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p><span style="font-size:14px">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來源網址:<a href="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184520">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184520</a></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a href="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07/1/4837625.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rel="prettyPhoto[pp_gal]"><img alt="健保署長李伯璋(前排左3)昨天出席北榮成果發表會。 圖/鄧桂芬"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07/1/4837625.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title="健保署長李伯璋(前排左3)昨天出席北榮成果發表會。 圖/鄧桂芬" /></a></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健保署長李伯璋(前排左3)昨天出席北榮成果發表會。 圖/鄧桂芬</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響應醫療分級,台北<a h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6%A6%AE%E7%B8%BD" rel="125945"><strong>榮總</strong></a>跨縣市與300多家社區醫療院所及<a h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9%95%B7%E7%85%A7" rel="103470"><strong>長照</strong></a>機構合作,強化「醫養雙向轉診」,<a href="https://udn.com/search/tagging/2/%E5%81%A5%E4%BF%9D" rel="103862"><strong>健保</strong></a>署長李伯璋昨天出席北榮成果發表會。民眾只要經轉診到台北榮總就醫,可優先掛號及安排住院,西醫門診部分負擔可省下250元。天母康健身心診所院長黃信得說,基層醫療院所加入社區醫療群,轉診快、省費用、診斷準確,還能連結出院準備及居家安寧,病人受惠不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a href="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07/1/4837787.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rel="prettyPhoto[pp_gal]"><img alt="圖/台北榮總提供"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6/07/1/4837787.jpg&amp;x=0&amp;y=0&amp;sw=0&amp;sh=0&amp;sl=W&amp;fw=1050&amp;exp=3600" title="圖/台北榮總提供" /></a></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14px">圖/台北榮總提供</span></p>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187616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今舉辦預防及延緩失能系列課程成果發表會,昔日身心機能退化的90多歲張爺爺今天也神采奕奕,手舞足蹈成為活動中最耀眼的主角。

    高齡醫學科主任陳宣恩指出,預防及延緩失能(智)創新服務,是針對「衰弱老人及輕、中度失能(智)者」所規劃的預防照護主題,課程包含強化肌力運動、重建生活功能訓練、社會參與、口腔保健、膳食營養及認知促進等。這種以整合方式,提供社區長輩複合式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的體適能與認知訓練方案。

    院方表示,國人壽命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而延長,高齡人口持續增加,對於已失能失智的長輩,醫院不只要提供適切醫療服務;對於亞太健康族群或衰弱老人,更該提供延緩失能、失智活動,落實「預防勝於照顧」,減輕家庭及社會日後醫療成本的負擔。

    「讓長者能夠在家裡附近的社區中,以健康、活躍的型態逐漸老化」,院長王志龍表示「這是專業團隊深入社區辦理健體活腦課程」最重要的意義。他說,這樣才能真正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降低高齡社會的衝擊。

    王志龍也強調,預防及延緩失能(智)訓練,是由各專科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物理及職能治療師、社工或心理師等所提供各類健體活腦培力課程,透過在厝邊的服務據點,達成「可近有效」活躍老化、在地老化、成功老化的目標。

    院方表示,台南市今年長照需求人口已逾7萬人,院方將配合政府長照政策與各方需求,持續於永康區成功里、光復里,及東區小東里陸續開辦第二期、第三期促進老人健康培力課程,另外也不排除新增社區服務據點,結合社區資源,推動社區參與、活躍社區,嘉惠更多高齡長者。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舉辦預防及延緩失能系列課程成果發表會。圖/高雄榮總台南分院提供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舉辦預防及延緩失能系列課程成果發表會。圖/高雄榮總台南分院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186120

    長照2.0上路,家庭照顧者使用的喘息服務類型愈來愈多元,而且還能很知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和故宮博物院合作,讓難得外出的50多位照顧者免費參觀故宮、欣賞微電影。有人憶起40年前和男友來故宮約會的時光,也有人第一次來,大家均帶著滿足的笑臉回家。

     

