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764336

     

     

    苗栗縣第20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今天上午在頭份市頭份社區發展協會揭牌成立。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栗縣第20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今天上午在頭份市頭份社區發展協會揭牌成立。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栗縣第20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今天上午在頭份市頭份社區發展協會揭牌成立,縣府表示,社會處輔導頭份社區發展會成立的關懷據點,也是頭份市的第22個據點,將在每周一、周五提供關懷訪視、健康促進及社會參與活動,每周五中午並提供共餐服務。

     

    苗縣至今年10月底,老年人口數達9萬7391人,佔全縣總人口數18.2%,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為了妥善照顧長輩,縣長徐耀昌上任後即積極推動成立關懷據點、幸福學院、樂齡學習中心、長照據點,其中,社區關懷據點從他上任時的70個開始逐步擴增,今天終於達成預定設立第200個據點的目標,在全縣275個村里中,佈建率73%。

     

    今天成立的頭份社區發展協會關懷據點,由縣長徐耀昌、議長鍾東錦、縣議員溫宜靜、徐功凡、陳光軒、黎煥強、鄭聚然、頭份市長羅雪珠、代表會主席溫俊勇、社區理事長溫巧如、前縣議員陳永賢、頭份市衛生所主任徐春仕等人共同揭牌啟用。

     

    徐耀昌現場並頒發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溫巧如15萬元關懷據點開辦經費,希望在卸任前能夠再增加成立2個據點,全縣達到202個。

     

    徐耀昌說,目前全縣據點的志工約3800位,每月透過據點服務照顧約15700位社區長輩,希望長輩們踴躍參與據點的各項活動,活到老、學到老,並拓增人際關係,在熟悉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生活,延緩老化。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754318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落實中央長照2.0的政策,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在鄉親引領期盼下,今日落成啟用,1樓將做為村辦公處及開辦社區關懷據點與長照巷弄站,2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預計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工程經費約1686.5萬元。

     

    落成典禮有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立委陳明文夫人廖素惠、溪口鄉長孫維聰、縣議員劉雅文、社會局長張翠瑤、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及後港福德宮主委張明為等人,一起進行謝土祈福及啟用揭牌儀式。

     

    副縣長劉培東表示,全縣前瞻基礎建設整建長照衛福據點,社區活動中心項目共爭取修繕51案新建7案,包含已落成竹崎義仁社區、鹿草重寮社區、溪口溪北村後港社區,施工中的民雄松山社區、太保東勢社區,以及剛核定的新港潭大社區、民雄東榮及中樂聯合社區活動中心,總金額約2億7000萬;而溪北村後港社區獲得中央核定補助1126.5萬元,加上公所自籌560萬元,合計工程經費約1686.5萬元。

     

    社會局長張翠瑤表示,溪口鄉有14村,目前村里布建數為11村,老人據點涵蓋率79%,後港社區活動中心未來1樓將做為村辦公處及社區活動使用,作為社區開辦社區關懷據點與長照巷弄站,活動中心2樓則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預計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讓長輩白天到日間照顧服務中心,接受專業的照護,藉由中心設計的活動,增加認知功能、社交互動,進而延緩退化速度,維持身心狀態。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嘉義縣溪口村溪北村後港社區活動中心今落成,一樓做村辦公處及社區關懷據點,二樓與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合作,開辦B級日間照顧服務中心。記者呂慧瑜/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747710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提醒服用注意事項。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提醒服用注意事項。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把握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啟業前,走入社區,往診三義,用醫療專業關懷地方長輩健康,慈濟醫療團隊常「往診」,鄭宜哲主任說,「往診」就是居家醫療的原型,醫療人員跟著志工「走入居家,關懷病苦」。

     

    鄭宜哲運用專長提供往診者多種簡易可用的復健做法,提升長輩肌力,例如受睡眠跟右側坐骨神經痛困擾的退休長輩,他給予耳穴安神並指導拉筋運動,改善下肢不適。

     

    有中風病史的男性,因後遺症影響打擊自信心,始終不敢跨步走,鄭宜哲教對方善用復健科製作輔具,減少張力並訓練肌肉,順暢走出自己的路;一名下肢水腫踝部僵硬問題的長者,他傳授趾爪功,練習用腳趾抓報紙,改善水腫、增進本體感覺,輔助平衡減少跌倒的風險。

     

    除了身體健康,心靈的陪伴也很重要,經多次重大手術的長者,瘦弱的手臂上可見長期洗腎留下的痕跡,鄭宜哲仔細看對方累積多年的就醫紀錄冊,交談下也發現長者雖然歷經身體病痛,但仍開朗面對人生。

