務,不只照護失智長者,更協助家屬了解如何照顧患者。

     

     

    門諾醫院下鄉巡迴醫療服務,家訪失智長輩,並將各方資源整合,讓患者與家屬得到最好的照護。圖/門諾醫院提供

    門諾醫院下鄉巡迴醫療服務,家訪失智長輩,並將各方資源整合,讓患者與家屬得到最好的照護。圖/門諾醫院提供

     

     

    花蓮門諾醫院今天舉辦國際失智症月活動,由醫護分享照護經驗。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門諾醫院今天舉辦國際失智症月活動,由醫護分享照護經驗。記者王思慧/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648878

     

     

    台南市社會局今天在南區四鯤鯓龍山寺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憶懷舊食光青銀共『童』過五關園遊會」活動,老人家享受童趣。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社會局今天在南區四鯤鯓龍山寺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憶懷舊食光青銀共『童』過五關園遊會」活動,老人家享受童趣。記者鄭惠仁/攝影

     

    為打造高齡友善城市,台南市社會局今天與富邦人壽、南台科大在南區四鯤鯓龍山寺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憶懷舊食光青銀共『童』過五關園遊會」活動,除了有美食,還有打陀螺等童玩,提前讓老人家過重陽節。

     

    市長黃偉哲表示,隨著人口老化,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挹注資源,關懷長輩,感謝富邦人壽及南台科大長期以來走進社區,關懷長者,期待更多民間的力量投入社區關懷行列。今日的活動準備了很多長輩的童年小玩具,可以重溫兒時的趣味,希望藉此活動,讓社褔能量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市府未來會持續積極連結各界資源,落實各項福利措施,達成「做得更好,過得更好」的施政理念,營造溫暖大台南。

     

    黃偉哲也提醒,市府今日會發放重陽敬老金,若沒有收到請去電區公所詢問,但要記得,最近詐騙事件頻傳,長輩們如果接到詐騙電話,如騙說匯錯等話語肯定是詐騙,千萬不要受騙。

     

    活動上,黃偉哲也致贈富邦人壽、南台科技大學、護心居家長照機構、杏一醫療、詒丞有限公司、昊誠科技有限公司、兆竣商行及台灣高齡照護暨教育協會感謝狀,感謝這些單位付諸實際行動關懷台南市的社區長輩,讓長者歡度九九重陽節。

     

    今天的九九重陽園遊會活動,有200多名長者與志工同歡,現場也提供210個實用的暖心包給據點長輩,有麥片、環保餐盒、保溫瓶、營養品等物資。

     

    社會局表示,希望藉此活動,讓長輩也能感受節日氣氛並增進彼此感情;同時也讓銀髮長者能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拓展人際關係;今日活動中有一項溫暖送餐服務,是由南區公所協助發放給南區文南里、金華里、鯤鯓里等7里60名弱勢長輩。為建構完善的社區照顧網絡,南市府積極佈建社區資源,截至8月底,共計384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餐飲服務及健康促進等服務。

     

     

    台南市社會局今天在南區四鯤鯓龍山寺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憶懷舊食光青銀共『童』過五關園遊會」活動,老人家享受童趣。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社會局今天在南區四鯤鯓龍山寺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憶懷舊食光青銀共『童』過五關園遊會」活動,老人家享受童趣。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社會局今天在南區四鯤鯓龍山寺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憶懷舊食光青銀共『童』過五關園遊會」活動,並送老人家暖心包。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社會局今天在南區四鯤鯓龍山寺前廣場舉辦「九九重陽憶懷舊食光青銀共『童』過五關園遊會」活動,並送老人家暖心包。記者鄭惠仁/攝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