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816288

     

    台中市衛生局全人居家照護服務計畫,導入全人照護概念,整合各居家照護項目,推動一條龍式服務,有居家長期照顧、居家醫療照護、居家心理諮商及居家訪視藥事照護服務。

     

    台中市衛生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8月起首創全人居家照護服務計畫,透過民眾主動求助、通報、單位轉介及到宅訪視等管道,一次申請可同時享有4項服務,包含居家長期照顧、居家醫療照護、居家心理諮商及居家訪視藥事照護服務。

     

    衛生局舉例,78歲楊奶奶有中風、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近年體力衰弱,每月只靠老人年金過活,家中子女收入不穩定,雖已使用長期照顧服務協助日常生活,但楊奶奶情緒仍憂鬱,照顧管理專員到宅評估發現後,轉介居家心理諮商服務,經由專業心理師到宅陪伴諮商,減輕她的心理壓力,逐漸展現笑顏。

     

    衛生局人員說,另一例子,41歲的吳先生本是名小主管,有穩定收入和生活,幾年前父親開始有健忘及遊走症狀,母親生病需動手術,加上須照顧罹患身心疾病的妹妹,促使吳先生被迫轉換為兼職工作,接踵而來的照顧壓力,讓他身心俱疲,所幸透過社區藥師轉介長照服務,分擔照顧重責,讓他有時間安心工作、放鬆心情,重燃生活希望。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衛生局關懷居家服務需求的民眾,除主動發掘需求,同時評估並轉介提供適切服務,從生理需求照顧到心理層面,強化服務連結效能,建構完善服務輸送管道,提供完整性、便利性及專業性的全人居家照護服務,讓市民輕鬆享用台中市便利多元的居家照顧服務模式。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19369 

     

     

    雲林縣輔具中心打造智能居家生活館,大幅提升輔具服務軟硬體水準,整合性的一站服務今也獲中央頒獎肯定。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縣輔具中心打造智能居家生活館,大幅提升輔具服務軟硬體水準,整合性的一站服務今也獲中央頒獎肯定。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縣身心障礙者約5萬名人,65歲以上長者約12萬人,過去為了輔具需求得四處東奔西跑、舟車勞頓也浪費許多心力,輔具中心推出一站服務,有需求者到單一窗口就能獲得直接協助,目前是全國唯一輔具整合服務單位,今獲中央「標竿學習案例甄選暨推廣計畫」地方機關優良獎肯定。

     

    雲林縣輔具中心整合身障、醫療、長照、勞政、教育,以單一窗口提供輔具評估、補助申請、輔具維修、輔具清潔及輔具借用等免費服務,也結合輔具中心北港站,與古坑、西螺、土庫、台西等6處服務據點和20鄉鎮市衛生所也有輔具便利站,提供輔具相關諮詢。

     

    張麗善也提到,目前中央核定輔具補助項目,身心障礙輔具明年起提高至242項、醫療輔具25項、長照輔具68項,凡經輔具中心評估及縣府核定後即可申請補助,依身分別(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一般戶)補助相對額度。

     

    張麗善指出,以往民眾在獲核定後購買輔具,須先全額自費購買,再以收據向縣府請領補助款,但程序麻煩,且部分所費不貲,對經濟狀況不佳者而言反成一大負擔,縣府與全台209家廠商簽約,凡至特約輔具醫療器材行或藥局購買,即適用代償墊付新制,只需自付差額,補助款則由廠商專責處理,盼簡化程序減輕民眾負擔。

     

    合約廠商名單可在雲林縣政府社會處「雲林縣長照2.0專區」或雲林縣輔助器具資源中心「相關資源」查詢,也可認明各醫療器材行或藥局等服務台「雲林縣政府特約廠商輔具購買」標誌,亦或電洽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科05-5522618洽詢。

     

     

    雲林縣輔具中心一站服務獲中央頒獎肯定,縣長張麗善(左二)今天下午貼紅榜慶賀。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縣輔具中心一站服務獲中央頒獎肯定,縣長張麗善(左二)今天下午貼紅榜慶賀。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長照低收入戶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7/6815583

     

     

    高市圖奪得共老獎,第三關實地訪評合影於草衙分館。圖/高市圖提供

    高市圖奪得共老獎,第三關實地訪評合影於草衙分館。圖/高市圖提供

     

    高雄市圖書館以「『五』你真好!社區好厝邊『高雄市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參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共老獎」評選,經書面審查、口頭報告、實地訪評,歷經重重審查,獲得評審肯定,成為獎項頒發以來第一個獲獎的地方公共圖書館。