     

    鄭宜哲往診關懷另一位女性病人,檢視她長期服用的骨科跟神經內科藥物,提醒家人,減緩失智跟改善循環的藥應按時服用,改善痠痛的鬆弛劑如非必要就不必服用。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向往診對象示範用腳掌夾紙,輔助平衡減少跌倒的風險。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向往診對象示範用腳掌夾紙,輔助平衡減少跌倒的風險。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指導中風者患側復健。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指導中風者患側復健。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7/6744601

     

     

    ● 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留意警訊避免惡化

    ● 情緒、妄想幻覺等行為,令照顧者頭痛

    ● 找出失智症患者行為失控原因,對症下藥

     

     

    護理師周珈汶分享失智照護,熟悉環境、規律作息能改善情緒與行為問題。圖╱WaCare遠距健康提供

    護理師周珈汶分享失智照護,熟悉環境、規律作息能改善情緒與行為問題。圖╱WaCare遠距健康提供

     

    一名70歲老伯伯,每當太陽快下山時,就開始出現失控行為,包括不停來回踱步、反覆講述同樣的事情,表現非常躁動,只要家人勸阻,就是一聲咆哮或暴走,令人非常頭痛。

     

    WaCare專家、護理師周珈汶說,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許多人上了年紀經常忘記事情、對原本的嗜好不再感興趣,以為只是缺乏活動力或記憶減退,小心這些都是失智症的癥兆。若發現家人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個性明顯改變,一定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減緩失智症的惡化速度。

     

    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衰退、記憶力減退,會忘記當下要做什麼、要去哪裡,常會走來走去或是四處徘徊遊走,最後想不起外出的目的而迷路了,在住家附近也可能走失,最後變成失蹤的案例。周珈汶提醒,只要對「徘徊」行為多一分了解,就能多一點預防準備。

     

    安撫陪伴 不要一味阻止

    失智症所引發的徘徊大多是「有目的性行走」,只是忘了目的是什麼、該怎麼做,所以一旦發現失智長輩不停踱步、想出門時,應該先了解他們要做什麼,而非一味阻止或責怪。如果以錯誤的方式應對,有時會讓失智長輩暴走,當下必須安撫陪伴或是做一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建立規律作息 適度活動

     

    失智症患者養成規律作息,可避免生理時鐘混亂,多安排適度的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圖╱123RF

    失智症患者養成規律作息,可避免生理時鐘混亂,多安排適度的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圖╱123RF

     

    引發徘徊的原因,還有「日落症候群」,當太陽開始慢慢下山,失智症患者就會不停來回在家裡踱步,看起來緊張不安的樣子。周珈汶說,黃昏天色逐漸變暗時,光影、光線造成環境改變,會引起患者出現意識上的混亂,情緒也跟著起伏不定,朝向不適當的目的走去。

     

    周珈汶建議,照顧失智症患者一定要保持「環境不變」以及建立「規律作息」,當傍晚天色昏暗前,先把家裡的燈都打開,室內保持充足的光線。睡眠時使用夜燈,避免醒來時對環境感到陌生,出現踱步或跑出家門,大幅提高走失機率。

    養成規律作息,可避免生理時鐘混亂,若白天精神不好,千萬別躺床小憩,必要時才午睡,多安排適度的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多善用日照中心、社區據點的課程,同時也消耗體力,晚上比較好入睡。

     

    降低失智者出現徘徊遊走5方法

    1.耐心了解他們為什麼想要出門去做某件事

    2.先轉移注意力,陪伴散步一小段路後回家

    3.因空間認知產生障礙,可改變動線、加強標示

    4.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時間混亂

    5.多利用社會資源預防失智者走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7/6684418

     

     

    照顧失智長者時,「飲食」是很多照顧者會遇到的難題,想要讓他們按三餐乖乖吃飯,已經不是很容易,如果同時又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需要為此限制飲食,或特別注意什麼嗎?快來聽聽失智症權威醫師曹汶龍怎麼說,他根據多年經驗,分享了失智又三高適用的「飲食照顧法」。

     

    我受過完整的內科學訓練,也出國進修臨床神經學,一直從事治療腦中風的疾病,十幾年來則投入失智長者的照顧。

     

    年過半百,有三高慢性病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不在少數,三高與腦中風幾乎脫不了關係,胃口好,吃得多、動得少,體重自然也會居高不下。醫生最愛開這三類病症的藥,但治療過程中,其實病人(沒有病痛)並沒有太大感覺,只是數據會說話。若醫生說,你只要注意飲食,多一點運動,三個月後再回來量量看。醫生會拿出科學數據,而現今的標準數據壓得愈來愈低,大家只有乖乖聽醫生的話,定期來看診拿藥,問求診者為何吃藥?他只會回答:「預防啊!」

    然而若七老八十,一把年紀又罹患失智症該怎麼辦呢?