    據調查,我國約有76萬的失能、失智及身障者,多數均仰賴家人照顧。而這群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歷程平均長達9.9年,每天照顧約13.6小時,勞動負荷大、睡眠不足,若不停下腳步喘一口氣,內心的「壓力鍋」恐承受不住。

     

    為此,家總為照顧者規畫一系列喘息活動,今帶照顧者遊故宮。參觀之前,故宮撥放一部由廣告導演拍攝的微電影「故事的宮殿:記憶在手心」,內容描述兩代在故宮任職的父女,在飽受失智症侵擾下守護珍貴親情的故事。

     

    故宮青年事務暨行銷專案辦公室主任許嘉恬說,這是該院真人真事改編,一名老研究員退休後由女兒接棒。老研究員失智後,忘了家人卻沒忘故宮,每天定時回故宮「巡田水」,因全院員工都認識他,都會和他打招呼,保持社會互動。

     

    許嘉恬說,人擁有最寶貴的東西就是「記憶」,希望照顧者在參觀故宮同時,能找回過去遊故宮的記憶。照顧者李小姐說,媽媽失智6年,過去是媽媽牽著她的手逛故宮,這次換她緊握媽媽的手前來,「希望媽媽不要忘記我。」

     

    76歲的廖女士今也帶著確診失智症前期的先生前來。她說,原以為「失智症」離她很遠,後來發現先生在腦瘤開刀後,想法愈來愈偏激,和親友說話還會互槓,跟過去不同。她帶先生就醫檢查,確認先生認知能力開始下降。

     

    廖女士說,在她手足無措時,醫師請她參加失智症相關團體,才知道幫助先生延緩失智,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交互動。她說,她平常就會帶著先生出去走走,不過這次和其他照顧者「同學」一起參加活動,感覺更好,心情也很輕鬆。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人。」有15年照顧經驗的資深照顧者黃秋瑾說,她先照顧血管型失智的先生,緊接著又照顧因中風失智的老爸,過去還不知道照顧應停下來喘息時,真的覺得很辛苦。

     

    黃秋瑾說,還好她住老社區,鄰居都會來陪爸爸泡茶,「因爸爸什麼都忘了,就泡茶這件事沒忘。」而她也接觸了家總,參加不少喘息活動,讓她打開心房,能笑嘻嘻過每一天,「沒和外界互動,心情只會愈來愈down(低落)。」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照顧者應適時讓身體獲得休息,有時轉換空間就能轉換心情,補充心靈正能量。近期有一間家總承租的照顧咖啡館將開張,歡迎照顧者前來坐坐,和大家一起聊天喝杯咖啡。

     

    此外,善用長照2.0的喘息服務也是方法之一。長照2.0依被照顧者的失能程度,核定照顧者每年3.2萬到4.8萬元的補助額度,可用於居家、機構、日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或巷弄長照站的五種類型的喘息服務。有需要者可撥打1966長照專線申請,或向家總諮詢。

     

    廖女士(右)和先生(左)一起參加家總舉辦的故宮參觀活動,希望多一點社交互動,能延...

    廖女士(右)和先生(左)一起參加家總舉辦的故宮參觀活動,希望多一點社交互動,能延緩先生的認知功能退化。 記者鄧桂芬/攝影

    廖女士(右)和先生(左)一起參加家總舉辦的故宮參觀活動,希望多一點社交互動,能延...

    廖女士(右)和先生(左)一起參加家總舉辦的故宮參觀活動,希望多一點社交互動,能延緩先生的認知功能退化。 記者鄧桂芬/攝影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和故宮博物院合作,讓難得外出的50多位照顧者免費參觀故...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和故宮博物院合作,讓難得外出的50多位照顧者免費參觀故宮、欣賞微電影。 記者鄧桂芬/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bit.ly/2J5SRxK

     

    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今年通過社區整體照顧體系審查,並創「長青園」照護中心,一般民眾...