     

    高雄市首座「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從2020年起結合在地專業醫療機構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醫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簽署專屬合作備忘錄,透過文化、醫療、教育三方專業與資源,以及吸引或串接更多的夥伴,包括:台灣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高雄市鎮港園社區大學、鎮國民中學補校、55樂齡悅讀團、中山大學西灣學院、童心藝術小學堂等,藉由多方的專業與資源的整合並串接在地社區樂齡團體。

     

    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今年全國22縣市、共有361個單位投獎。經過層層嚴謹的審查,高雄市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從第一階段計畫提報獲得評審青睞,擠入第二階段口頭報告,並順利通過到最終實地訪評,委員對於地方公共圖書館,以高齡者的角度與需求為出發,以敬老與社會融入為概念,增進高齡者社區參與,覺得耳目一新。

     

    高市圖草衙分館結合在地發展懷舊記憶購置縫紉機,讓圖書館搖身一變成為「青銀交流的創客空間」,以輔療為核心增購桌遊,長者擔任「高年級玩家」促進手部與腦部活動,也促進世代交流。擴視機、閱讀升降桌、起身輔助椅等樂齡輔具更是促進閱讀不可或缺的閱讀利器。還有小港醫院、育英醫專的專業投入,醫護人員、專業師生以及基礎健康、失智體適能檢測設備。

     

    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2025年高雄市預計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公共圖書館進而思考如何透過適切服務,帶領社會認識高齡議題,支持高齡人口的閱讀及資訊需求,提升健康與延緩失智失能,促進活躍老化。前鎮草衙分館作為高雄市圖書館樂齡服務的示範館,要落實圖書館社區照顧的功能,實踐高雄高齡友善城市的目標。

     

    高市圖代理館長林奕成表說,圖書館打破以往只有提供閱報、圖書或固定的講座形式,對於長者的需求與需要,跨域結合小港醫院、育英醫專以及眾多的社區團體,打造全市首座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今年8月還要在三民分館,為銀髮族量身打造戲劇表演工作坊,圖書館的樂齡服務將持續創新與深耕於更多區域。

     

     

    高市圖以「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共老獎」。圖/高市圖提供

    高市圖以「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共老獎」。圖/高市圖提供

     

    高市圖以「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共老獎」。圖/高市圖提供

    高市圖以「樂齡長照主題圖書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共老獎」。圖/高市圖提供

     

    高市圖桌住祖孫好關係,青銀一同玩桌遊。圖/高市圖提供

    高市圖桌住祖孫好關係,青銀一同玩桌遊。圖/高市圖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12567

     

     

    不老生涯規劃師、銀采達人由嘉義市長黃敏惠(中)授證。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不老生涯規劃師、銀采達人由嘉義市長黃敏惠(中)授證。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中央廣場今舉辦「你我齡距離 成果嘉年華會」,嘉義市長黃敏惠授證51名不老生涯規劃師、銀采達人;現場各式美食、手作、DIY體驗及大齡圓夢靜態展示近40個攤位,讓橘世代朋友們都能有機會展現自我,也讓民眾感受中高齡族群歷經歲月累積的技藝與人生智慧。

     

    市長黃敏惠表示,51名不老生涯規劃師要接受超過50小時的培訓、參與6個場次的工作坊研習,是樂齡生涯中重要的種子,更是讓橘世代的生活更加散發光采的推手;銀采達人是樂齡界的街頭藝人,豐富長者的精彩人生。

     

    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嘉義服務處處長張儀芬表示,橘世代生涯發展中心特別為55歲以上屆齡退休者,提供更全面化的精彩老後生活規劃,無論是熟齡生涯諮詢與輔導、舉辦相關教育訓練課程、不老生涯規劃師分享與銀采達人招募,或創造青銀共融及活躍老化等創新方案與服務,造福了許多熟齡朋友。

     

    為協助熟齡朋友在退休後能擁有活躍老化的生活,透過「不老生涯規劃師」的招募,讓許多正面臨退休規劃,尋找退休生活重心,或想追求老後夢想的熟齡朋友,能有機會聚集在一起交流學習,同時也設立人才交流平台,有機會前往不同單位或活動展現不同的技藝才能,讓社會大眾看見,進而肯定自我;而「銀采達人」則能結合過去的工作經驗及特殊專長,進入社區透過分享鼓勵與引導啟發其他同齡的人對於未來人生規劃,共同創造美好精彩的第三人生。

