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_高齡健康與長期照顧知識網 - 新聞新知
新聞新知
首頁 > 新聞新知
字級設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5/6511153

     

     

    徐先生中風倒下,徐太太為常伴左右,考照服員證照也能照顧其他人。圖/創世基隆安養院提供

    徐先生中風倒下,徐太太為常伴左右,考照服員證照也能照顧其他人。圖/創世基隆安養院提供徐先生中風倒下,徐太太為常伴左右,考照服員證照也能照顧其他人。圖/創世基隆安養院提供

     

    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植物人的生命故事中,也有鶼鰈情深的故事。基隆市徐先生今年3月因突然中風 下,徐太太在家照顧,每日在工廠與家庭間奔波忙碌,為常伴丈夫身旁,參加臨時照顧服務員的課程考取證照,加入安養院照顧服務員行列,也照顧更多其他的植物人,化小愛為大愛。

     

    徐太太與先生結婚7年,夫妻倆原本共同經營搬家公司,開著貨車到處工作,感情很好。徐先生中風後,徐太太結束搬家公司,獨身扛起照顧與承擔家計的重擔,每天利用午休時間,騎車回家為先生換尿布、灌食,忙得像陀螺一樣團團轉,辛苦的日子在徐先生入住創世後,終於能鬆口氣。

     

    疫情期間,社工透過視訊讓家屬探視,徐太太告訴社工,現在她正在進修照顧服務員課程,增進自己照顧技巧,同時也希望取得證照後,加入創世安養院服務,一直陪伴先生身旁,還能協助照顧更多植物人。

     

    創世基隆安養院表示,徐太太將負能量轉換成正向助人能量,令人讚賞,夫妻深情也令人感動,每位植物人背後,都是一個辛酸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故事。「救一個植物人,等於救一個家庭。」創世基幫助他們在絕望無助的時刻找到依靠,盼民眾也可以成為植物人及其家庭的撐舟勇士,每月300元助植物人每日尿布,度過難關。愛心專線:(02)24214738。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8/6509067

     

    健走仗運動讓社區長輩平時做簡單的活動,輕鬆達到運動的效果。圖/門諾醫院提供

    健走仗運動讓社區長輩平時做簡單的活動,輕鬆達到運動的效果。圖/門諾醫院提供

     

    門諾醫院近年來在花蓮新城鄉打造失智友善社區,繼健康飲食推廣獲得各社區的肯定後,特地邀請不倒翁學校志工傳授「健走仗運動」,在52個動作中,有抬單腳、弓箭步等,看似簡單的動作,得以提升長輩肌力、刺激腦部分泌,預防失智症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每12位65歲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現在失智症照護已是高齡化社會的重要課題。

     

    「以常訓代替長照。」不倒翁學校志工夏尊湯說,健走仗運動共分為13個階段、52個動作,每個環節都是循序漸進,除了能防止跌倒、保護關節及增強肌力,還可以促進靈活度與穩定度,甚至坐在椅子上就能做運動,對長輩來說,是一套簡單卻能達到訓練效果的運動。

     

    學員們跟著台上指導老師的口號,希望把這套健走仗運動帶回社區。學員王大哥說,沒想到一對健走仗就能衍伸這麼多的健身動作,一定要在社區裡好好推廣。

     

    「吃銀杏不如起身動一動」,活動承辦人陳茜如表示,很多長輩想到要運動就退縮,其實健走仗非常適合平常沒有運動基礎或膝蓋退化的長者,不論是緩步健走或是坐在椅子上,只要依照動作慢慢練習,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提升血液循環、心肺力、累積肌力,更有效預防失智症。

     

    另外,門諾醫院近年來積極深入社區舉辦失智症相關講座,透過檢測機制找出隱藏在家中的失智症患者,能獲得妥善且即時的治療,更串聯在地商家加入友善商家,守護社區長輩。

    門諾醫院邀請不倒翁學校志工傳授「健走仗運動」,透過簡單的動作不但能增加肌力,還可預防失智。圖/門諾醫院提供

    門諾醫院邀請不倒翁學校志工傳授「健走仗運動」,透過簡單的動作不但能增加肌力,還可預防失智。圖/門諾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510475

     

    2022-08-04 02:05 聯合報/ 記者李宗祐/嘉義報導

     

