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 北市推動「長照宅急便」 急性醫療無縫接軌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 北市推動「長照宅急便」 急性醫療無縫接軌
字級設定:
北市推動「長照宅急便」 急性醫療無縫接軌
2018-03-05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來源網址:https://goo.gl/twbDRA

 

原本在北市獨立生活的蔡爺爺、蔡奶奶,而蔡爺爺腸胃道問題而住院,沒想到出院後,因缺乏人員照料,老夫妻原本自在的生活瞬間被打亂,蔡爺爺的病情還更加嚴重,不過萬芳醫院主動為兩老辦理「長照宅急便」後,使得老夫妻的生活獲得照顧,不僅家屬壓力大為減輕,目前蔡爺爺已恢復健康,甚至可以起床走動。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2018年1月底統計資料顯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44萬人,佔北市總人口數達16.45%,遠高於全國平均13.93%,意即目前臺北市每6位人口中即有1位為65歲以上長者,推估至2021年北市老年人口將高達20%,邁入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衛生局有鑑於在扶老比快速增高,約有63.3%的老人在家由家人照顧,家庭照顧者負擔越來越重,逾25%照顧者有壓力性負荷,民眾對於急性醫療出院後面對隨之而來的長期照護需求及問題,常常束手無策,出院準備無縫接軌長期照顧服務,將使民眾能安心返回社區。

 

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為縮短民眾出院後至接受長照服務的等候時間,建立轉銜制度刻不容緩,及早提供民眾所需長照服務,降低家庭照顧負擔,衛生局於2017年2月起推動精進出院準備銜接長期照顧無縫接軌服務,由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醫院的出院準備小組於病患出院前在醫院先行評估,以期能使病患於出院後7天內無縫連結居家醫療及生活照顧服務。據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針對民眾使用長照服務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16年民眾返家後平均約36天才開始接受長照服務;2017年實施精進出院準備服務後,有88%的病人出院後7日內完成服務連結,平均等候日數縮短為4.8天,實施後較實施前民眾等候長照服務日數大幅縮短31.2天;申請服務項目以居家服務人數最高(佔49.2%),其次為交通接送(46.6%)及輔具申請(42.6%)。

 

有鑑於弱勢長者較不易獲取服務資訊,又資源佈建速度不及人口老化速度,對於整合性長照服務輸送體制需求迫切,北市自2016年起首創擇定於人口集中的國宅開辦「石頭湯計畫」(社區整合照顧服務計畫),發展推動整合醫療與走動式居家服務,站在使用者角度,將有限的照顧資源,透過資訊整合平台,建立跨專業整合服務網絡,並透由設立整合式服務站,做服務資源的調度、連結與運用,提供更多元的在宅服務,協助長者在地安老,落實全人照顧服務。

 

想更進一步瞭解長期照顧服務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前5分鐘通話免費)或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市民服務/特殊照護/長期照護)查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