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732017

     

     

    在伊甸擔任居服員的念慈(右)與高齡媽媽(中)、女兒(左二)昨分享照顧經驗。記者葉冠妤╱攝影

    在伊甸擔任居服員的念慈(右)與高齡媽媽(中)、女兒(左二)昨分享照顧經驗。記者葉冠妤╱攝影

     

    伊甸基金會針對18歲到45歲青壯年進行長期照顧看法調查,發現僅不到一成民眾自認對長照有十足的認識;再者,雖高達七成認為應由子女肩負照顧責任,但若攸關自己的老後照顧安排,卻有四成民眾選擇入住機構。伊甸推估,少子女化影響、長照的辛苦,讓民眾不希望下一代承接太多。

     

    伊甸昨舉行「老人照顧服務計畫」記者會,並公布青壯年長照看法調查,發現僅不到6%的民眾自認對長照認識有十足把握;當家中有長照需求時,多達72%認為應由「子女」負擔照顧責任,但若問及自己老後應由誰照顧,卻有近四成民眾選擇住進機構。

     

    調查也發現,有照顧經驗的民眾裡,37.7%認為最需要「照顧人力分擔」,經濟次之,占31.4%;沒有照顧經驗的民眾則以經濟支持為主要資源。伊甸表示,對走過照顧路的民眾來說,人力分擔、喘息是最需要的。

     

    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表示,長照可能成為每個家的課題,伊甸基金會推動老人照顧服務計畫,目前服務約五、六百名長輩。

     

    在伊甸擔任居家服務員的念慈,從照顧八旬老母的照顧者,化身為居服員。她說,原本在工廠工作,下班還要趕赴照顧輕度失智的媽媽,常身心俱疲,後來在女兒推薦下,投入長照領域,不但能分享自身經驗,也改善跟媽媽的相處緊繃,母女關係比以前好許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708318

     

     

    台中市大里區十九甲地區最近新增一家大型長照機構「雲廬」對於有近3萬人口的十九甲是一大福音。圖/民眾提供

    台中市大里區十九甲地區最近新增一家大型長照機構「雲廬」對於有近3萬人口的十九甲是一大福音。圖/民眾提供

     

    台中市大里區十九甲地區最近新增一家大型長照機構「雲廬」對於有近3萬人口的十九甲是一大福音;年輕人可以把長者送去,自己安心工作。市議會前副議長陳天汶昨天出席開幕典禮時特別稱讚,認為機構裡安排了許多課程,歡迎老人家去體驗,那裡會是老年新樂園。

     

    機構人員說,他們由社團法人中華三陽堂至善行愛功德會的雲廬長照機構創辦,藉由休閒、健康促進延緩失智,子女也有喘息的機會。收容的對象是65歲以上老人、50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失能、失智症者,以及55至64歲原住民,並將結合社區資源、學校以「青銀共融」方式提供完善的服務。

     

    功德會理事長陳健弘說,政府推動老人健康照護不遺餘力,雲廬日照中心聘有特殊教育經歷的護理師,還有統合教育的老師,對長輩照顧有耐心。另也依長輩需求,開設手腦並用的感覺統合課程來延遲老化、烘培製作分享長輩食用、每月以介紹一個國家的景點、讓長輩做接待餐廳外場輪班,有重拾職場的感覺,以及可以打麻將動腦。

     

    陳天汶說,大里區有約21萬人,65歲以上有約2萬7千人,對長照需求很大。看到地方市議員、里長為了社區弱勢及長者的熱心服務,都是在地英雄。特別是長照機構能回饋社會,值得敬佩。

     

    他說,有些退休的朋友整天靠沙發、看電視、划手機過終將快速老化。要過快樂有品質生活,就要離開舒適圈走向社區、接觸人群,一定可以找回自信,

     

    雲廬日照中心說,他們已試營運,如有日間照顧服務需求,可先向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04)25152888提出申請,依核定的級別,由政府給予84%補助,自費16%,中低收入只繳5%-0,減輕家屬經濟負擔。連絡電話( 04)22770727。

     

     

    「雲廬」有專業人員為老人家服務。圖/民眾提供

    「雲廬」有專業人員為老人家服務。圖/民眾提供

     

     

    「雲廬」有專業人員為老人家服務。圖/民眾提供

    「雲廬」有專業人員為老人家服務。圖/民眾提供

     