    嘉義縣第100個老人食堂昨天在義竹鄉東榮社區揭牌。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第100個老人食堂昨天在義竹鄉東榮社區揭牌。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第100個老人食堂「作伙吃有厝味」昨天在義竹鄉東榮社區揭牌,邀請百歲人瑞參與,增添喜氣與祝福;縣長翁章梁說,老人食堂不但每周三為社區長輩提供午餐,也鼓勵長輩走出家門、增加互動機會,獲得更好的照顧和關懷。

     

    翁章梁表示,嘉義縣老年人口比例全國第1,18鄉鎮市已有13個鄉鎮老年人口逾20%,義竹鄉更居全縣第3,為鼓勵老人家走出家門,增加社會互動機會,社區理事長與幹部努力下,縣府補助廚房設備及食材,老人食堂為社區40多名長輩提供午餐。

     

    翁章梁說,全縣已核定102個老人食堂,期待透過長照服務單位的豐富經驗,加上各團隊的努力,共同推動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服務模式。

     

    志工表示,每周三早上7點準時到社區準備午餐,看到長輩來用餐時有更多時間與人互動,各個充滿笑容,大家越做越有成就感,能為社區盡1分心力,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497761

     

     

    苗栗縣長徐耀昌上午在縣府頒贈感謝狀給各長照服務機構,感謝他們對長輩照顧的用心。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徐耀昌上午在縣府頒贈感謝狀給各長照服務機構,感謝他們對長輩照顧的用心。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老年人口比率已超過18%,高齡化社會面臨更多失能、失智長者的照顧需求,縣府朝縣內34個國中學區都設有日照機構為目標,目前已在13個學區設置社區長照機構,期盼2到3年內再增為25個學區,逐步朝目標邁進,建構綿密的服務網絡。

     

    苗栗縣長徐耀昌上午在縣府頒贈感謝狀給各長照服務機構,感謝他們對長輩照顧的用心,也期待後續建置完成的社區長照機構能就近為長輩提供多元優質的照顧服務。

     

    苗栗縣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指出,苗栗縣2020年起依中央目標,以國中學區結合失能者社區生活圈為服務範圍的概念,以34個國中學區均設有日照為布建目標,至今年6月底已有13個國中學區設置有社區長照機構,其中包括14家日照、2家小規模多機能服務。

     

    長照中心主任王寶慈表示,長照機構除專車接送也有照顧員、專業護理人員提供生活照護及多元性活動課程,讓縣內社區的長輩能在地養老。今年上半年已核發5家機構籌設許可,另有18家規畫籌設中,將可涵蓋12個學區,完成設置後縣內將有25個學區布建有長照機構,學區涵蓋率可達73.5%。

     

    受獎機構人員也分享經驗,藥師佛琉璃光學會執行長兼機構主任吳憶玲說,第1個個案原是長期在家臥床的阿嬤,到機構後不但能走還參與活動,有些長輩在家很憂鬱,到日照中心一段時間後,心情漸開朗,還有長輩原本靠拐杖行走,結果不到1個月,老人家不但行動自如,還拿拐杖在手上甩著玩,長照提供的照顧對老人家影響很大,讓長輩得以維持行動力,也減低家屬的照顧壓力。

    各長照服務機構展示長輩的課程成果及作品。記者胡蓬生/攝影

    各長照服務機構展示長輩的課程成果及作品。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朝縣內34個國中學區都設有日照機構為目標。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朝縣內34個國中學區都設有日照機構為目標。記者胡蓬生/攝影

    各長照服務機構展示長輩的課程成果及作品。記者胡蓬生/攝影

    各長照服務機構展示長輩的課程成果及作品。記者胡蓬生/攝影

    各長照服務機構展示長輩的課程成果及作品。記者胡蓬生/攝影

    各長照服務機構展示長輩的課程成果及作品。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徐耀昌上午在縣府頒贈感謝狀給各長照服務機構,感謝他們對長輩照顧的用心。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徐耀昌上午在縣府頒贈感謝狀給各長照服務機構,感謝他們對長輩照顧的用心。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朝縣內34個國中學區都設有日照機構為目標,目前已在13個學區設置社區長照機構。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朝縣內34個國中學區都設有日照機構為目標,目前已在13個學區設置社區長照機構。記者胡蓬生/攝影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501315

     

     

    台南市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天啟用。圖/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天啟用。圖/衛生局提供

     

    位在台南市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天揭幕,衛生局表示,國健署今年在全台補助設立75處的銀髮健身俱樂部,台南市已有9處,搭配之前各區內設立的「長者健康促進站」,希望協助更多長者提升肌力、延緩失能。

     

