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公視新聞
來源網址:https://goo.gl/G4Rnfj
新的「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元旦正式上路,有彰化縣民這兩天接到照服單位通知,部分自付額隨著新基準調漲。民眾認為,雖然新支付基準能調高照服員薪資,不過倉促上路、緩衝期太短,支出也增加,造成不少困擾。
葉老先生慢慢替太太的左手繞上繃帶。葉老太太2014年因為乳癌開刀,結果造成左手淋巴水腫,不但天天都要像這樣綁上繃帶,每個月還申請一次居家喘息服務,由照服員帶著葉老太太到醫院看診,但現在接到通知,喘息服務的費用要提高。
葉先生說,「應該要有緩衝期間,看這患者的家庭負擔得起嗎?要先看多久的時間,才有辦法處理。」
葉老先生表示,彰化縣原本的居家喘息服務是8小時,一般戶自付額是360元,但從元旦開始,喘息服務改為6小時。他們住在鹿港,如果要到彰化市看診一整天,6小時根本不夠,等於強迫要民眾多付2個小時的費用。加上交通接送費用,也從單趟自付額57元,調漲到62元。
彰化縣衛生局解釋,喘息服務改為6小時、交通接送費調漲,是全國統一標準。衛生局長期照顧科長邱翠容說,「其實這是配合中央的政策,它有訂定一個6個小時的服務機制。」
長照科表示,因為照服員長期不足,中央推出新的「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是想提升照服員薪資,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加入長照行列。目前彰化縣有10多家居家喘息服務機構,已陸續通知服務對象新收費標準,也會蒐集受服務對象的意見,與中央進行討論。
新標準上路後,與過去以小時計價大不相同,現在按項目跟失能等級計算,不同服務項目、給付點數也不同,每個月還有補助總額度的限制。
幫失能長者復健,餵食,只是照服員照護工作的一部分,以往費用以小時計算,但從今年元旦開始,改以包裹給付,依長照需求者的失能程度分級,並以相對應的服務計價,中央還提高了補助費用,但錢從哪裡來?
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接受電話訪問表示,「財源本來就是依照長期照護服務法,菸捐、菸稅、贈與稅,主要由這些財源進入所謂長照基金,由基金去撥補給地方政府。」
為了減輕民眾負擔,衛福部也調整部分負擔比率,低收入戶不變、中低收入戶補助從90%提高到95%、一般戶補助從70%調高到84%。未來民眾若是照護需求提升,也將連動到照服員的薪資。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民眾會有兩個挑戰,第一個,是你這個居家服務單位要很清楚的能夠跟民眾溝通,這包的內容、它的整個照顧目標是什麼。第二個挑戰,民眾可能要迎接一群陌生人進到家裡來。過去可能只有一個居家服務員,可是在新制裡面,有照顧服務也有專業服務。」
除了長照給付提高外,長照依輕度到重度分成1到8級,不同服務項目,給付的點數也不同。在每個月總額度內,個案的需求可依資源而定。如果想要額度以外的服務,就需全額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