     

    「雲廬」提供課程,讓老人家可以學習,甚至服務他人。圖/民眾提供

    「雲廬」提供課程,讓老人家可以學習,甚至服務他人。圖/民眾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716441

     

     

    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今揭牌啟用,導入智能設備防止長者肌少症。記者黃于凡/翻攝

    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今揭牌啟用,導入智能設備防止長者肌少症。記者黃于凡/翻攝

     

    雲林縣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今開張,位於若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旁,提供銀髮族強身健體好所在,內有多台智慧化精準運動設備,可藉由長者動作評估,產出體適能雷達圖,為長者開出「AI個人化運動處方」,也將與若瑟醫院合作,結合高階INBODY推出會員制,提供長者全方面照顧。

     

    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內設有動態平衡訓練機、骨盆穩定訓練機、上肢功能訓練機、全身協調訓練機,也有臂力、腿力訓練機,長者可藉由個人運動處方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機器;運動結束後,機器螢幕會提供視覺及聽覺「即時回饋」,協助長者將動作表現量化,確保訓練品質。

     

    另,銀髮俱樂部未來將採會員制,與若瑟醫院合作高階Inbody,檢測體脂率、肌肉量、基礎代謝率等,由醫師進駐提供專業建議,協助長輩調整運動及健康狀況,若進一步評估有就醫需求,則會直接協助轉介醫院端診療,提供長者全方位的照顧。

     

    計畫處副處長廖珉鋒說,感謝若瑟醫院提供場地,讓銀髮健身俱樂部可以落腳虎尾,這是雲林第一個結合共照中心的銀髮族健身俱樂部;雲林縣長者占人口比例近2成,醫療保健、社福關懷亟需提升,雲林縣已向衛福部爭取11處銀髮族健身俱樂部據點,希望未來20鄉鎮都能順利設立。

     

    虎尾鎮長丁學忠說,高齡人口逐漸增加,肌肉流失是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銀髮健身政策需好好推動,照顧長者身體健康是首要任務,未來若有需要之處,虎尾鎮公所都將全力配合。

    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今開張,導入智能設備防止長者肌少症。記者黃于凡/攝影

    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今開張,導入智能設備防止長者肌少症。記者黃于凡/攝影

    計畫處副處長廖珉鋒感謝若瑟醫院提供場地,讓銀髮健身俱樂部落腳虎尾。記者黃于凡/攝影

    計畫處副處長廖珉鋒感謝若瑟醫院提供場地,讓銀髮健身俱樂部落腳虎尾。記者黃于凡/攝影

     

     

    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今開張,導入智能設備防止長者肌少症。記者黃于凡/攝影

    虎尾銀髮健身俱樂部今開張,導入智能設備防止長者肌少症。記者黃于凡/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716266

     

     

    南投縣政府與埔里基督教醫院合作到中寮鄉衛生所開辦物理治療所,方便居民就近尋求協助復健醫療服務。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南投縣政府與埔里基督教醫院合作到中寮鄉衛生所開辦物理治療所,方便居民就近尋求協助復健醫療服務。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南投中寮因無物療治療所,復健治療須至其他市鎮,舟車勞頓,對高齡長者尤為不便,縣府為此與埔里基督教醫院合作,派員進駐當地衛生所開辦物理治療所,每周一至五提供復健醫療服務,周二還有骨科醫師駐診,方便居民就近尋求協助。

     

    縣府指出,隨年齡增加,身體機能退化,易有復健醫療需求,但縣內魚池、國姓、中寮、鹿谷等4鄉鎮,老年人口比例最高,卻沒有物理治療所,近年為此尋求醫療院所合作,並於2019、2021年先後在魚池、國姓開辦,近期則成功進駐中寮。

     

    縣府祕書長洪瑞智說,魚池、國姓在衛生所開辦物理治療所後,每月就診長輩逾800人次,3年來服務近3.5萬人次,中寮地區今年也在埔里基督教醫院的配合及支援下,出人出力和設備進駐衛生所成立物理治療所,協助居民相關醫療服務。

     

    而物理治療所的建置,不只能增進復健服務的可近性及便利性,更可使老年人維持功能不會快速退化,並能減輕家屬照顧負擔,提高生活品質,因此鼓勵歡迎有需要的鄉親或長輩能多加利用。

     