    衛生局表示,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由成大承辦,除了有專業師資與器材,提供體能訓練外,還結合成大醫院醫療、護理、營養的資源,提供長者進一步的健康照護,上午現場有不少長者參與,一名長者表示「能有長者專用、不必去一般健身房跟年輕人擠,實在太好了」,還有一名長者是從東區到北區運動,希望未來能設更多據點,「距離能近一點」。

     

    仁愛里活動中心位在長榮路與東豐路口附近的巷內,上午的啟用儀式,包括副市長趙卿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衛生局長許以霖、成大醫院副院長李經維、北區區長李皇興及成大學務長林麗娟等人都到場。

     

    賈淑麗表示,目前75個據點都陸續設立,成效相當不錯,國健署規畫未來會再投注2.88億元的經費,於2025年之前在全台設亠88處的銀髮健身俱樂部,鼓勵更多的長者走出家門,到俱樂部裡健身與交朋友。

     

    國健署指出,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為6.8%,相當於全台有近30萬人罹患肌少症;肌肉能支撐人體維持行動力,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不停流失,增加失能、臥床的風險。

     

    衛生局表示,台南從去年起陸續增設銀髮健康俱樂部,目前在全市設有9處,除了今天啟用的北區,另外8處分別是南區大恩里活動中心由台南市立醫院經營的俱樂部、柳營區由生達化學經營的達康運動保健中心、安南區由天主教美善基金會經營的台江健身俱樂部、新營區隋唐街康睿大樓由營新醫院經營、中西區五條港由民間經營、南區衛生所在所內經營,及中華醫事科大、嘉南藥理大學兩校在校內經營。

     

    衛生局並表示,之前國健署也在長照經營據點中,協助全市37區每區都有長者健康促進站,同樣是有專業師資提供訓練,但健身俱樂部的經費較多,提供健身器材,像是北區仁愛里的俱樂部,器材就超過百萬元,未來會持續盤點相關的空間,繼續設立。

     

    衛生局表示,銀髮健身俱樂部主要著重於肌力訓練,肌力訓練是最有效預防失能和減少肌少症發生的方式,由專業師資課前評估,規劃屬於長輩個人的運動處方,肌力、肌耐力的指導訓練,安排有趣的團體運動課程,除了提供正確、規律且安全的運動外,也能搭配健康又均衡的飲食,並能夠開朗的與人互動,強化與社會參與度,避免與社會脫節。

     

    台南市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天啟用。圖/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天啟用。圖/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天啟用。圖/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北區仁愛里活動中心內的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天啟用。圖/衛生局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498672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新北市衛生局陸續建設日間照顧中心,讓需要長照資源的家庭能夠獲得資源挹注。市長侯友宜昨天出席3間日照中心開幕儀式,新北累計已有64間,侯友宜說,希望年底能增加至70間。

     

    昨開幕的板橋玩學樂園、中和康齡家美、汐止幸扶日照顧中心,除提供基本個別化專業跨領域日常照顧外,還在照顧中融合了旅遊元素,並帶入現代科技理念提供智能化照護管理,隨時掌握長輩健康狀況。

     

    日常課程活動提供長輩自主選課,多樣化的學習能夠更有趣的參與其中。讓長輩在受照顧當中獲得快樂及成就感,進而延緩退化的速度,打造長輩的銀髮新樂園。

     

    侯友宜昨化身「友誼照服員」,協助長輩完成攀岩復健運動、打地鼠遊戲闖關、穿戴護具體驗智能運動設施訓練手眼協調活動筋骨。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長輩將近66萬人,他過去提出任內要辦到60間日間照顧中心,已達標共64間,感謝很多民間團體的支持,希望年底前有機會能達到70間。

     

    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未來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方式,在2025年完成百家社區長照機構願景,並持續連結醫療專業團隊投入照顧網絡建置,推動周延且高可近性的醫養設施,期在2026年超高齡社會來臨時,完善整體社區照顧模式,讓新北長者能夠在地安老。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696/6493250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左)、台大心理系主任周泰立。記者邱宜君/攝影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左)、台大心理系主任周泰立。記者邱宜君/攝影

     