     

    一、過度限制飲食顧此失彼,未必友善大腦

    一個人若老到開始失智(認知障礙),日常生活功能發生問題,不能獨立自主生活,這種腦部退化的過程多半不超過十年。這個過程中,他的味覺也退了,漸漸要吃重口味的食物,如果長者又本來有高血壓,也不一定要過度限制他的食物鹽分,讓老人家吃出一點味道,平淡的生活也才會多一點滋味。因為人生到此階段,已經不用在乎要預防什麼了,只要求食物多一點滋味。

     

    血糖也不要限制得太嚴苛,飯前的血糖能保持在二百左右就不錯了。我們的腦細胞裡面不會儲存糖,它們直接需要從血中的糖取得。若吃了血糖的藥而忘了吃飯,或者多吃了一次降血糖藥,血糖掉到30到40,會引起意識混亂。這時就算吃了糖或打了葡萄糖液,把血糖提升回來,但卻會讓失智退化的腦細胞再一次受到嚴重的打擊。

     

    二、熱牛奶或燕麥豆奶,可穩定情緒和行為

    失智的老人常容易在下午五到六點左右發生精神行為症狀,有時是早上剛起床時。這時都是血糖最低的時候。若能及時給他喝杯熱牛奶或燕麥奶或豆漿,必要時給他吃一個糖都好。增加了血中的糖分,可以穩定他的情緒及行為。

     

     

    血糖最低的時候,若能及時給他喝杯熱牛奶或燕麥奶或豆漿,可以穩定他的情緒及行為。/圖片來源:freepik

    血糖最低的時候,若能及時給他喝杯熱牛奶或燕麥奶或豆漿,可以穩定他的情緒及行為。/圖片來源:freepik

     

     

    三、下午點心,睡前熱豆漿,滿足食慾又顧腦

    少量多餐也是對失智友善的飲食方式。下午三、四點吃個點心,晚上睡覺前喝杯熱豆漿,半夜醒來也可吃一點東西。既可滿足食慾,也可穩定大腦。

     

    人體腦細胞裡面儲存的糖分是腦部活力的重要來源,完全需要靠血液中的糖來供應。因此失智老人腦細胞減少的時候,對於血液中糖分的多寡就會非常敏感。

     

    如果老人家的胃口不是很大,中午十一點多就吃午餐,晚上六點才吃晚餐的話,很有可能在下午三、四點的時候,他血中的糖就已經偏低,供應腦部的能量就不夠了,那麼失智的腦,就有可能在這個時候產生不穩定,他看到的東西,可能會跟實際的東西會不一樣,比如說一條繩子,可能會被他看成是一條蛇;他聽到的聲音,以為是幻聽,所以我們常說這是「黃昏症候群」,大多在這個時候發生。

     

    如果能夠在下午三、四點左右,給他吃點含熱量的食物,如牛奶、豆漿或是安素等,可以提高他血中的糖分,就能避免或減少「黃昏症候群」的症狀發生。

     

     

    熱豆漿或燕麥奶可讓失智長者睡得比較安穩。/圖片來源:原水文化

    熱豆漿或燕麥奶可讓失智長者睡得比較安穩。/圖片來源:原水文化

     

    同樣的道理,半夜也是一樣。老人家晚上六、七點吃完飯,可能十點就睡覺了,到了半夜十二點,血中的糖分減低,若是又剛好醒過來,便會產生一個對周遭環境認識的錯亂,就可能會干擾到家人或照顧者的睡眠。凌晨十二點、一點時,如果老人家醒了,建議可以給他一些溫熱的飲食,這樣胃獲得溫暖,就可以安定的繼續睡覺了。

     

     

    老人家睡到半夜,血中的糖分減低,就容易醒過來,醒來時容易對周遭環境感到錯亂,而影響到家人或照顧者的睡眠。/圖片來源:freepik

    老人家睡到半夜,血中的糖分減低,就容易醒過來,醒來時容易對周遭環境感到錯亂,而影響到家人或照顧者的睡眠。/圖片來源:freepik

     

    老人的狀況就跟嬰兒一樣,嬰兒常常會在半夜哭鬧,因為他餓了需要熱量到腦部,給他沖個牛奶喝,嬰兒就會睡著。同樣老人也是如此,他的食量並不大,睡到半夜,他的腦也餓了,腦的細胞活化起來了,我們要用一點溫熱的、含糖分的熱量提供給他,就可以讓他馬上安定下來。