    埔里基督教醫院則表示,中寮需要復健治療的長輩不少,但因鄉內無相關資源,只能去南投、草屯的醫療院所,但路程不便,有些長輩索性忍痛,不去復健治療,令人擔憂,經考量決定進駐衛生所開設復健門診,每周二還定期有骨科醫師巡診。

     

    而埔基中寮物理治療所服務時間為每周一至五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時至4時30分,中寮鄉衛生所表示,如有復健需求可先撥打049-2692622諮詢,同時也提供物理治療、衛教諮詢、長照及輔具等各項服務,歡迎居民就近尋求協助。

     

     

    南投縣政府與埔里基督教醫院合作到中寮鄉衛生所開辦物理治療所,方便居民就近尋求協助復健醫療服務。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南投縣政府與埔里基督教醫院合作到中寮鄉衛生所開辦物理治療所,方便居民就近尋求協助復健醫療服務。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721827

     

     

    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是彰化縣也是全國第一個多功能綜合衛福大樓。記者簡慧珍/攝影

    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是彰化縣也是全國第一個多功能綜合衛福大樓。記者簡慧珍/攝影

     

    全國第一個多功能整合式衛福大樓今天在二林鎮啟用,東和、西平、北平、南光、豐田、後厝、東興等周邊7里的阿公、阿婆趕來體驗不老健身房等設施,都誇設施新又好,縣政府又爭4個日照中心,率全國之先觸及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的百分之百達成率。

     

    縣政府和衛生局今天在二林鎮,舉行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落成暨慈均日照中心開幕典禮,二林鎮長蔡詩傑以地方首長的觀點指出,二林鎮老年人口占比20.7%,平均5名鎮民就有1人超過65歲,二林鎮邁入超高齡社會,今天啟用的這棟新建大樓確實從小照顧到老,符合地方的最大期待。

     

    縣長王惠美說,這棟大樓整合衛生所、不老健身房、公設民營托嬰中心、育兒親子館及日間照顧中心,長者到1樓衛生所看醫師,檢查身體狀況後取得運動處方箋,到不老健身房有教練指導加強肌耐力訓練,二樓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將收托30名0至2歲的嬰幼兒,3樓為育兒親子館預計每年服務1萬2千人名親子,4樓日照中心可服務30名失能或失智長者;二至四樓都有專業單位進駐提供最專業的服務。

     

    彰化縣五合一選舉11月26日投票,今天啟用典禮,二林區的縣議員和候選人全數到齊,住在附近的阿公、阿婆也趕來參與盛會。「真好用,10月1日試用阮就來用看嘜。」76歲吳姓鎮民說,衛生所有這樣免費設施,有空就來運動,實在好用。

     

    四樓日照中心今天教做萬聖節蜘蛛戒指,縣長王惠美、鎮長蔡詩傑和阿公、阿婆一起做,做好不但可當戒指也能當髮飾,王惠美為阿公、阿婆戴上蜘蛛髮飾,在眾人鼓勵下,也為蔡詩傑戴上銀(贏)蜘蛛髮飾,歡笑滿堂。

     

    二林鎮衛生所原址拆除,新建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落成暨慈均日照中心,中央補助4674萬8000元、縣府自籌3519萬4300元,共計8194萬2300元。截至今(2022)年9月彰化縣申請「前瞻基礎建設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爭取補助款合計14億1124萬9000元,將布建51處長照服務據點,已完工31案,施工中10案,規劃設計6案,縣政府新爭取並獲中央原則核定4案,分別在芳苑草湖國中、鹿港鹿鳴國中、彰藝民族新村、和美和群國中,計畫完成後,將100%達成中央「一國中學區一日照」布建政策。

     

     

    全國也是彰化縣第一個多功能綜合衛福大樓-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今天開幕啟用。記者簡慧珍/攝影

    全國也是彰化縣第一個多功能綜合衛福大樓-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今天開幕啟用。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的四樓慈均日照中心,今天教做蜘蛛髮飾,王惠美為長者戴上。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二林鎮衛生所新建大樓的四樓慈均日照中心,今天教做蜘蛛髮飾,王惠美為長者戴上。記者簡慧珍/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7/6716665

     

     

    金門縣長楊鎮浯。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縣長楊鎮浯。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縣安岐多元照顧中心今天開辦,縣長楊鎮浯表示,金門縣完成了「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目標的最後一塊拼圖,是全國僅次於嘉義市第2個完成中央政策目標的縣市,也是離島第一。

