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照護 - 選擇機構五步驟
照護
首頁 > 照護 > 選擇機構五步驟
字級設定:
選擇機構五步驟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來源網址:https://goo.gl/QBxib8

步驟一:家庭會議
(一)應該參與的成員:
1. 失能老人
2. 主要照護者
3. 其他照護者
4. 其他家庭成員
      
(二)建議討論的事項:
1. 老人的意願與需求:盡可能尊重老人本身的意願。
2. 照護方式:
I. 儘可能選擇老人心目中理想的照護模式。 

II. 參考、善用我們所提供的老人福利相關服務資訊。    
     
3. 機構地點:
I. 離家近:最好選擇離家近的機構,好方便親友探視。

II. 交通方便:如果在家附近找不到合適的機構,也要選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才不會造成親友探視不便。
許多經驗都顯示,家人及朋友常去探視的老人通常會獲得較好的照護,因此建議你先瞭解居家附近的照護機構分布狀況,儘可能選 擇探視方便的機構地點。

 
4. 照護費用:家庭可以參考下述建議做出最適合自己條件的分擔方式
 I. 平均分攤:如果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都差不多的話,平均分擔就很方便、公平;但若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有差距,「平均分攤」就可能會造成部份家庭成員過重的負擔。

II. 依負擔能力分攤:這個方式需要經過詳細的討論,否則容易引起家人間的嫌隙、不滿。

家庭成員可以依據各成員的經濟狀況做出最佳決定。至於繳費的方式則可以參考下面的建議:
I. 由某一個家庭成員統籌收齊後繳交。
II. 家庭成員每個月輪流繳交。
III. 家庭成員分別支付一筆金額成立基金專戶,再由基金帳戶按月扣繳。

5. 緊急聯絡人:因為失能老人的身體狀況經常會產生變化,因此必須推選出一位隨時都可以聯絡到的家庭成員擔任緊急聯絡人,好讓機構隨時都可以立刻聯絡到他,以便在緊急狀況發生時,儘早到醫院辦理相關手續或做適當的處理。
 
步驟二:蒐集資料
(一)蒐集什麼資料:
你所收集的機構數目最好多一點,內容則必須包括電話、地址、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等資料,以便先對機構有基本的瞭解。
      
(二)可以向誰蒐集:
建議先向你信任的個人或團體打聽及收集資料,如:  
1. 有類似經驗的親友:因為他們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所以可以提供你不少方法、技巧和相關資訊。
2. 專業人員: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員...。
3. 相關團體機構:老人福利服務團體、長期照護專業協會...。
4. 政府單位(衛政、社政):各地衛生局、社會局及「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
5. 向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索取「照護機構輕鬆找--失能老人照護機構資源手冊」。
 
步驟三:初步篩選
當你初步蒐集好資料後,建議你運用本網所提供的「失能老人照護機構參訪評估表」,與老人共同討論理想中機構必須具備的要件,再依據這些必要條件來篩選機構,比如:老人意願、地點、費用.....等。
 
步驟四:電話訪談
現在你大概篩選出一些你認為可能比較「理想」的機構了,那就打電話再深入瞭解一下,做第二次的篩選工作,這時候你應該做的事有:
(一)約時間:跟機構約個參觀機構的時間。
(二)問清楚:只要你想得到或有疑問的地方都要問清楚。
 
步驟五:機構訪視
親自參觀是選擇機構最重要的工作,因為你可以有機會觀察到機構老人的生活品質,你可以巡視訪查機構的設施設備,並與機構的老人和其他訪視者(老人的家人)討論他們對這個機構的想法感受;要是情況允許,最好邀老人一起參觀機構,此時你可以運用【機構評估表】。

 
訪視的內容及觀察重點包括:
(一)機構是否合法立案:     
1. 請負責人出示「立案證書」。
2. 看立案證書上所登記的地址、門牌號碼及樓層是否與你所訪視的機構一致。
      
(二)餐飲服務:     
1. 重個別化需求,例如老人咀嚼、吞嚥功能不好的話,會將食物切成小丁或煮得軟一點,而不是提供全部老人相同的食物。
2. 當老人不喜歡該餐食物時,提供適當的替代品。
3. 飯菜熱飲熱食、用餐氣氛愉悅。
4. 依照老人的能力提供進食輔具,例如:萬用套、防滑餐墊、彎角湯匙、缺口杯等。
5. 允許家屬帶食物給老人吃。
      
(三)生活環境:    
1. 房間維持乾淨。
2. 每個人有足夠的空間及隱私權,也就是可以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間,而且每床之間有隔離視線的遮蔽物,例如床簾、屏風等。
3. 室內佈置讓人感覺人性化,有家的感覺。
4. 寢室內設有洗手間,或是靠近洗手間。
5. 環境中沒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如尿騷味)或是強烈的消毒水味道。
6. 有客廳供老人聊天(社交)之用。
7. 有適當的空間及設施設備供老人接受治療之用。
8. 機構附近有可以讓老人散步及呼吸新鮮空氣的地方。
9. 設有圖書室或提供書報雜誌。
      
(四)安全設備:
1. 自動洒水系統及滅火器。
2. 於視線明顯處標示出口方向指示燈及避難方向指示燈。
3. 所有牆壁、地板、天花板、裝潢等是否都採用防火構造及耐火建材。
4. 建築物及出入口能讓輪椅通行。
5. 住民的寢室及衛浴設備都裝設緊急呼叫鈴。
6. 全部的走廊都設有扶手。
7. 浴廁設有安全設備,如浴室扶手、防滑墊及防滑地板等。
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