     

     

    《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曹汶龍著。/圖片來源:原水文化

    《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曹汶龍著。/圖片來源:原水文化

     

    所以照顧失智長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一點,就是少量多餐,尤其是半夜那一餐也很重要。半夜提供給老人家的那一餐,可以是熱牛奶或者是豆漿,讓老人家的飲食與大腦之間達到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他自然就會比較開心快樂,也能睡得安穩。照顧失智症共病的長者,不僅要留意原有的慢性病,也要兼顧失智長者生活享樂的尊嚴,讓他活得輕安自在。

     

    (本文出自原水文化《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曹汶龍著)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33/6740884

     

     

    彰化縣竹塘鄉小西社區加強社區關懷,促進長輩身體健康、延緩老化。圖/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供

    彰化縣竹塘鄉小西社區加強社區關懷,促進長輩身體健康、延緩老化。圖/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供

     

    幾年前,日本知名社會學者藤田孝典提出「下流老人」,寫實描述又老、又窮、又孤單的老年生活;如今,台灣不少長者也面臨下流老人的窘境,尤其愈來愈多人孤寂而終。「孤獨老」和「孤獨死」是高齡化社會不可避免的現象,但若活得自在,安全獨居在自己的家又何妨!

     

    高齡化加上少子化,獨居狀況愈來愈多,老後安居的關鍵,在於人際互動。出門、回家、下樓倒垃圾,只要遇到鄰居就打招呼閒聊,有助於增進感情、提升認知能力,甚至是延緩失智失能。伴隨著超高齡社會而來的老人獨居問題,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出「幸福獨居社區解方」,用創新服務為長者帶來樂齡生活。

    要解決初老以及老老族群的孤獨,建立社區共好互助的模式很重要,解決孤獨的關鍵,就是建立新的友好關係,用「新家人」的角色陪伴。

     

    初老顧老老 老盟助幸福獨居

    老盟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嘗試培力社區中高齡與高齡人才,建立社區自主獨居服務模式。初老族群在陪伴與互動的過程中,可以親身體會高齡者的生活,並及早規畫第三人生;高齡者在受助的同時,藉由分享自身豐富的人生經驗重現自我價值。彰化縣竹塘鄉小西社區是典型的農村型社區,居民有85%務農,當地有多達112位長輩,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的就占了一半。

    在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育萬號召下,透過多元的方式關懷社區民眾,長輩漸漸願意走出家門,參與定期的共餐服務、健康促進活動。剛開始社區幹部與志工的電話關懷或訪視並不順利,例如七旬的洪奶奶,志工第一次進行獨老問卷時,緊張地跑去躲起來,後來派出能被她信任的兒子的同學擔任好朋友志工,成功克服了不易與陌生人建立關係的困難,現在非常樂意分享生活點滴。

     

    陪聊敞心房 長輩感受被認同

    小西社區另一位逾80歲的陳爺爺,平常不愛與人往來互動,尤其是動過膝蓋手術後,因體力不便更不想出門,人際關係逐漸斷了連結。老盟推動的好朋友志工到家中陪伴聊天,一開始遭到拒絕,直到慢慢接受、持續建立良好關係,社區承辦青銀共學活動時,特別邀請陳爺爺出場表演掌稻草,三兩下就一捆,重現昔日農村生活的技能,聽說現在50歲以下的農民都不太會掌稻草了!

     

    不只農村或偏鄉有老人獨居的問題,對比老人獨居宅數量,以新北市最多,新北市永和區民權社區串起互助網絡,創造令人可以安心生活的環境,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秀蘭在地深耕30多年,看見高齡化社會的衝擊改變,積極進行社區升級,致力於老有所用、老有所長、老有所成。「幸福獨居社區解方」注入新能量,讓長輩感受到被認同的價值,以及扮演跨世代溝通的角色。

     

     

    透過「好朋友志工」關懷社區民眾,長輩漸漸增加人際互動。圖/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供

    透過「好朋友志工」關懷社區民眾,長輩漸漸增加人際互動。圖/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供

     

     

    好朋友志工 化解父女間心結

    長年獨居的陳先生,離家30年未曾聯絡的女兒從國外回來,可是他心中存著不諒解而將女兒拒於門外,經過好朋友志工居中協調,透過真誠信任搭起溝通橋梁,最後終於化解了父女間30幾年的誤會。陳先生不再孤獨,更樂於參與社區活動,重拾自信與快樂;好朋友志工重塑社區間的連結,宛如創新服務的「孤獨處方箋」,在共餐、共學之外,也活化自身的專長與能力,與社區一起共好。