     

    楊鎮浯致詞表示,金門縣長照服務單位已布建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2家、複合型服務中心21家及巷弄長照站21家,藉提供多元長照服務資源,從社區健康促進、預防延緩失能到失能者的全人照顧及家庭照顧者關懷支持,建構金門縣整體長照體系。

     

    楊鎮浯表示,除了既有金城鎮珠山社區長照機構、金湖鎮蘭湖社區式服務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衛福部金門醫院附設綜合長照機構、烈嶼鄉西方社區式服務長期照顧服務機構,10月3日金沙鎮蜻蜓社區長照機構,以及10月7日金湖鎮金湖社區長照機構相繼開辦。

     

    楊鎮浯說,加上安岐多元照顧中心今天開辦啟用,金門縣完成了「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目標的最後一塊拼圖,是全國僅次於嘉義市第2個完成中央政策目標的縣市,同時也是離島地區第1個完成的縣市。

     

    衛生局說明,「安岐多元照顧中心」在2019年獲得衛福部補助前瞻基礎建設-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也是金門縣首間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總工程款4300萬餘元,其中衛福部爭取補助3690萬餘元,金門縣自籌600萬餘元,後續將由社團法人愛福家協會負責經營。

     

    安岐多元照顧中心座落在金寧鄉頂林路339號,靠近安岐村及湖南村,北側為安美村辦公室,南側為金門縣消防局及金寧國中小學,交通便利。未來每天最多可服務60名日常生活需要協助的失能或失智者白天時段的日間照顧服務,夜間可以提供9床長者夜間喘息服務。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711377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二)昨天前往成德國小出席台北市代間學習基地揭牌典禮,並與長者體驗包餃子。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二)昨天前往成德國小出席台北市代間學習基地揭牌典禮,並與長者體驗包餃子。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北市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20%以上,邁入超高齡化,台北市長柯文哲成立全國首所「代間學習」基地。柯文哲表示,台灣人口老化不是問題,問題出在高齡人口結構變化太快,以瑞典65歲以上長者比率從7%增加到20%,花了130年,但台北市只花30年,像「煮青蛙,一下子太快變動,很難應付」。

     

    柯文哲昨天與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出席於成德國小設置的第一所「代間學習」基地揭牌典禮,並由廚藝精湛的長輩,示範如何包出緊實白胖水餃,柯文哲與成德國小同童們捲起袖子實作,體驗老少共學樂趣。

     

    柯文哲說,台灣人口老化不是問題,因日本、瑞典高齡人口早就超過20%,不過台灣的高齡問題在於人口結構變化太快,「這很麻煩,若人口結構短時間劇烈變動,會讓社會失去適應能力。」

     

    為因應台北市超高齡化,北市府今年8月也首創全國訂定「樂齡學習白皮書」,以「智慧樂齡、圓滿樂活」為核心理念,規畫樂齡學習六大發展目標。包括「老有所依」培養高齡者養成終身學習習慣,台北e大數位學習網建置有「樂齡學習專區」,上架超過百支樂齡學習影片。

     

    「老有所用」鼓勵高齡者貢獻所學鼓勵志工服務;「老有所鍾」促進高齡者勇於嘗試生命新經驗;「老有所承」推動代間教育與青銀共創;「老有所養」促進高齡者健康保健及預防失智課程;「老有所終」推動課程協助心靈成長及退休規畫。

     

    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首所「代間學習」基地,將作為北市代間學習智庫,研發各種代間學習方案,促進不同年齡層間的互相學習與理解,達成世代融合的目標。

     

    今年58歲的余阿雪奶奶說,她是成德國小第19屆校友,目前也是南港樂齡中心學員及志工,不僅兒子是成德第48屆校友,孫子目前也讀四年級,回憶小時候上學要先過平交道,低年級因人多還要分上、下午上課,但現在有活動中心、也有學生自行設計的遊戲場,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成德國小校長連世傑表示,代間學習課程包含「教爺奶玩3C」、「邀請長者製作手路菜APP」等,未來也將與吉林國小、吳興國小、老松國小及清江國小共同合作推展北市的代間學習。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711039

     

    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中)今出席「日照微電影首映會」。記者鄒尚謙/攝影

    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中)今出席「日照微電影首映會」。記者鄒尚謙/攝影

     