     

    不老生涯規劃師67歲的許碧雲表示,在特教學校擔任教職 38 年,退休後即參加橘世代不老生涯規劃師研習課程,並到各社區據點實習,因服務對象為中高齡長者,隨著身體老化,學習力也下降,導致自信心及自我認同感不足,而透過不老生涯規劃師的引導,加上自己先前教職的經驗,能給予中高齡長者更多的支持與鼓勵。同時,因為自己參與的社區志工服務,在陪伴家人身上也能更加的溫暖同理,能在退休後付出微薄心力貢獻社會,同時達到社區、家庭與個人平衡共好的狀態,真的很有成就感。

     

    社會處表示,開辦第3年,今年的6個大齡圓夢自我挑戰計畫單位也發揮了許多創意讓長輩圓夢或自我挑戰,劉厝社區帶領長輩進行體能訓練並攀登百岳;興仁社區將藝術導入長輩生活中,舉辦高齡藝術展覽;幸福樂齡教育推展協會帶領爺爺奶奶學習打擊樂器,並前往中小學與學生們交流、表演;瑞泰長照中心帶領行動不便、不識字的長輩學習使用攝影,到戶外捕捉生活之美;國華杏福檜樂福利協會將長照議題及長輩會使用的樂器融入舞台劇,並至高中職展演;鳶尾花人文促進協會帶領長輩一同學習作詞,共創屬於長輩們的回憶歌曲。

     

     

    嘉義市長黃敏惠致詞。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長黃敏惠致詞。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活動以攤位展現橘世代成果。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活動以攤位展現橘世代成果。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8/6815525

     

     

    台東縣議員黃治維認為,台東縣安養機構照顧床位800床,但照服人力不足,籲縣府提照護人力計畫。記者卜敏正/翻攝

    台東縣議員黃治維認為,台東縣安養機構照顧床位800床,但照服人力不足,籲縣府提照護人力計畫。記者卜敏正/翻攝

     

    台東縣議會今天召開第19屆第23次臨時會,議員認為台東縣安養機構照顧床位800床,但實際有照護員僅600餘床、照服人力不足,籲縣府提照護人力計畫;縣府表示,已積極培訓照服員,也考慮增加護理師薪資,鼓勵更多護理師投入機構服務。

     

    縣議員黃治維說,台東縣之前照護床數不夠,許多家庭長輩找不到安養機構,因為各機構無床可用,經過中央推長照2.0後已有床位,但台東卻缺少照護人力,他憂心未來10年台東照護人力將越來越少,這是台東將面對的嚴重挑戰。

     

    社會處長陳淑蘭表示,照服人力主要是護理師和照服員,縣府近年已經積極培訓照服員,並和聖母醫院成立照服員訓考場,讓台東人能更方便參加照服課、受訓,在地考取證照,這有助照服人力提升。

     

    陳淑蘭說,在護理人員部分,日前和衛生局長開長照會議,曾討論利是否提升台東護理師薪資,吸引護理師投入機構服務。

     

    黃治維說,提升薪資是增加、留住照護人力方法,縣府社會處和衛生局應立即提出,台東照護人力10年培育計畫,透過花東基金或其他部分,尋找經費挹注,因應人力不足的問題。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23142

     

     

    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學生帶長輩植物拓印。圖/輔英科大提供

    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學生帶長輩植物拓印。圖/輔英科大提供

     

    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學生在專業教師及業師導引,接受VR科技、智慧聯網運用及仿真場域實習,練就專業技能,陸續安排與富邦人壽保險公司志工團隊前往阿蓮區旭安、受恩與凱旋醫院附設日間照顧中心,為銀髮族服務,從長輩的笑容中獲得成就感。

     

    輔英科大以「無微不智,智慧優化尊嚴終生」為主題,獲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域人才培育計畫健康福祉類補助。計畫主持人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主任程紋貞表示,輔英與台大、長庚、北醫、中山大學並列獲補助,輔英為此類唯一通過的科技大學。

     

    程紋貞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2人就有1位失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人才培育計畫」透過與高齡長照產業、智慧科技產業的產產學合作,共同規畫1年162小時的模組課程,邀請產業知名業師參與授課,共同培育失智預防延緩與照顧跨域專業人才。

     