     

    獨居是擋不住的趨勢,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世代觀點和生活習慣的不同,長輩不論是自己選擇或被迫選擇獨居,一定要靠社會安全網絡建構社會互動。老盟提出的幸福獨居社區解方,培育初老族群成為好朋友志工,從預防性關懷的角度出發,跳脫傳統社福觀念的作法,用「交朋友」的方式發展長者服務。非社工背景的志工,反而含括了不同的領域,可能因為彼此傾聽而成為好朋友,利用共享生活創造老後幸福。

     

    獨居老人宅 10年間翻倍

    老人獨居數量愈來愈多,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資料 ,2022年第二季全戶都為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數,已超過62萬;是10年前的一倍。僅一名老人獨居的宅數,也從10年前的22.6萬宅成長到47.7萬宅。

     

    獨老不孤老 先做5準備

    1.多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增進人際互動。

    2.有機會不妨參加志工服務,加強自助和互助。

    3.持續活到老、學到老,安排生活找到歸屬感。

    4.保持規律的生活,維持身心健康和良好體力。

    5.多善用社群媒體,擴大生活圈不與社會脫節。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429/6750988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這一天的萬芳醫院,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硬是隔出了一塊區域,院方在此舉辦「失智共照中心擴大服務啟動典禮」。中央的、地方的官員都來了,各里里長也來了,院方一一唱名介紹,而最終登場的是作為病患家屬代表的作家張曼娟。

     

    她被安排在最後上台致詞,輕柔聲音瞬時溫暖了這個飄雨的瑟瑟秋日。張曼娟一開口便說:「我是萬芳醫院的常客,來到這裡就像回家差不多。」她淺笑訴說身為照顧者的日常,讓人難以想像她9月才歷經一場老父摔斷腿的照護風暴。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照護疲於奔命

    7年前,張曼娟第一次將父親送進急診室。媒體專訪中如此描述:當日母親致電,說父親無法行走、也站不起來,血壓飆高已送到醫院去了。她趕到急診室,爸爸彷若交代後事般,絮絮說著不要急救、不要插管…。

     

    原本健康的父親出現心臟等症狀,住院兩次做了精密檢查,最後得到一個眾人最不願聽到的結論—父親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所謂的「思覺失調」。

     

     

    ▲張曼娟與父母合影。(圖/翻攝自張曼娟臉書)

    ▲張曼娟與父母合影。(圖/翻攝自張曼娟臉書)

     

    「從那一刻開始,我家就陷入思覺失調的風暴中,父親處於吃藥、斷藥的狀況,情緒反應非常強烈,變成一個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那年,張曼娟的父親88歲,母親79歲,原本健朗的母親,也在父親爆發思覺失調後的1年半後,突然忘記了回家的路,不認得她是誰。

     

    經過縝密診斷,醫師最後確認母親失智,而且在此之前,有過一次無人知曉的中風,可能因此導致血管性失智症,這讓張曼娟萬般愧疚,「我竟然沒發現母親中風了!」

     

    「在照顧過程,有非常大的無力感,感覺有一個很大的沙漏,不斷的把父母親的健康、意志漏走,我每天疲於奔命到處去接,卻什麼都接不住……,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學習用幽默看待變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坦言,作為照顧者,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今天會發生什麼事,迷途中非常需要有人指引,而照顧者的心情也常處在高低起伏的跌宕中。即使她已擔任照顧者7年之久,仍常質疑:「我這樣做是對的嗎?這樣就夠了嗎?這樣對父母親是好的嗎?」

     

    9月父親在家摔斷左腿,再度進了急診室,由於此前已有右腿骨折的經驗,高齡95歲的父親對於能否康復感到質疑,覺得自己恐怕一輩子就要癱在床上,脾氣變得暴躁,思覺失調症又犯病,也讓全家人陷入不能睡覺的痛苦深淵。

     

    張曼娟苦笑,她與母親、印尼看護阿妮甚至因此「仇恨睡眠」:「媽媽仇恨阿妮為什麼可以睡覺?阿妮仇恨我為什麼可以睡?變成一個恐怖循環;在循環之中,我覺得照顧真是一件痛苦的地獄之行!」

     

    「繼續下去,搞不好我父母親還活著,但我已經死了呢?」61歲的張曼娟雖然生活規律,卻因龐大壓力有三高問題,她擔心著:「萬一我先走了怎麼辦?」

     