    80、90歲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表現能逆轉嗎?台大醫院研究證實,年老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患,透過微創「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R)」,可顯著改善神經認知功能,一成患者在治療一年後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此研究成果獲國際老年醫學期刊「老化(Aging US)」刊登。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TAVR團隊於2015年針對156位平均82歲的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病患,進行TAVR術前、術後3個月及1年安排神經認知功能測試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年老病患在術後神經學(包含巴氏量表)及多項認知功能的測試均有顯著的進步,且神經認知功能的進步均持續到術後一年。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TAVR風險遠低於傳統心臟手術,去年二月起納入健保給付,符合條件的病人不再自費100萬元。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8%有輕微認知障礙,其中8%可診斷為失智症,平均每13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更達到每5人就有1人。失智症成因約10%是因為曾發生腦中風或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例如主動脈瓣膜狹窄。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瓣膜疾病,隨狹窄程度加劇,病患可能會胸悶、昏倒、出現心臟衰竭症狀,例如喘、水腫等,也會導致腦部血液灌流下降,進而損害神經認知功能。臨床研究顯示,有26%的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會發生神經認知障礙症狀。

     

    林茂欣表示,TAVR是近年來針對老年病患發展的微創瓣膜治療手術,手術過程無需使用傳統開心手術的體外循環機,術後的傷口亦僅在一側的鼠蹊部約0.5公分大小,大幅減少年老病患手術過程的風險與不適。過去國內外研究均證實,TAVR可以顯著增加心輸出量及腦部的血液流量,對於長者安全性高。

     

    台大醫院研究則發現,長者在TAVR術後,除了心臟和腦部血流改善,連頭腦都變靈光。術前有39.1%病人簡短智能測驗結果小於26分,符合失智症診斷標準,術後1年有3成病人進步3分以上,僅剩27.7%小於26分,代表約1成患者可以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巴氏量表原本只有90分上下,術後1年也進步超過95分,顯示神經認知功能的進步帶來生活獨立性的改善,且持續到術後1年。

     

    台大心理系主任周泰立的岳父就受惠其中。周泰立表示,岳父5、6年前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2年多前89歲時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當時喘得很厲害,雙腳都水腫,到台大接受TAVR治療後,很快就出院了,返家完全不喘、走路很有精神,回到社區日照中心,反應速度進步很多。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491219

     

    南投醫院透過機械臂和電腦程式,重建失智患者倒水等生活能力。圖/南投醫院提供

    南投醫院透過機械臂和電腦程式,重建失智患者倒水等生活能力。圖/南投醫院提供

     

    台灣人口高齡化,功能障礙和失智症的盛行率急遽上升,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張緯珊說,失智症雖無法治癒,但透過藥物復健可延緩惡化的程度。患者透過復健訓練後,大腦可重新學習透過不同的神經通路,取代受損神經,學習倒水、開門等生活能力和改善認知功能。

     

    張緯珊說,隨著復健科技的進步,融合資訊感測技術的智慧醫療,可讓復健訓練更有效率。南投醫院復健科引進多種先進設備,其中機械臂可訓練失智症患者轉開罐子、用鑰匙開門、拿杯子倒水等日常生活常用的手部動作。

     

    機械臂也可配合電腦遊戲,可調整難度讓復健過程遊戲化,讓患者更有動力和樂趣執行重複、密集、具挑戰和激勵性的任務和可量化的訓練,建立起新的運動程序,增進大腦重新學習運動和認知技能。

     

    另外一套智能動作控制與反應力認知訓練光盤系統,光盤裡設有重力感應器、紅外線偵測器,配合LED、微型振動馬達、蜂鳴器等聲光震動效果,依不同情況產生相對應的回饋。藉由顏色配對與記憶的互動功能,訓練反應力、注意力、協調力、記憶力及上肢和手部功能。

     

    系統軟體可顯示即時訓練狀況,治療師依患者能力調整速度、數量及難度等,讓患者不斷地突破自己,能循序漸進達成個別化的後續療程,利用數位科技與健康醫療結合之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照護的精神,優化復健效果。

     

    南投醫院表示,台灣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南投醫院持續投入醫療設備更新,逐步朝智慧醫療發展,提供南投長者更好的高齡醫療服務。

    失智症患者透過認知訓練,可訓練腦部重建新的運動程序。圖/南投醫院提供

    失智症患者透過認知訓練,可訓練腦部重建新的運動程序。圖/南投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491952

     

     

    衛福部長照司、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與圖文作家米奧,合作舉辦「照顧心情點播機」網路線上互動活動起跑。記者許政榆/攝影

    衛福部長照司、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與圖文作家米奧,合作舉辦「照顧心情點播機」網路線上互動活動起跑。記者許政榆/攝影

     

    「爸爸要去上廁所,妳趕快起來幫忙!」長照家庭中,女性時常被歸類成主要照顧者,來自馬來西亞、定居台灣的圖文作家米奧,過去照顧年邁父母親期間,幾乎全年無休,某次哥哥難得回家探視,米奧趁空檔小憩,結果哥哥見她休息,急忙指使她照顧父親,不照做就是照顧不周。