    「學習導入科技、事半功倍。」程紋貞說,高長系42名學生先透過VR讓學生感同身受,並體驗失智症的症狀,再以同理心的態度接受全方位、人本的精準照顧學習,有大腦保健與失智症的照顧、結合腦力和體力複合式設計的體智能課程、防失智的麥德飲食與實作、中醫養生術、生活空間的規畫與設計、多元輔助療法等,以及引進加拿大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顧概念等。

     

    程紋貞表示,為達到學用合一、無縫接軌,學習期間在輔英具智慧科技化的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完成培訓,並導入AIoT智慧聯網的學習與運用,讓失智症的預測、監測更為精準,以有效預防延緩;而智慧科技化的互動式裝置、體感遊戲等,也豐富個案的生活與降低照顧者的負荷。

     

    學生與富邦人壽保險公司志工團隊,分別到阿蓮區旭安、受恩與凱旋醫院附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長者。黃凱筠表示,學生們運用所學設計成活動,透過園藝彩繪、擲球、互動式智慧科技等遊戲,陪伴長輩肌力訓練、顏色辨識、專注力、敏捷度等訓練,具有娛樂性與健康照顧功能,提升長輩參與動機,看到長輩滿意的笑容回饋,覺得很有成就感。

     

     

    輔英科大師生與富邦人壽志工團,於阿蓮區旭安日照中心社會服務。圖/輔英科大提供

    輔英科大師生與富邦人壽志工團,於阿蓮區旭安日照中心社會服務。圖/輔英科大提供

     

    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學生透過智慧科技遊戲活化銀髮族腦力。圖/輔英科大提供

    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學生透過智慧科技遊戲活化銀髮族腦力。圖/輔英科大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23240

     

     

    嘉義長庚2017年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日前成果發表。圖/嘉義長庚提供

    嘉義長庚2017年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日前成果發表。圖/嘉義長庚提供

     

    嘉義縣老人比例全台最高,失智老人多,衛生局規畫大林慈濟、嘉義長庚設共照中心,優先在老化比例高的六腳鄉篩檢,至今篩檢出51名老人疑有失智,安排照護治療,警方經常受理報案協尋失智老人,衛生局發起全民協尋失智者,找到7人。

     

    衛生局說,衛福部訂邁向「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目標,「777」指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者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嘉縣民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普及宣導。

     

    嘉縣已超標達失智友善888:失智家庭照顧者有8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普及失智家庭照顧者支持與協助8143人預估9369人(86.91%);罹患失智者人口8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推估人數9369人/確診人數8143/ (確診比例86.91%);嘉縣民有8%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普及宣導計57461人受益/總人口數492676人 ,達11%。

     

    嘉義長庚2017年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到朴子、太保、六腳、布袋、水上及義竹等鄉鎮地區與社區共同辦理失智據點,累計協助1899個家庭,透過共照中心個案管理、轉介與社區失智據點辦理認知促進課程,協助失智的民眾與家庭照護服務。

     

    嘉義長庚神經內科主任黃英誌說,失智症是腦細胞退化及死亡,引起的腦部萎縮、創傷、營養不均等因素,造成腦部退化疾病,除記憶消失,生活功能退化及可能伴隨精神行為症狀,目前以阿茲海默症退化型失智症占多數。

     

    依失智症流行病學統計,65歲以上老人每13人有1人罹失智症;80 歲以上每5人有1人失智,依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嘉縣老人比例突破21%,推估全縣長輩約超過8千人可能有失智困擾,如何降低延緩失智很重要。

     

     

    嘉義長庚2017年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日前成果發表。圖/嘉義長庚提供

    嘉義長庚2017年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日前成果發表。圖/嘉義長庚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18658

     

     

    蘇姓長者手部每天復健,功能逐漸進步。記者簡慧珍/攝影

    蘇姓長者手部每天復健,功能逐漸進步。記者簡慧珍/攝影

     

    88歲蘇姓長者罹患失智,家人長期餵食黏稠食物,使行動能力退化更快速,半年多前住進衛福部彰化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接受「自立支援照顧」的個別化照護,現已能拿湯匙進食,食物不濃稠也吞得下去,連家人都訝異。

     

    蘇姓長者的家人對她照顧周到,在食物添加增稠劑變成黏稠流體好吞嚥,以減少嗆咳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又餐餐餵食,蘇姓長輩的肢體機能和體感退化,半年多前剛住部彰附設護理之家,拿湯匙進食很吃力也對不準嘴巴,容易嗆咳,必須靠人餵食。

     