    衛福部先前預告2023年元旦起,將取消失智者「同時」使用長照A單位,及共照中心個管服務,新制將只能二選一,對失智家庭衝擊嚴重。上周召開公聽會,逾40家失智相關照護單位都出面呼籲暫緩新制上路。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今表示,今早已與相關團體開會討論,沒有所謂暫緩上路,整體方向還是要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得到幫助。

     

    衛福部2023年元旦起,將取消符合長照需求(CMS)等級2-8級之失智者共同獲得長照A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及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個管服務,新制將只能二選一。上週公聽會上,祝建芳強調,中央念茲在茲的是9萬多名仍待接觸的個案,希望新制能夠主動去接觸個案,將個案轉到轄區內共照中心提供服務;也會再召開專家會議討論。

     

    祝健芳今出席「日照微電影首映會」會後受訪表示,政府為展現減輕照顧者壓力方式,從預算、長照單位布建點、服務措施布建設計,整體已達到目標值的67%,也一直在努力,希望113年可以涵蓋率拉到75%以上,讓有需要的長輩都可以得到幫忙。

     

    針對失智分流新制,祝健芳則說,今早已和專家、TADA(台灣失智症協會)代表開會討論,討論後會走的方向是,如何讓個案「不因為分流而得不到需要的幫忙」討論相關機制,「沒有所謂新制的暫緩上路」。

     

    但新制上路後,恐讓A長照單位的個案師負擔過大。祝健芳則說,確實不同體系有不同狀況,失智共照中心中也有非失智專業者,主要是「人的問題」,與體系關係不大,像是老盟也有強調,A單位相關培訓機制,在失智這塊有缺乏,未來需要加強。

     

    因此,未來長照司或將在專業課程中,把失智照護列為必須的教育課程,不管事職前、在職的部分。祝健芳指出,很樂意看失智專家提供強化的課程內容,列入繼續教育中,同時工作手冊中的指引也會強化。

     

    長照單位擔憂新制上路後恐讓經費縮水,長照服務難以為繼。祝健芳直言,「這部分完全是誤解」,長照司看了各單位的服務案量,本來就在醫院就醫的個案有9萬多筆,但共案的僅2萬筆,主要是希望醫院內部橫向聯繫能夠強化,趕緊轉介到長照資源中,透過診斷碼積極去接觸,這也是失智中心成立後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疑似個案確診」。

     

    祝健芳表示,今早與會的專家、團體代表也都表示,協助確診是他們本來就可以提供的付務項目,但只是擔心個案不願意進來。不過,祝健芳強調,只要個案願意接受評估,6個月內有協助個案確診,相關的給付費用都會照給。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40/6709931

     

     

    台南國欣護理之家上午舉辦社區長照教學場域揭幕儀式。記者修瑞瑩/攝影

    台南國欣護理之家上午舉辦社區長照教學場域揭幕儀式。記者修瑞瑩/攝影

     

    群創光電與台南郭綜合醫院合作,開發最新的老人跌倒風險評估系統,不必再穿戴複雜的儀器,只要走短短的4公尺,就能評估出跌倒與失能的風險,及早預防治療,節省健保醫療支出。

     

    群創光電今天也在郭綜合附設的國欣護理之家,公布最新的友善問診透明面板系統,醫護人員透過系統可以與老人家的外籍照護者,以即時翻譯的方式溝通,準確掌握老人家的狀況,這項系統也用在護理之家的大門玻璃上,智慧透明玻璃會隨著天候自動調整遮光,同時當成顯示器,隨時公布各項衛教資訊。

     

    郭綜合醫院長照中心友善問診與智慧復健成果發表記者會上午舉行,包括副市長戴謙、台南市衛生局局長許以霖、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群創光電總經理潘泰吉等人都參與。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柏宏指出,台南市為重度老化之都,65歲以上失能人口高達31%,與全台12.7%相較高出兩倍。

     

    他表示,在工業局智慧醫療驗證計畫支持下,群創光電與郭綜合共同建置台南社區型長照示範場域,引進以智慧體感顯示科技為基礎的步態分析,進行跌倒風險檢測。

     

    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初步篩檢台南市中西區民眾超過2000人,結果發現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有高達18.8%屬於跌倒高風險族群,顯示以步態分析為基礎的跌倒風險檢測,應納入成人健檢項目之一,提早偵測,對於老年人口的健康維護至關重要。