     

    米奧坦言,成為照顧者之前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即便是戲劇也是美化長期照顧的形象,直到她走入長照現場,才面臨巨大痛苦,「照顧爸爸讓我身心沈重」。她運用繪圖專長,將照顧者心情透過漫畫呈現,希望所有長期照顧者要更愛自己,「才能在長期照顧環境中生存下來」。

     

    為提醒家庭照顧者了解「自身照顧負荷」,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委託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結合圖文作家米奧,舉辦「照顧心情點播機」網路線上互動活動,官網中可先找最貼近自身處境的插畫故事,接著進行「心情壓力檢測」,即可獲得米奧特別繪製溫馨關懷圖文。https://caremood.carersupport.com.tw/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將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明文立法的國家,地方政府設置118個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除了積極佈建實體長照單位,更重要是「溫度」,讓正處於迷惘、困在悲傷情緒走不出的家庭照顧者,得以被支持,降低照顧負荷。

     

    陳景寧表示,除了照顧者自己,周邊親友、鄰居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民眾可利用「照顧心情點播機」下載圖文,傳給沒有照顧替手、不只照顧一人、照顧本身就是病人、照顧失智症者、老老互相照顧等有較高風險者,給予他們支持,或協助他們串連專業人員,使用長照服務。

     

    長期照顧司長祝健芳表示,人難免病痛老化,甚至衰弱、失能,政府投入長照2.0資源服務,讓民眾維持亞健康狀態,避免惡化到嚴重失能。誘因主要照顧者壓力大,全台家照據點也就近提供包括心理諮商、失能失智照顧技巧輔導,並串連長照喘息服務,平和照顧者身心靈狀態。

     

    祝健芳表示,華人社會常存刻板印象、父權思維,即便台灣不斷倡議性別平等,仍有漫長之路待各界翻轉觀念,照顧工作不應完全壓在女性或單一家屬身上,必須撕掉主要照顧者為女性的刻板印象,需要靠社會大眾的意識覺醒。

     

    長照司今年5月推估全國約66萬名失能者,長照2.0自2017年推動至今,共54.4萬人使用長照服務,長照特約單位6852處。「長照1234」包括:一工具(衛福部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兩電話(1966長照專線、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三步驟(資源盤點、資產盤點、家庭會議)、四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四大補助)。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631/6490578

     

     

    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執行長余泳樟(中)展示銀髮健身俱樂部90多歲老先生寫的一手書法好字。記者許政榆/攝影

    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執行長余泳樟(中)展示銀髮健身俱樂部90多歲老先生寫的一手書法好字。記者許政榆/攝影

     

    長者多運動,可有效延緩失能。90歲老先生熱愛寫書法,但因老化手部力量退化,寫書法時會顫抖而減少書寫次數,近日他參與「銀髮健身俱樂部」課程,透過握力、肌耐力訓練,他的精神恢復,愈寫愈起勁,每天寫上一整張書法都沒問題。

     

     

    91歲輕微失智奶奶,平常行走時需拄著拐杖,也要看護在旁攙扶,因認不得健身教練,隨身會攜帶小本子記錄,上銀髮健身俱樂部課程後,不僅步伐愈來愈穩,現在進教室也會主動與教練、同學打招呼。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20%,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學會理事長、國立陽明交大衛生福利所教授吳肖琪表示,國發會推估2020到2044年間,台灣人口將減少200萬人,但老年人將增加300萬人、年輕人減少400多萬人。

     

    吳肖琪說,新增300萬老年人需要近1200萬人協助照顧,但未來沒有那麼多年輕人,為維持老年人健康,避免跌倒骨折或中風太快進入醫療、長照體系,應及早從活躍老化、健康老化、有為老化、成功老化4面向預防。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國健署推行以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評估長輩身體狀況,若評估為衰弱等級,須盡早量身定做個人照顧計畫,包括運動指導、觀察進步狀況及監測長輩體況,運用社區資源做串連。吳肖琪說,ICOPE測試坐下起立5次時間超過12至14秒,就需要運動。

     

    「有長輩本來需要2手抓握才能拿起鍋子,現在只需要單手就可以拿起來。」「容易夜尿的長輩,經由運動練習大腿內側肌肉,現在夜尿次數減少。」羅素英表示,俱樂部是長輩第二個家,長者在這找回歡笑與健康,成就不老健康人生。

top