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 預防尿路感染~南台科大發明「uBag 智慧樂袋」 奪德國 IF 設計新秀大獎!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 預防尿路感染~南台科大發明「uBag 智慧樂袋」 奪德國 IF 設計新秀大獎!
字級設定:
預防尿路感染~南台科大發明「uBag 智慧樂袋」 奪德國 IF 設計新秀大獎!
2017-09-27
資料來源:limitlessiq
來源網址:https://goo.gl/MPRPYf

學生團隊推動智慧長照發展!南台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學生以全球高齡化議題為主題,與醫生、長照機構護理師訪談之後,發現許多病患有尿路感染現象,以此為關懷,製作「uBag 智慧樂袋」醫療設計作品,並榮獲 2017 年德國IF 設計新秀大獎,此作品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

南台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學生楊育慈、洪博軒、蔡弘仁、王思云與張昕瑀,以全球高齡化議題為設計發想,從許多疾病資料,以及與醫生、長照機構護理師的訪談中,發現尿路感染是許多醫院院內感染最常見的感染部位,約有9 成與長期留置導尿管有關。

病人在住院的過程中被放置導尿管,尤其在加護病房、長期養護中心或是居家照顧的病人,長期留置導尿管的住院病人,每天就有百分之五的機會發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經常併發腎盂腎炎、膀胱炎、及菌血症,不但增加病人的死亡率,更延長住院的時間,增加醫療的成本與花費。

南台科大創新產品設計系副教授馮嘉慧表示,學生從醫護訪談中知,大多居家照護使用長期滯留導尿管的老人,約有 9 成因老年人身體機能的退化,尿路感染時的徵狀並不容易使家屬發覺,有時老年人會變得較容易嗜睡,發現異狀送醫時往往白血球已經破萬,引發敗血症。

然而,目前臨床上大多都是要等到尿路感染後才進行醫療措施,雖在確定是哪隻細菌前無法很精準的使用抗生素,但要確定是哪隻細菌要花費三天的時間進行細菌培養,對年長者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且感染的後續醫療花費相當的高。

為此,「uBag 團隊」設計 IoT 物聯網系統,利用尿液通過攝影鏡頭拍攝傳遞到醫療雲的方式,來比對尿液裡的白血球的量,當白血球數量達到醫護人員判定需要預防等級時,就立即告知家屬及醫護端,並進行衛教措施,來幫助老年人預防尿路感染以及維護年長者的健康,並節省因尿路感染而造成的醫療花費。

馮嘉慧進一步說明,團隊希望藉由此產品概念,能透過 APP 並藉由照護者自我監測尿液狀況,如有異常即可到門診請醫師評估是否提早更換管路,達到預防尿路感染(UTI)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這個高齡化與物聯網交替的年代,設計團隊希望透過「uBag 智慧樂袋」達到預防醫學的效果。透過設備通知能即時的就醫更換長期留置導尿管,不只使家人更能清楚了解家中年長者的健康狀況,更能達到預防尿路感染的效果,使用長期留置導尿管的年長者能有更健康的長照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