     

    陳柏宏指出,根據衛生署統計,在台灣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據國民健康署「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自述過去一年曾跌倒者有495人,占15.5%,也就是說每6個老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這個比例,和郭綜合醫院此次初步的跌倒風險檢測發現的18.8%相去不遠。

     

    在台灣老人意外跌倒平均住院日數為21.3日,住院死亡率為15.3%,平均每人住院醫療費用12萬6797元,死亡個案每人住院醫療費用30萬9678元。而曾經跌倒的長者,有很高的機會再一次跌倒,如何把這一群跌倒高風險的老年人口,在意外發生前就篩檢出來,並進一步分析、診斷、復健治療,對於老年人口失能的預防,以及健保和長照系統醫療支出的降低,應該會有相當大的貢獻。

     

    步態分析是復健科診療病患神經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一項重要輔助工具。有別於傳統穿戴式與地毯電容式的步態檢測,這次郭綜合醫院與群創光電於國欣護理之家以超大顯示螢幕,搭載3D深度體感感測軟體,建置步態分析快篩步道,透過數萬筆AI步態大數據,於一分鐘之內便能偵測出受檢者的跌倒風險發生率,並且能預測未來一年內失能和日常生活機能衰退的機率,成為精準醫療快篩前哨。

     

     

    台南市副市長戴謙上午在國欣護理之家測試最新的跌倒風險評估系統。記者修瑞瑩/攝影

    台南市副市長戴謙上午在國欣護理之家測試最新的跌倒風險評估系統。記者修瑞瑩/攝影

     

     

    群創光電上午在台南國欣護理之家展示友善問診系統,可以透過透明面板翻譯各種資訊。記者修瑞瑩/攝影

    群創光電上午在台南國欣護理之家展示友善問診系統,可以透過透明面板翻譯各種資訊。記者修瑞瑩/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714833

     

     

    高雄樂活苓雅日照中心自創「責任關懷照顧制」,將關懷面向擴及長輩居家,不只促進長輩健康,也增進長輩們的家庭和樂。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樂活苓雅日照中心自創「責任關懷照顧制」,將關懷面向擴及長輩居家,不只促進長輩健康,也增進長輩們的家庭和樂。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樂活苓雅日照中心平日照料長輩發現,不少老人家有慮病症、憂鬱症、日落症候群及失智症等困擾,為讓長輩們獲得細膩周全照顧,中心自創「責任關懷照顧制」,近一個月後,發現這項機制因將關懷面向擴及長輩居家,不只促進長輩健康,也增進長輩們的家庭和樂。

     

    活力得醫療照護體系「樂活苓雅日照中心」組長鄭品萱說,有長輩在家時老覺得胸痛、喘不過氣,渾身乏力,也自覺老邁,腦袋不靈光,經常擔心生病,怕不知能活多久,時常胡思亂想。護理師李蓮姿也說,部分長輩們除「慮病症」,也有憂鬱、日落症候群等現象。

     

    日照中心為讓長輩們獲得更周全照顧,自創「責任關懷照顧制」,從生活照顧、健康管理、康復規劃、文康休閒、情緒關懷及家庭聯絡6大面向,設計許多能延緩失能、失智及恢復肌力與身體功能課程。

     

    鄭品萱說,「責任關懷照顧制」的關懷面向擴及居家,規劃許多功能性的「功課」讓長輩帶回家做,像繪畫,就能幫助長輩在家時沉靜心靈,培養專注力及耐心。手工藝可訓練手部協調與靈活度,集中注意力並緩和情緒,促進認知。文康休閒、情緒關懷加上家庭緊密連絡,則讓長輩作息正常,減少胡思亂想,另透過鼓勵自行活動,也降低老人家對輪椅的依賴度,長輩們自主能力提升,減少對家人的依賴,家人緩解了照顧壓力,家庭氣氛即變得和樂。

     

     

    長輩在日照中心學到的繪畫等「功課」,延伸帶回家庭,可沉靜心靈,穩定情緒,促進認知,減少胡思亂想。記者王昭月/攝影

    長輩在日照中心學到的繪畫等「功課」,延伸帶回家庭,可沉靜心靈,穩定情緒,促進認知,減少胡思亂想。記者王昭月/攝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