    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今年通過社區整體照顧體系審查,並創「長青園」照護中心,一般民眾也可以申請。 記者許政榆/攝影

     

    原為B級長照中心的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今年申請長照服務體系通過改為A級,並創設日間照顧服務中心,提供上百個床位名額,透過和社區宣導,讓更多高齡長者能獲得長照資源。

    榮總桃園分院長王德芳表示,過去主要是醫療導向,服務的是高齡榮民伯伯,院方累積相當多長照服務經驗,除配合地方政府推行長照外,自106年起也推動包括日間照顧中心、巷弄長照站、護理之家等硬體轉型。

    督導長吳娟表示,今年榮總申請通過桃園市社區整體照顧體系服務A單位,在病房大樓設置「長青園」日間照顧中心,提供73個床位讓高齡長者入住,除了榮民也開放一般民眾申請,因屬公立醫院,會以中低收、低收入戶為優先。目前由榮民使用的99個床位,已陸續有2、3成空出,也會一併釋出。

     

    桃園榮民總醫院「長青園」照護中心,六月底開放收案。 記者許政榆/攝影

    桃園榮民總醫院「長青園」照護中心,六月底開放收案。 記者許政榆/攝影

     

     

    桃榮打造寬敞空間,未來可供高齡長者休養。 記者許政榆/攝影

    桃榮打造寬敞空間,未來可供高齡長者休養。 記者許政榆/攝影

     

    院方指出,醫院整體空間符合護理之家規格,包含交誼廳、樂活運動區、公共澡堂、寬敞房間等,未來接受自費入住,或透過長照管理中心按照福利身分派案、補助額度。

     

    吳娟指出,多數長輩可能長期關在家中,難得知外界資訊,或是不願走出社區、加入人群,榮總除邀集桃園區各里長協助推廣長照中心外,未來長輩加入長照中心,將有一系列健康檢測,評估是否有潛在型失能失智狀況,並提早進行預防失能服務,加上有交通接送服務,可讓照顧者有喘息空間。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bit.ly/2xxFEZ8

     

    為了響應政府落實醫療分級制度,高雄市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成立聯合診所、復建專科診所與藥局,這三處位在七賢二路上,地理位置便利,有效整合醫療資源,提供民眾最完善的醫療照護,讓顧客享受便捷舒適、高專業、高品質、高規格的醫療服務,為民眾守護健康。

     

    捷康健康醫療照護集團董事長盧明志表示,他們提供整合性的居家生活照顧服務平台,讓社區民眾有一個友善的醫療照護環境,希望落實醫療分級制度,提供社區民眾和醫學醫院相同品質的門診服務,不但引進同等級診療設備,並建立雙向轉診制度,體現政府長照2.0規劃A級醫學中心提供急重症照顧,確實做到「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而藥局則提供更多元服務模式,不只服務在地民眾用藥諮詢、慢性處方箋領藥等,更為行動不便或是交通不便的民眾送藥到家,透過遠距照護協助民眾家庭用藥問題,發揮社區藥局及藥師的功能與角色,成為健康的好鄰居。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民眾健康。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民眾健康。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民眾健康。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

    高雄一家醫療照護集團推出診所、復健專科診所與藥局,三處都開在同一條路上,希望守護民眾健康。記者劉學聖/攝影

  • 資料來源:元氣網

    來源網址:https://bit.ly/2xwdJsB

     

    疾病與失能,哪一項對於長輩的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威脅最大呢?「答案當然是失能」。 圖...

    疾病與失能,哪一項對於長輩的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威脅最大呢?「答案當然是失能」。 圖/ingimage

    長照最大的困境,就是「失能太久、太重」,我們就應該直搗問題核心,到底是哪些因素,會造成失能太久與太重?

