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 慈濟大學生 投入社區長照人力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 慈濟大學生 投入社區長照人力
字級設定:
慈濟大學生 投入社區長照人力
2017-11-13

資料來源:更生日報

來源網址:https://goo.gl/Syc1ke

 

人口老化是台灣社會正在面臨的現況,而花蓮因工作少、年輕人口外移,更加突顯東部長者安老照顧的問題。慈濟大學帶領大學生投入社區樂齡長照站服務,昨天與七鄉鎮、十七個社區簽訂合作協議,為日後社區長照人力與發展建構良好基礎。 


慈濟大學昨天舉辦大學樂齡長照在地深耕工作坊,邀請花蓮縣社區長照夥伴,以及慈大學生們進行媒合活動,由慈大師生透過與社區志工的合作,將大學資源帶入社區,並從中學習老人會面臨的問題,幫助未來專業的訓練。 
長照產業深耕與培力 


由慈濟大學醫學院長楊仁宏主持的「銀髮樂活,長照產業深耕與培力計畫」,獲得教育部一○六年大學在地實踐社會責任計畫補助。結合學校各系和學生們的專業,運用專長走入社區。 


同學將到服務站服務 
九十幾位參加服務的同學必須在這學期利用自己的時間選擇固定的服務站服務。因此,慈濟大學邀請新城鄉、吉安鄉、花蓮市、秀林鄉、鳳林鎮、萬榮鄉及光復鄉等七個鄉鎮、十七個社區代表,透過這次活動與學校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學校與社區合作的平台,為日後社區長照人力與發展建構良好基礎。 


簽約典禮首先由社區志工帶來活力健康操,包括有阿美族活力操和太魯閣傳統舞,展現出各社區的特色。楊仁宏院長表示,台灣到二○二五年就會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五人中就會有一人是老人 ,同學在學期間夠能進入社區,知道課程所學和社區需求是否有落差,可以說是教學相長。 


楊仁宏院長和各社區各代表簽訂合作協議書,並由各社區介紹目前各關懷站的活動和服務內容。十七個社區代表努力替自己社區拉票招生,包括提供桌遊、空手道、延緩失能、衛生教育等活動可以讓同學學習外,馬遠社區更以布農族八部合音吸引同學。 


要有心陪伴老人 
社區志工們也提出對學生的條件,第一就是要有心,陪伴老人是最重要的,因為很多部落年輕人口外流,希望利用這樣的平台,讓大學生的活力進到部落,讓長輩學習更快樂。也有社區代表直接表示,因為志工們年紀大不會電腦,需要文書、紀錄人才,甚至是做繪本、聽長者們口述故事,幫他們紀錄。 


慈大護理系蔡娟秀老師表示,參加服務的學生包括有護理系、物理治療系、醫學醫訊學系、人類發展學系、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等,學生聽到社區的需求,也看到志工的活力,讓他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站,例如物理治療系的可以針對老人常見的痠疼設計復健運動,護理系在衛教方面等,人類發展學習提供老人發展會遇到問題讓大家參考,甚至醫資系的學生可以協助建檔或設計App,最重要的學生提早接觸社區,了解到未來職場的需求。 


接下來最重要的時間是學生和社區的媒合,學生們依據自己的上課時間和興趣選擇想要參加的社區。護理系一年級張晏榕和其他三位同學選擇到嘉里社區服務站。張晏榕表示,地點離學校近、志工非常親切,那邊的活動包括幫老人家量血壓,帶動唱等,覺得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因此和同學一起報名擔任志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