    她幽幽說道,自己雖非獨生女,卻是獨力照顧者,因此得學習跟失智症、思覺失調症,以及老人家的那種「衰老、病苦、心情上的憤怒」和平共處,於是漸漸發展出照顧者的自我安慰哲學,學著用幽默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提起父親病況嚴重時,母親因環境改變非常躁動,只好哄著母親到住家附近的河堤散步。那一天是農曆十四,母親突然指著天上月亮說:「你看,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儘管月相未及圓滿,但可以跟媽媽一起走在河堤邊,看著天上、水裡的月亮,「這不是一個很幸福的時刻嗎?」

     

     

    ▲父親摔傷住院後,母親常吵著要去看父親,但疫情期間只限一人陪病,張曼娟常帶著母親出外走走,轉移她的躁動不安。(圖/翻攝自張曼娟臉書)

    ▲父親摔傷住院後,母親常吵著要去看父親,但疫情期間只限一人陪病,張曼娟常帶著母親出外走走,轉移她的躁動不安。(圖/翻攝自張曼娟臉書)

     

    失智媽記掛逝去親人,唯獨忘了身旁女兒

    身為失智者的親密家人,常會遭遇許多情緒上的打擊。張曼娟回憶,媽媽第一次在客廳收拾東西說要「回家」時,她忍不住抓狂:「妳回什麼家?這明明就妳家!」母親卻仍偏執想走,拒絕承認這是她已住了30年的家。

     

    還有一次是吃飯到一半,母親突問:「我們的爹跟媽都還在嗎?」母親是1949年跟著大哥到台灣,這意味著此刻她根本不認得眼前人是誰。「我是一直在照顧你的人,你怎麼可以不知道我是誰?」她感到憤怒,情緒瞬間爆開,逼問著:「我是誰?我是誰?你不認識我是誰?」

     

    只見母親眼神閃爍,有點驚慌、又有些不好意思與困惑,接著問:「那我姊姊呢?哥哥呢?」她便一鼓作氣,告知這些親人都已過世,惹得老人家驚愕哀哭。事後冷靜下來,她才察覺自己負氣,因為母親記得的那些人都已不在世間,唯獨那個活在世上並陪伴照顧的女兒,竟被母親遺忘…。

     

    那些難以調適的情緒衝撞,而今已雲淡風清,再遇上媽媽困惑疑問,她會好整以暇回答:

    「媽~我是妳的女兒,你的爹媽、我的外公外婆已經過世了,舅舅、阿姨也過世了,現在就我在你身邊,我會陪你照顧你,你不要擔心。」

    「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過世的?我怎麼一點都不記得、不知道?」

    「媽~他們都已經過世10年了,而且你已經哭過很多次了。」

    「喔,這樣子啊!那好,繼續吃飯。」

     

    失智母親與照顧者女兒的對話,原是磨人的心酸,她說來竟成令人莞爾的單口相聲。張曼娟自嘲:「我怎會變成這樣子這麼皮呢?那都是因為累積了太多、太多的經驗之後,照顧者慢慢越來越瞭解,要先把自己的情緒掌控好,才能夠好好照顧需要照顧的人。」

     

    送母親去日照中心,陷愧疚與掙扎

    參加啟動典禮這天,張曼娟才終於接受了醫師與朋友建議,把媽媽帶到日照中心。她解釋,母親曾在醫院擔任護理師多年,喜歡團體生活、樂於服務,在家老嫌冷清,才想著讓媽媽到日照中心接觸人群。

     

    近來疫情稍歇,終於被通知能帶媽媽去試讀,當下她感覺比中頭獎還開心,答應後卻又陷入深沉自責與愧疚中。「這是不是代表我要卸責、要甩鍋?送她去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日子好過、逃避照顧媽媽的責任?」

     

    她不斷在內心與自己對話,「假如是我的朋友,會怎麼勸我自己?」她當然知道媽媽喜歡人群,參與團體生活一定會比在家無所事事要好…「這些我都知道,但我無法克服作為一個照顧者的愧疚與掙扎。」張曼娟說。

     

    那天送母親前往日照中心,她因防疫無法陪同,只能1個小時後再來接,「實不相瞞,那是我生命裡最漫長的1個小時。」

     

    她不斷揣想各種情況:如果媽媽找不到我怎麼辦?如果媽媽找不到廁所怎麼辦?如果媽媽不耐煩想離開怎麼辦?如果她不喜歡同學怎麼辦?如果同學不喜歡她怎麼辦?