     

    在探討「失能太久與太重」的成因前,要先釐清本書對於「失能」的定義。「失能」其實是一個廣義名詞,涵蓋多種族群,第一種是領取身心障礙手冊者;第二種是失去工作能力者;第三種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

    這三種有部分交集,但是不能混為一談。因為前兩者,並非都無法自理生活,都要倚靠旁人協助。這也是為何已經領取「身心障礙手冊」了,想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時,需要再按照「ADL、IADL、SPMSQ、CDR」等指標進行評估。

    譬如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但只是輕度顏面損傷、或是輕度的先天性代謝異常,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就無法申請長照服務。

     

    失能定義有三種,長照福利只”照”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政府的長照福利,"照"的是第三種人士,也就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因此本書所謂「失能太久、太重」,也是專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太久、太重」。

    這也是想找出造成「失能太久與太重」的成因,不能只從造成身心障礙的成因去找。後者的top2 成因分別是「後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但是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曾指出:「退化與失能,比多種疾病還可怕」。

    他解釋一位長者是否健康,不是看他得了多少種慢性病,或是三高等檢驗數值,最關鍵的指標是身心功能狀況。他要大眾提早思考的一個關鍵:疾病與失能,哪一項對於長輩的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威脅最大呢?「答案當然是失能」。

    那麼哪些原因會造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啟動長照模式?我檢索了許多調查報告,眼睛都快看花了,並未找到相關結果。

    雖然過去民眾在跟「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服務時,照管專員會到府調查並填寫「長期照顧服務個案評估量表」,裡面也有18 項的疾病史調查,是否根據這張評估量表的病史,統計出top5,就能得知造成失能的原因呢?

    前述已經提過,疾病≠失能,兩者未必是因果關係。譬如張爺爺有高血壓、心臟病與胃病,但是生活自理能力無虞;李奶奶沒有這些慢性病,但是雙腿嚴重退化,需要高度倚賴旁人協助,李奶奶在生活自理方面遇到的問題,顯然比張爺爺嚴重,李奶奶比張爺爺更有條件申請長照服務。

    在我國的相關調查報告中,尚未找到需要長照的成因統計,但是我在老化更嚴重的鄰國日本,找到一份非常具有參考性的調查結果。日本厚生勞動省在「國民生活基礎調查報告」中,有披露申請「介護保險」的原因統計。

    日本對於長照服務是採取「保險制」(我國目前是採取「稅收制」),在申請「介護保險」給付的成因統計中,男性與女性的top1 都是「其他」。

     

    長照五大元兇:中風、失智、衰弱、骨折、關節疾病

     

    若先將「其他」原因撇開,男性申請介護保險的成因依序為:腦中風、失智症、高齡衰弱、骨折、關節疾病;女性成因依序為:失智症、骨折、高齡衰弱、關節疾病、腦中風。

    我們可以發現到「腦中風、失智症、高齡衰弱、骨折、關節疾病」這五種狀況,都出現在男性與女性的五大成因中,只是排序不同。

    日本介護保險成因統計,也與榮總高齡醫學中心曾列出最有可能造成失能長期臥床的狀況:「腦中風、衰老、骨折、心血管疾病、關節疾病」有高度的重疊。

    在這些造成失能的眾多成因中,又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立即式」、第二類是「漸進式」。前者譬如中風、骨折,會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瞬間變弱;後者譬如失智症、關節疾病、高齡衰弱,則是生活自理能力漸漸變弱。

    翁先生在54 歲時的冬天,遇到強烈冷氣團來襲,想說泡個熱水澡抗寒,身子熱呼呼時走出浴室,立刻感到頭疼欲裂,吞了一顆普拿疼無效,意識也開始不清,家人趕緊送急診,診斷結果是「蛛網膜下腔出血」(腦中風的一種)。

     

    表/摘自《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表/摘自《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醫院雖然緊急開刀,命是救回來了,但是翁先生從此再也沒有醒過來,成為長期臥床的「三管植物人」(鼻胃管、氣切管、導尿管)。

    據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咖啡廳,牆上的跑馬燈閃著一排文字:「可以在幾分鐘內就毀掉畢生所學的就是:中風」(What one takes a lifetime to learn, can be destroyed in minutes: stroke.) 。

    中風最可怕的不只是毀掉畢生所學,或是死亡,而是嚴重失能,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料,中風是成人致殘的第一要因。第一次中風患者的男性平均年齡為64.5 歲,女性為68.5 歲,但是近年來的中風案例,已有日益年輕化的傾向。在天年之前的漫長照護期,才是被照顧者與照顧者都要面臨的最大恐懼。

