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 中高齡就業/「老」職工 當心過勞 暗藏風險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 中高齡就業/「老」職工 當心過勞 暗藏風險
字級設定:
中高齡就業/「老」職工 當心過勞 暗藏風險
2017-10-03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goo.gl/bXXHi5

面對高齡再就業趨勢,曾任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的立委吳玉琴研擬推動立法鼓勵中高齡再就業。不過,「年輕老人」重回職場或可免於淪為「下流老人」,但會不會成了「過勞老人」或危害他人安全?如何兼顧成了難題。

國內醫療科技發達,國人平均壽命不斷提高,65歲屆齡退休,在老人圈中其實還算年輕,可能還要過2、30年退休日子。考量生涯規劃及收入,未來將有更多「年輕老人」爭取重返職場,發揮續航力。

勞動部2015年統計,台灣55歲以上勞動參與率明顯落後日、韓、新加坡等國。吳玉琴認為,中高齡再就業能增加社會參與,從長照角度也可減少醫療支出,台灣人「安享晚年」、「老了再工作是勞碌命」傳統觀念應調整,已在研擬相關法令,預計年底提出。

中正大學教授周玟琪表示,國際勞工組織針對高齡勞工議題,除提出不能有年齡歧視,也要輔導職訓,協助取得合適工作,避免危險,退休則宜採自願而非強迫。

日本「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日前來台參加座談時說,高齡貧窮的問題已在日本、台灣出現,有老人為了更穩定的生活,被迫出來工作賺錢,維持生活水準。日本先前遭遇的情況,台灣民眾應引以為戒,避免老後崩壞。

老年重回職場除了不容易,也隱藏風險。藤田孝典舉例,2016年初日本輕井澤發生滑雪巴士車禍,造成15人死亡,駕駛是為了生活再度就業的65歲獨居男性;同年底橫濱發生小貨車車禍,1名小學生死亡,87歲肇事駕駛說:「忘記自己家在哪裡,迷路了。」

新北市府勞工局表示,將提出專案協助中高齡重返職場,並建議求職者要衡量自己的健康及能力,不要選擇超出負荷的工作,才能皆大歡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