     

    千百種想法在腦袋裡糾結,終於到了可以去接母親的時刻,張曼娟竟像第1天送孩子到幼兒園的家長般,「提早3分鐘在門口等,時間一到就按鈴。」孰料這一切擔慮都是白費,媽媽和社工師說說笑笑出來,而且還想再到日照中心上課,她才放下心中大石。

     

    「這就是照顧者會經歷的各種階段。」張曼娟說,也許失智共照中心的成立,能讓許多照顧者內心的起伏、掙扎、矛盾有很好的抒發與理解。她也以過來人身份,期盼每一位照顧者都能找到與失智症共處最好的方式,「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讓被照顧的人,因為我們的照顧能更加幸福。」

     

     

    ▲張曼娟與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右)合影。(圖/郭美懿攝)

    ▲張曼娟與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右)合影。(圖/郭美懿攝)

     

    採訪後記:照顧者能給的就是最好,別追求最完美

    張曼娟母親剛失智時,家中陷入混亂,身邊朋友也無相關經驗,頓感求助無門。幸而為母親看病的宋家瑩醫師給予許多協助,「宋醫師就變成我的媽祖婆,每次問她:我媽怎樣怎樣,怎麼辦?她有求必應!」張曼娟笑說。

     

    「就像搭飛機,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安全帶扣好,再去扣孩子的;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再去照顧身邊的老人。不管你做任何決定,都是你深思熟慮做的最好決定,千萬不要後悔,或覺得早知道就怎樣…。」被稱為「媽祖婆」的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如是道。

     

    宋家瑩指出,面對身心障礙或失智家人照顧,家屬承受的壓力絕對比病人來得大,許多人會追悔自己為何不拋下所有工作去照顧患病家人,就連她自己也曾如此。她在擔任住院醫師第2年時,90歲外婆做了氣切,由於母親已逝,當年也請不到外傭協助,與外婆同住的她毅然向長官請辭,「我要回家照顧!」想不到長官一口拒絕,並告訴她:「妳一定要維持自己生活的持續,才有能力照顧好外婆。」

     

    她說,許多人在慌亂中,往往忽略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好,如今已有不同的長照資源與居服員可以分攤照護負擔,「先把自己穩定好,有穩定的情緒、穩定的經濟,才能好好照顧家人;你能給的就是最好的,別去想一定要做到多完美。」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72/6734161

     

    九月初因公南下拜訪屏東勝利之家,正好參與到「失智症生活體驗:我的一天」,於是趁著這個機會,透過「吳火木」阿公的視角,體驗失智症患者的生活。

     

    當我們步入第一個展間,迎來的是一道灰暗的長廊,兩側的牆面上盡是阿公的內心獨白:「這個人是誰?」「我在哪裡?」周遭的一切似乎變得陌生,五感也漸漸趨向模糊。

     

    當第二道門開啟,我們來到阿公的房間,可以隨意探索。當我在房間裡來回走動時,赫然發現四處散落許多盛好的粥,有的在床頭櫃上,有的在電視機上,甚至衣櫥裡也藏著好幾碗粥,以及一個青綠色的大同電鍋。除了粥以外,還在抽屜裡找到好幾包泡麵,也有數箱未開封的泡麵堆疊在床邊。我拿起桌上的相框,看著照片裡的人像,猶如被蒙上一層灰,模糊不清。眼角餘光瞥見桌下有一只皮箱,我好奇地將它拖出來,打開一看,裡面藏著一本厚實的結婚紀念冊。我坐在鋪著竹蓆的床上,一頁頁地翻閱,裡頭每張相片都很清晰,其中一張旁邊寫著:「我們的愛,永遠留在記憶中。」

     

    頃刻間,我的思緒如一縷絲線被針挑起,浮現與外公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的外公晚年也罹患失智症,無事的午後就坐在空地的躺椅上,兩眼空洞地發愣。每逢節日家宴,大夥們齊聚一堂,長輩們就會面帶笑容,用台語輪番詢問外公:「我是誰?認得出來嗎?」外公笑得露出銀亮的假牙:「袂記得了啦!」隨後是一陣沉寂。

     

    外公早期因為從事水泥相關工作,肺部功能受到影響,時常為此往返醫院。有次跟母親到醫院探視外公,母親見到他便問:「我是誰?認得我嗎?」外公笑答:「夏綠吧?」二舅笑著指向母親:「夏綠是恁小妹,這是恁查某囝!」隨後外公囑咐二舅拿錢包,二舅拿著錢包問外公:「查某囝返來,你係欲辦桌哦?」「好啊!」外公爽快地應允。「但是你錢包裡無錢呢,係欲安怎請查某囝?」二舅翻開錢包給外公看,外公呵呵地笑起來,大夥的笑聲在病房裡迴盪許久。