    除了中風,會讓長者瞬間變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還有骨折。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65 歲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發生率30~40%,亦即每

    3 位就有1 位,每年至少跌倒一次。

    到了80 歲以上,跌倒發生率甚至高達50%,從「三老必有一跌」,再升高到「二老必有一跌」。這項統計只針對居家長者,如果是住院的長者、或是住在長照機構的長者,跌倒發生率還更高。

    跌倒往往造成骨折、頭部創傷,就以髖關節骨折而言,根據榮總高齡醫學中心資料,有2 成會在一年內死亡,3 成造成永久失能,4 成無法獨力行走,高達8 成至少會失去一項生活自理能力(ADL)。難怪骨折是失能的主要成因之一,說得更直白一點,骨折長者往往是「失能預備軍」。

    因此很多醫生會一再叮嚀「保命防跌」,其實想保命要防跌,想避免被「長照」更要防跌。

    不管是中風、骨折等「立即式」的變弱,或是失智症、高齡衰弱、關節疾病等「漸進式」的變弱,如果弱到必須要長期臥床時,身體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書名: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作者:朱國鳳.出版社:時報出版.出...

    .書名: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作者:朱國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4/24

    長期臥床一個月以上,先是肌肉質量開始萎縮,接著肌力退化,而後骨質密度也會下降。更嚴重時,關節僵化彎曲,這時再進行復健,老人已經難以承受劇烈的疼痛。

     

    除了行動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還會產生一連串的併發症,譬如褥瘡、血栓、水腫、呼吸道感染、心肌梗塞、腸胃疾病、泌尿道感染等,不只完全脫離不了長照,還要反覆送醫。

    現在還身強體健的人士,如果還是無法體會甚麼是「失能太久與太重」,建議可以到You tube,搜尋關鍵字《長情的告白》,影片裡有一些真實的案例,除了可以知道「居家照顧服務員」的貢獻外,也能讓我們窺知失能太久與太重時所面臨的長照艱難。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bit.ly/2LKU3E6

     

    二水鄉荒廢逾10年的公有零售市場地,衛福部補助經費改建,由衛福部彰化醫院進駐營運...

    二水鄉荒廢逾10年的公有零售市場地,衛福部補助經費改建,由衛福部彰化醫院進駐營運,成彰化收費最便宜的日照中心。 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彰化縣衛生局推動「一鄉鎮一日照中心」,也執行「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將荒廢的公有市場、舊衛生所等改建成日照中心;今年還和9大醫療院所合作,要將失智服務據點增加到34個,希望能完善照顧長者,讓家人無後顧之憂。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全縣老年人口高達14.8%,有近19萬人超過65歲,彰化女性平均壽命83.6歲,全省排第3,65歲以上失智率約2%。目前26個鄉鎮中,已有16個設有日照中心,目前除了偏遠的大城、竹塘鄉還在媒合中,其他鄉鎮的日照中心都在規劃、改建中。

     

    二水鄉由公所提供營運不佳、荒廢逾10年的公有零售市場地,爭取衛福部補助經費改建,由衛福部彰化醫院進駐營運,成為彰化目前收費最便宜的日照中心,每月僅收6千元,是活化蚊子館的範例。

     

    彰化縣政府也向中央爭取前瞻基礎建設「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共核定補助21案,總經費4億1800多萬元,希望能建構社區化的照護據點。

     

    葉彥伯表示,目前彰化縣已有140個社區關懷聚點,也將部分關懷聚點升級為C級長照站,針對健康與亞健康老人提供健康促進、關懷訪視、共餐送餐等服務,而B級據點則成為日間照護中心,收托失能失智老人等。

     

    鹿港基督教醫院副院長王文甫表示,依內政部統計分析,未來45年,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36人、每40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的速度成長。為此,衛生局也與縣內9大醫療院所合作設失智服務據點,希望藉由職能復健治療等,延緩失智惡化、減輕家人負擔。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bit.ly/2H7hfck

     

    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昨動土,預計後年開始提供服務。 記者尤聰光/...