    彰化醫院長照部部長廖曜磐說,半年多前啟動自日本引進的「自立支援照顧」模式,給予個別化照護,發揮現存功能,延緩失能,所以幫助蘇姓長者每天做手部的肢體阻抗等力量訓練,語言治療師指導做做口腔肌肉能力、靈活度和控制能力訓練,提升咽部吞嚥肌力,也做體感訓練把湯匙送進嘴巴,現在蘇姓長者可用湯匙吃食物,不需餵食,不用增稠劑,咀嚼功能大幅恢復,減緩失能速度。

     

    「自立支援照顧訴求零約束、零尿布、零臥床的三不政策。」護理之家副護理長陳彥婷表示,嗆咳易引發吸入性肺炎,是長者常見的死亡原因,如果一再嗆咳,可能就要評估置入鼻胃管,臨床發現此舉會很快完全失去咀嚼能力,腦部接收不到刺激,整體功能將出現斷崖式退化速度,這是退化最常見的關鍵,此後可能很難回復生活功能,若長者進入失能階段,也應接受自立支援照顧,盡量維持生理功能運作。

     

    語言治療師顏婧縈指出,如果長輩開始出現邊吃邊咳、愛吃軟質食物,無法吃愛吃的食物、無知覺流口水等現象,代表吞嚥功能可能退化,最好找復健科醫師和語言治療師討論如何訓練回復。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7/6822689

     

     

    義大護理系學生陪伴長者學習操作皮影戲。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義大護理系學生陪伴長者學習操作皮影戲。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樂活皮影學堂」,今年在樹子勞動服務合作社新興振華站、美濃祿興站及義大醫院燕巢捆牛湖巷弄長照站規畫6至12堂課程,引導長輩用皮影戲偶說家鄉的生活故事,義大醫院社區醫學科據點管理師說,長輩參與戲劇演出,能減低負面情緒,達到預防及延緩失能效果。

     

    高雄是台灣皮影戲重要據點,也是唯一將皮影戲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城市,史博館2019年起攜手高市皮影戲館推廣樂齡皮影戲,從以失智長者為對象的岡山樂智學堂到以長照據點為對象的樂活皮影學堂,透過皮影戲引導長輩回憶年少時、述說家鄉事,未來將推動「樂活皮影學堂2.0」,透過皮影戲體驗與遊戲,促長者活絡肢體,提升與同儕、家人的互動情感。

     

    史博館代理館長李旭騏說,參與的長者覺得課程很有趣,能用手影、剪紙玩出很多花樣,包括結合客家歌謠和皮影戲的四句聯。有長者許願,希望未來有機會上電視表演。

     

    義大醫院社區醫學科據點管理師說,運用藝術治療概念也能讓長輩減低負面情緒。樹子勞動服務合作社據點站長指出,有長輩在老師指導下操作常見樂器,卻出現不同以往的演奏效果,感到很有成就感。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825394

     

     

    90歲阿嬤陳金鳳,可以一秒蹲下。記者陳苡葳/攝影

    90歲阿嬤陳金鳳,可以一秒蹲下。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縣老年人口達19%,延緩長者老化、失能速度已成重心,台大雲林分院「阿波羅計畫」在全縣14社區實行客製化運動課程,院方昨在莿桐麻園社區展示成果,90歲長者可以連續深蹲、輕鬆抬腿和舉手,手足肌力進步神速,院方盼後年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啟用後,擴大資源外展。

     

    復健部主任陳信水表示,物理治療師團隊9月駐點麻園社區,每周2小時帶領約40名長者活動手腳、健康飲食,還巧思設計彈力帶、甜甜圈、握力球等健身器材,進行多樣逗趣運動課程,訓練並強健長者肌力。

     

    計畫主持人、神經部主任張楷杰說,14個社區端有4名助理巡迴駐點,藉科技儀器檢測,上傳數據至雲端,透過儀器每日追蹤長者健康變化、調整飲食和指導正確用藥,重整長者的觀念與習慣,長者力氣比3個月前見效。

     

    麻園社區理事長黃素玲說,長者多半都是務農出身,但上肢肌力並不強壯,部分長者甚至力氣不足,運動課程主要希望改善大家的肌力,讓長輩活得更健康。90歲陳金鳳原本背、筋硬邦邦,強健肌力後可以連續蹲下、起立,柔軟度也增加,手掌能觸地;93歲張秋桃無論猜拳或折、拍氣球,都能輕鬆施力,抬腿和舉手等運動,她也能做得如魚得水。

     

    阿波羅計畫從5年前開始執行,去年導入各式儀器,讓長者獲得所需協助,完善健康促進照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