     

    當我的目光重返火木阿公的結婚紀念冊上,才驚覺我的外公已離開人世兩年。

    參訪展場結束後,與會來賓坐在溫馨的客廳裡,分享各自的體驗心得及生命經驗。有的長輩因為失智症導致躁鬱,與家人相處得不融洽;也有長輩因為早發性失智,泰半的人生宛如斷了線的風箏,僅留下無魂的身軀。

     

    輪到我分享時,我說:「忘了紀念冊中原本的那句話,但我記得上面依稀如此寫道:『我們的愛,永遠留在記憶中。』每個失智症患者都曾擁有自己的人生,雖然現在忘卻過去,不代表他們的曾經就這麼灰飛煙滅。相冊也好、影像也好,或是在我們的記憶裡,都是他曾活過這一生的足跡,都是有意義的。」

     

    離開勝利之家時,外頭烏雲籠罩大地,雨水不停地落下,但我始終面帶微笑,因為我的內心宛如被豔陽照耀,平靜祥和。

     

  •  

    推動老人照顧服務計畫的伊甸基金會今天表示,委外市調發現青壯年受訪者自認對長照認識有把握者不到1成,且照顧者最大需求是人力分擔、其次是經濟支持,呼籲可善用支持專線。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今天召開「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開跑記者會,會中指出,超高齡社會的到來,老人照顧成為重要議題,而近年照顧崩潰事件也屢屢登上新聞版面,顯示長期照顧壓力非同小可。

     

    伊甸基金會並說,面對長期照顧需求持續增加,除了長輩,照顧者也亟須被關心,委外市調有幾大發現,首先,針對18至45歲青壯年進行對長期照顧的看法調查,發現僅1成不到(6%)自認對長照認識有十足把握。

     

    而且有照顧經驗的民眾認為最需要是「照顧人力分擔」,占37.7%;其次是經濟支持,占31.4%。沒有照顧經驗的民眾,則認為經濟支持是主要資源。伊甸基金會分析,可見對實際走過照顧路的民眾來說,人力的分擔、喘息的時間是當下最需要的支持。

     

    市調也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並不同意為照顧長輩放棄工作;但根據衛福部數據顯示,每年都有超過13萬人,因為照顧家人被迫放棄工作。

     

    另外,當家中有長照需求時,多達7成(72%)受訪者認為,應由「子女」負擔照顧責任,但問及自己老後應由誰照顧,卻發現近4成民眾選擇住進機構,由子女照顧僅不到2成(17.5%),推估除少子女化影響,或因長期照顧的辛苦,所以不希望下一代繼續承接。

     

    綜合以上,伊甸呼籲「適時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讓長照路不再孤單,而老人照顧服務計畫的推動,將持續提供日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送餐關懷等多元服務,可善用支持專線0800-025-885,或上網搜尋「伊甸老人照顧」。

     

    會中,身為家庭照顧者並在伊甸擔任居家服務員的念慈分享經驗。她說,原本在工廠上班,還要照顧有失智現象的母親,身心俱疲,後來工廠歇業,在擔任社工的女兒推薦下參與照顧培訓課程、考取證照並投入長照,如今能幫助其他人,母親也使用三峽居家服務,自己下班後陪伴她,母女關係好了許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723468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為提升嘉義長照專員專業知識,縣長照中心辦理長照輔具暨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教育訓練,昨天由衛生局長趙紋華帶領長照專員,至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進行專員輔具、實務體驗操作。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照顧管理專員是嘉義縣長期照顧服務的守門員,有專業、同理的照專,才能夠提升嘉義縣長期照顧品質,透過輔具中心專業訓練,達到跨部門、跨專業的友善合作與對話。

     

    長期照顧2.0有四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各項目以被適當與廣泛的使用,但其「輔具」百百種,不同的失能狀況、不同的情境有不同輔具的需求。

     

    輔具的參訪實務體驗操作,能提升長照專員的敏感度;參與專員表示,平時看長輩使用助行器,但沒想到一個輔具細節調整也能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度與身體協調性。

     

    嘉義縣衛生局指出,大眾有時會誤解輔具是失能者、身心障礙者在使用,有色眼鏡往往造成有需求的民眾拒絕使用,輔具中心的參訪,導入正確的輔具使用觀念,將正確的輔具價值觀與民眾分享、說明,期許輔具使用去標籤化,促進照顧品質與提升身體舒適度。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嘉義縣衛生局帶領長照專員到台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之輔具資源中心,辦理輔具等專業知識教育訓練。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