    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昨動土,預計後年開始提供服務。 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縣政府衛生局籌建6年的「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昨天動土,預計後年完工;醫師徐超斌6年前也開始籌建「南迴醫院」,同樣評估後年完工。兩家醫院位置相近、規模相當,為避免資源浪費或競爭,已開始洽談整合。

     

    台東縣衛生局長辛進祥表示,上月已和徐超斌討論資源整合問題,包括緊急和門診醫師、居家醫療或山地巡迴醫療服務、長照服務等是否互相支援,討論過程還算順利,但還未達共識。

     

    辛進祥說,醫療資源爭取很不容易,如果大武地區有兩個規模、性質都一樣的醫療機構,勢必浪費資源,他個人希望雙方合作,整合資源把餅做大,不要互搶資源、兩敗俱傷。

     

    新建的「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大樓規劃為4層樓990坪建築物,...

    新建的「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大樓規劃為4層樓990坪建築物,還有設計直升機停機坪。 記者尤聰光/攝影

     

    徐超斌說,同意避免浪費資源,不排除未來整合,但細節還沒想到,也不知誰整合誰比較恰當,他會和衛生局討論;南迴醫院目前仍照程序籌建,未來成立後,一定會考慮和南迴醫療中心合作。

     

    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在台九線大武國中對面,規劃急診及門診區、牙科、婦產診療室、腹膜透析室、復健室及眼科門診等,原本的大武鄉衛生所大樓將成為洗腎病房及長照中心。南迴醫院則在800公尺外的大武鄉公所旁,規劃家醫科、外科、牙科、腸胃科等,兩者規模相當。

  • 資料來源:愛長照

    來源網址:https://bit.ly/2J4AUiI

     

    「Oh Old!柑な店」串聯商家與社區居民,除了協助舉辦新鮮有趣的課程活動,也發揮了照顧社區的作用。事實上,自從從事社區營造的「Oh Old!柑な店」進駐銀同社區以來,店家針對長輩開設許多課程,包括剪紙、香氛蠟燭製作、素T改造……無形中拉近了居民/社區間的關係。


    文.攝/林曉盈

    照片提供/鵪鶉鹹派、Oh Old!柑な店

     

    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四位臺南市銀同社區的阿嬤,外加「Oh Old!柑な店」幾位年輕人的陪同,在「鵪鶉鹹派」老板Claire的帶領下,一路搭公車、轉接駁車,浩浩蕩蕩來到奇美博物館。

    在上午,阿嬤們還只是很普通的遊客,但到了下午,她們便搖身一變,成為奇美博物館克里蒙納咖啡館的「咖啡吧台手」。

     

    阿嬤們會煮咖啡不是偶然,這一切得從2017年底「鵪鶉鹹派」開設的「熟齡吧台手」課程說起。

     

    ▍  熟齡吧台手-阿嬤也來做咖啡

    當時,距離2016年開設的餅乾課已經過了一年,Claire決定要來點不一樣的,「除了烤箱,我還有咖啡機,所以就想說那我來訓練這一批阿嬤煮咖啡。」

     

    阿嬤們沒有接觸過義式咖啡機,對於可以泡煮咖啡,她們也覺得很新奇。於是,每個禮拜一次的咖啡課就此成形。「我自己有在當講師,因為她們的技術一直拉不上來,就覺得是不是我不會教?後來找了比較厲害的朋友來教,結果還是一樣。我才領悟到學任何東西,都需要不斷練習。」在連續上了四堂課之後,阿嬤們終於拿到結業證書。
     

    熟齡吧台手

     

    為了讓阿嬤有機會經常練習,課程結束後,鵪鶉鹹派繼續推出「熟齡吧台手」活動,讓阿嬤在店裡煮咖啡,藉此認識新朋友、拓展生活圈,客人也能喝到阿嬤們的咖啡。

     

    五月初,Claire再度策劃活動,帶領阿嬤們到奇美咖啡館展開一日交流。當天下午,奇美博物館的小編開啟直播,將阿嬤使用收銀機協助點餐、製作咖啡的畫面放送網路。看著她們從緊張、摸索、到最後完成客人所託,不僅阿嬤自己開心,坐在電腦前觀賞直播的筆者也在心中替阿嬤歡呼。
     

    問Clarie為什麼要這麼做?她說:「我覺得她們還可以再做些什麼,所以我不是把它發展成賺錢的工具。而比較偏向拓展阿嬤們心靈的部分,用陪伴帶她們出去玩,那個獲得是更好的,也是金錢買不到的。」

     

    她也希望大家多來店裡點阿嬤的檯,「因為如果沒有人點咖啡,阿嬤也會很歹勢:『若沒代誌,阿捏我要走了。』」



    Shima
     

    問這些加入熟齡吧台的阿嬤,之後若有開設其他課程,會繼續參加嗎?原本就期待藉由課程可以和年輕人拉近距離的葉珠貴阿嬤回答:「他們如果要我們來,我們就義不容辭的跑來。」另一位從2016年就加入餅乾烘焙課程的許玉理阿嬤則說:「會,我都會去。想說閒閒的,就去了。之前太常參加還被開玩笑說:『妳不要每次都來啦,害別人都不能參加!』」儼然已是常客兼粉絲。

     

    ▍  社區照顧 編織熟齡花藝

     

    就在阿嬤們到奇美咖啡館交流後的隔週,乾燥花課程由社區的服飾店「島.Shima」悄悄接棒,找來講師小小,教長輩們製作母親節應景花藝。

     

    那天下午,「島.Shima」為了課程在門口貼上臨時店休的字條,而店內二樓,兩條長桌坐好坐滿,12位都是來上乾燥花課的在地居民,「Oh Old!柑な店」的奕仁表示,這是他們開課以來,出席人數最踴躍的一次。

     

    上課時,老師介紹花材,阿嬤就提筆記下,老師示範完每個步驟,阿公阿嬤們便接著打理手中的花朵,遇到不懂的,馬上發問,認真的程度一點都不輸年輕人。一個小時後,一束束不同風格的乾燥花束展現眼前。

     

    社區照顧


    值得一提的是,課程結束拍完大合照後,當大夥兒準備離去時,一位住在附近、患有輕微失智症的阿嬤欲自行回家,立刻被「Oh Old!柑な店」的Vita叫住,並以電話連絡阿嬤的女兒前來接回。

     

    「Oh Old!柑な店」串聯商家與社區居民,除了協助舉辦新鮮有趣的課程活動,也發揮了社區照顧的作用。

     

    事實上,自從從事社區營造的「Oh Old!柑な店」進駐銀同社區以來,店家針對長輩開設許多課程,包括剪紙、香氛蠟燭製作、素T改造……無形中拉近了居民/社區間的關係。

     

    「我們還有共餐活動和散步。共餐的話,我會請她們帶一道平常在家煮的菜來分享,很溫馨,我很喜歡那樣的氣氛…...散步則是因為我有加入巡守隊,」鵪鶉鹹派的Claire說。

     

    每週五打烊後,Claire就會跟阿嬤一起漫步社區,也才知道社區裡的巷弄四通八達,十分有趣。對於不住在銀同社區的Claire來說,以前開店都是在騎樓或大馬路,打烊後,總是鐵門一拉就走了,根本不會走進社區。現在透過做巡守隊,邊散步,邊認識社區歷史,反倒成了意外的收穫。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來源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

    今天跟大家分享居家照顧常見的費用計算方式,讓您更了解長照服務的內容!
     
    長照給付支付到底怎麼計算?
    怎麼樣的照顧組合,才是合適、正確的搭配方式?
    若有臨時需求,家中失能長輩剛好沒人可以照顧怎麼辦呢? 
    若對服務內容或品質不滿意,要向誰申訴?


    若您想聰明使用長照2.0服務,請洽詢您的 個案管理師 或 照顧管理專員,他們會針對您的實際情況,協助提供聰明、划算的照顧安排喔!
     
    懶人包PDF下載:https://goo.gl/hfQzkb (請按編號6~)
    更多長照新制問題相關說明看這裡:https://goo.gl/KNDcwV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